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 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 5,-0.0020) 。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 =0.000 49。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A 、 不足 B 、 正常 C 、 充足 D 、 过剩

题目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 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 5,-0.0020) 。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 =0.000 49。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 、 不足
B 、 正常
C 、 充足
D 、 过剩

相似考题
更多“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 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 5,-0.0020) 。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 =0.000 49。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根据该工序的过程熊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过程能力 ()。

    A 、 不足
    B 、 正常
    C 、 充足
    D 、 过剩

    答案:B
    解析:
    由第85题可知,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1.07,当1.33>Cp >1.00时,表示过程能力正常。

  • 第2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毫米,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答案:B
    解析:
    Cp=T/6σ=(Tu-Tl)/6s=(3.1015-3.0980)/6*0.00049=1.19。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p>1.33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工序能力正常,1.00>Cp>0.67工序能力不足,0.67>Cp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清洁度、噪声、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下限为零。

  • 第3题:

    共用题干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毫米,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中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
    A:过程有偏
    B:过程无偏
    C:充足状态
    D:不足状态

    答案:B
    解析:
    Cp=T/6σ=(Tu-Tl)/6s=(4.008-3.992)/(6*0.0025)≈1.07。
    由第85题可知,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1.07,当1.33>Cp>1.00时,表示过程能力正常。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p>1.33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工序能力正常,1.00>Cp>0.67工序能力不足,Cp<0.67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环境、机器、原料都是与工序生产直接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工序质量,市场需求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不会影响工序质量。
    当过程总体均值或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将这种状态称为过程无偏,否则称为过程有偏。

  • 第4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在该齿轮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 、 环境
    B 、 机器
    C 、 原料
    D 、 市场需求

    答案:A,B,C
    解析:
    环境、机器、原料都是与工序生产直接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工序质量,市场需求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不会影响工序质量。

  •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答案:B
    解析:
    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P=T/(6σ)≈(TU-TL)/(6S)=(3.1015-3.098)/(6*0.00049)≈1.19。


    由第1题中得知过程指数是1.19,在二级的范围中,所以,该过程的工序能力正常。


    清洁度、噪音、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

  • 第6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δ=0.00049。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A:双侧公差
    B:公差中心
    C:上限公差
    D:下限公差

    答案:D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Cp=T/6σ,公式中T表示公差,σ表示总体标准偏差,所以,该题中Cp=T/6σ=(3.1015-3.098)/(6*0.00049)=1.19。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通常采用如下表所示的工序能力指数判别准则。

    由上题中得知工序指数是1.19,在二级的范围中,所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正常。
    清洁度、噪音、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四)

  • 第7题: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 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 5,-0.0020) 。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 =0.000 49。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为 ()。

    A 、 1,19
    B 、 1.25
    C 、 1.28
    D 、 1.30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毫米,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A:双侧公差
    B:公差中心
    C:上限公差
    D:下限公差

    答案:D
    解析:
    Cp=T/6σ=(Tu-Tl)/6s=(3.1015-3.0980)/6*0.00049=1.19。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p>1.33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工序能力正常,1.00>Cp>0.67工序能力不足,0.67>Cp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清洁度、噪声、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下限为零。

  • 第9题:

    共用题干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毫米,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p()。
    A:1.07
    B:1.00
    C:1.18
    D:1.41

    答案:A
    解析:
    Cp=T/6σ=(Tu-Tl)/6s=(4.008-3.992)/(6*0.0025)≈1.07。
    由第85题可知,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1.07,当1.33>Cp>1.00时,表示过程能力正常。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p>1.33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工序能力正常,1.00>Cp>0.67工序能力不足,Cp<0.67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环境、机器、原料都是与工序生产直接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工序质量,市场需求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不会影响工序质量。
    当过程总体均值或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将这种状态称为过程无偏,否则称为过程有偏。

  • 第10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5,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不足
    • B、正常
    • C、充足
    • D、过剩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
    A

    1.07

    B

    1.00

    C

    1.18

    D

    1.41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5,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A

    不足

    B

    正常

    C

    充足

    D

    过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A:双侧公差
    B:公差中心
    C:上限公差
    D:下限公差

    答案:D
    解析:
    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P=T/(6σ)≈(TU-TL)/(6S)=(3.1015-3.098)/(6*0.00049)≈1.19。


    由第1题中得知过程指数是1.19,在二级的范围中,所以,该过程的工序能力正常。


    清洁度、噪音、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

  • 第14题: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 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 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δ=0.000 49。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本题中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 ()。

    A 、 过程有偏
    B 、 过程无偏
    C 、 充足状态
    D 、 不足状态

    答案:B
    解析:
    当过程总体均值或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成为过程无偏,否则被称为过程有偏。

  • 第16题: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 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 5,-0.0020) 。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 =0.000 49。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

    A 、 双侧公差
    B 、 公差中心
    C 、 上限公差
    D 、 下限公差

    答案:D
    解析:
    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清洁度、噪声、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下限为零。

  • 第17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7,-0.007)。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即抽样,经测算,样本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p为()。

    A.0.50
    B.1.00
    C.1.18
    D.1.41

    答案:A
    解析:
    Cp=(4.007-3.993)/6×0.0047≈0.50

  • 第18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为()。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严重不足

    答案:D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为: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1.33时,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时,工序能力正常;1.001>Cp>0.67时,工序能力不足;Cp≤0.67时,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 第19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δ=0.00049。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p为()。
    A:1.19
    B:1.25
    C:1.28
    D:1.30

    答案:A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Cp=T/6σ,公式中T表示公差,σ表示总体标准偏差,所以,该题中Cp=T/6σ=(3.1015-3.098)/(6*0.00049)=1.19。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通常采用如下表所示的工序能力指数判别准则。

    由上题中得知工序指数是1.19,在二级的范围中,所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正常。
    清洁度、噪音、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四)

  • 第20题:

    共用题干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毫米,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p为()。
    A:1.19
    B:1.25
    C:1.28
    D:1.30

    答案:A
    解析:
    Cp=T/6σ=(Tu-Tl)/6s=(3.1015-3.0980)/6*0.00049=1.19。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p>1.33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工序能力正常,1.00>Cp>0.67工序能力不足,0.67>Cp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清洁度、噪声、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下限为零。

  • 第21题: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 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 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δ=0.000 49。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
    A.双侧公差 B.公差中心
    C.上限公差 D.下限公差


    答案:D
    解析:
    清洁度、噪音、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

  • 第22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该齿轮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环境
    • B、机器
    • C、原料
    • D、市场需求

    正确答案:A,B,C

  • 第23题:

    单选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过程能力()。
    A

    不足

    B

    正常

    C

    充足

    D

    过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