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科学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B.地震预警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目前科学技术是可以做到的。C.日本研发的“紧急地震速撤系统”,在地震发生时,可最先测得的地震波是S波。D.玉树地震后,专家建议现阶段我国应在不放弃研究地震预报的同时,逐步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

题目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科学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

B.地震预警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目前科学技术是可以做到的。

C.日本研发的“紧急地震速撤系统”,在地震发生时,可最先测得的地震波是S波。

D.玉树地震后,专家建议现阶段我国应在不放弃研究地震预报的同时,逐步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


相似考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 ~7题。(共9分,每小题3分)尽管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国际上主流科学界认为地震还无法准确预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地震预报上的畏首畏脚和无所作为。欣喜的是,玉树地震后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在不放弃研究地震预报的同时,不断加强地震多发区域的地震台网建设,逐步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虽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可能是两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如果认为地震预报不准确而不去做,是一种保守和畏难观念。然而,即使认为地震预报目前难以做到,但并不停止探索的脚步,而是尝试着有所作为,这是科学的和发展的观念。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尚未发生之前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将发生何等规模的地震,而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时或发生后,利用距离地震发生的最近的地震台快速确定地震的基本信息。在地震波还未到达另一个可能遭到破坏的地区时,告知当地人们采取应急措施。这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可以做到的。日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2008年6月14日上午8点43分,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发生里氏7.2级地震。日本政府称,他们提前10秒在日本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发布的地震预警。日本研发的一套“紧急地震速撤系统”正是通过时间差来对地震做出预警。地震发生时,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地震波(简称P波)先活动,接着就是破坏力大但速度慢的地震波(简称S波)出现。两种震波之间存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日本研究人员使用仪器探测出P波后,迅速发出预警。在S波来临之前,人们可以得到几秒到几十秒的宝贵逃生时间,而且,利用这几秒十几秒的预警时间,可通过自动装置暂停煤气、电、水、核电站、化工厂等的运行,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当然,我国与日本相比在地震预警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如首都地区以外区域的台网密度和监测力度还非常不足,技术上也存在局限性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去尝试和探索。地震是我们面临的庞大的未知世界的一部分。今天,人类对其探索还谈不上照亮了一个点或几个点。但是,正如法布尔所说,如果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探索之灯,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客观世界被认识清楚,我们最终也许能将地震成因的整体面貌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因而有可能从地震预警走向地震预报。下列各项中,对说明对象及重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该文的说明对象是“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B.文中用了相当多的文字,着重说明了“地震预警”。C.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少而精,只有“举例子”。D.文中举“日本提前10秒发布地震预警”和“日本研发的‘紧急地震速撤系统’”的例子,作用是: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地震是可以成功预警的。

更多“下列各项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科学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B.地震预警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目前科学技术是可以做到的。C.日本研发的“紧急地震速撤系统”,在地震发生时,可最先测得的地震波是S波。D.玉树地震后,专家建议现阶段我国应在不放弃研究地震预报的同时,逐步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相关问题
  • 第1题:

    防震减灾活动是涉及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可分为()几个环节。

    A、地震预报

    B、地震灾害预防

    C、地震应急

    D、震后救灾与重建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关于地震预报的正确叙述是() ①搞清地质构造是地震预报的基础 ②地震前兆是预报地震的基础 ③人类已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地震的国家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地震预警系统是()

    • A、在地震尚未发生时,向社会发出警报的预报系统
    • B、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的“时间差”向尚未受到地震波及的地区发出紧急警报的系统
    • C、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P波和S波之间的“时间差”来对重要设施进行紧急安全处置的系统
    • D、是一种地震预测系统

    正确答案:B,C

  • 第4题:

    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 A、中国地震局
    • B、政府
    • C、地震预报专家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我国目前地震预报的现状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地震预报还处在多学科经验性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地震中期预报准确率约50%,短期预报准确率约为30%,短临预报准确率约为15%,这样低的成功率常常使领导决策处于两难境地。尽管如此,由于1966年辽宁海城地震以及1995年云南孟连地震成功预报并减少大量人员伤亡,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做出成功预报并取得减灾实效的国家,在这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云南的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处于国内的先进行列。

  • 第6题:

    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防震减灾”活动是涉及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可分为地震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四个环节。防震减灾的基本对策是()。


    正确答案:综合防御

  • 第8题:

    为什么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个公认的世界性科学难题之一?你认为地震可以准确预报吗?


    正确答案: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尚无一种可靠手段和途径能准确地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
    地震既然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正如刮风、下雨一样,在它来临之前应该会有前兆。特别是强烈地震,在其孕育过程中总会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种物理化学变化,给人们提供信息。只要人们深入研究、仔细检测,真正认识地震前兆的规律,准备预报地震的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

  • 第9题:

    问答题
    我国目前地震预报的现状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地震预报还处在多学科经验性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地震中期预报准确率约50%,短期预报准确率约为30%,短临预报准确率约为15%,这样低的成功率常常使领导决策处于两难境地。尽管如此,由于1966年辽宁海城地震以及1995年云南孟连地震成功预报并减少大量人员伤亡,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做出成功预报并取得减灾实效的国家,在这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云南的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处于国内的先进行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下列地震预报意见进行评审()
    A

    市、县地震震情会商会形成的地震预报意见

    B

    可能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预报意见

    C

    全国地震震情会商会形成的地震预报意见

    D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震情会商会形成的可能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预报意见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地震预报的一般含义是对未来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地震预报程序由()等步骤组成。
    A

    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

    B

    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

    C

    地震预报的发布

    D

    地震预报的传播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的最主要区别是()。
    A

    地震预警的时间短,地震预报的时间长

    B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

    C

    地震预警由地震部门发布,地震预报由政府发布

    D

    地震预警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地震预报需要经过专家会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究竟什么是地震预警呢?专家指出,“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抢在严重灾难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报,从而缩短反应时间,采取紧急措施来减少人员伤亡以及由地震引起的高铁、地铁、输油气、燃气管线、化工厂和核设施等重点工程的次生灾害。而“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发出通知。王暾说:“地震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道难题,但地震预警是完全可行的,地震预警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地震波和电波的时间差发出警报。”
    从地震知识角度看,地震预警与预报的主要区别是:

    A. 时间不同
    B. 内容不同
    C. 科研难度不同
    D. 使用的技术不同

    答案:A
    解析: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之后做的警报,“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发出通知,二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发出警报减少损失,但区别是时间不同,故选A。

  • 第14题:

    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是一回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的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地震预报的一般含义是对未来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地震预报程序由()等步骤组成。

    • A、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
    • B、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
    • C、地震预报的发布
    • D、地震预报的传播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一样的,就是把地震做成事先告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地震预报意见实行评审制度,评审应包括()

    • A、地震预报意见的科学性、可能性
    • B、地震预报意见的内容
    • C、地震预报的发布形式
    • D、地震预报发布后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地震预报意见实行评审制度,评审包括地震预报意见的科学性、可能性和下列哪些内容?()

    • A、地震预报的管理权限
    • B、地震预报的发布形式
    • C、地震预报发布后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 D、地震震情会商会的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多选题
    地震预警系统是()
    A

    在地震尚未发生时,向社会发出警报的预报系统

    B

    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的“时间差”向尚未受到地震波及的地区发出紧急警报的系统

    C

    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P波和S波之间的“时间差”来对重要设施进行紧急安全处置的系统

    D

    是一种地震预测系统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的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地震预报意见实行评审制度,评审应包括()
    A

    地震预报意见的科学性、可能性

    B

    地震预报意见的内容

    C

    地震预报的发布形式

    D

    地震预报发布后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