niusouti.com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

题目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粗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 ”相关问题
  • 第1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

    B.《左传》

    C.《孟子》

    D.《战国策》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正确答案:①作为领导者应善于审时度势,全面分析、掌握开展工作的时空条件和人际环境的情况。 ②“天时”、“地利”等时空条件并非不重要,而是需要从实际出发,选用有利的时空条件开展工作。 ③加强交流沟通,处理好上下级之间、各单位之间以及单位内部的各种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对于做好工作来说,比“天时”、“地利”更重要。第十八号考题和答案

  • 第3题:

    【单选题】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什么?()

    A.天时地利都不是很重要的因素

    B.“人和”在社会政治和国家治理层面的重要性。

    C.人和一定比地利重要,地利一定比天时重要

    D.只要抓住人和,就能做成所有的事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 第4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的达成,靠的是()。

    A、政

    B、德

    C、教

    D、礼


    参考答案:C

  • 第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