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车,车的两端各站着一个人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mA>mB,人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2所示.若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且设A和B对地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 A.长车向右运动 B.长车静止不动 C.长车向左运动 D.长车左右来回运动

题目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车,车的两端各站着一个人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mA>mB,人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2所示.若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且设A和B对地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

A.长车向右运动
B.长车静止不动
C.长车向左运动
D.长车左右来回运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量守恒定律. 本题初看起来似乎不易判断选项,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应当从受力分析着手,看它满足什么基本规律.
选小车和两个人A、B为系统.系统所受的外力为地面的支持力和重力,它们相互抵消,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因此,系统动量守恒.本题应从动量守恒的途径解题.按题意,最初A、B和小车均静止,因此系统的初动量为零.

系统的末动量为
P=PA+PB+P车
选向右为正方向,则
PA=m AνA
PB =-mBνB
因为mA>mB,νA=νB,所以
P A+PB>0
根据动量守恒知
P=PA+PB+P车=P0=0
故有
P车=-(PA+PB)<0
这表明小车的运动方向与A的运动方向相反,向左运动.选C.
本题的得分率较低,许多考生不知道解题的途径.正如在解析中所指出的那样,应当从最基本的受力分析着手,寻找基本规律,并由此确定解题的途径.注意,凡是系统中物体最初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其中一些物体运动,问其他物体运动情况这一类的习题,应当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优先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
更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车,车的两端各站着一个人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mA>mB,人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2所示.若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且设A和B对地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绳索跨过匀质滑轮B,绳的一端挂一重物A;另一端缠绕一匀质圆柱C,如图所示。已知重物A的质量为mA;定滑轮B和圆柱C的质量分别为mB和mC,它们的半径均为r。绳的质量略去不计,它对定滑轮无相对滑动。设mB=mC=2mA,则定滑轮与圆柱之间绳索的拉力T为( )。




    答案:A
    解析:
    以定滑轮B连同重物A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和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求解

  • 第2题:

    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如图a)所示,现将两端的支座同时向梁中间移动l/8,如图b)所示,两根梁的中点l/2处)弯矩之比Ma/Mb为:


    A. 16
    B. 4
    C. 2
    D. 1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车,在车的左右两端分别站着两个人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人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且设A和B对地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

    A.长车向右运动
    B.长车静止不动
    C.长车向左运动
    D.长车左右运动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甲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碰撞静止的乙球。已知甲球质量大于乙球,则有关碰撞后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可能静止
    B.乙球可能静止
    C.甲球可能向左运动
    D.甲球一定向右运动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它的两端连接质量不等的两个小球,用两手按小球,使弹簧被压缩而静止在桌面上,然后同时放手,在弹簧恢复原长的任意时刻,两小球的___-


    A.动能相等
    B.动量大小相等
    C.速度大小相等
    D.加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B
    解析:
    两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大小相等,两球的质量不等,根据F=ma,可知,加速度a的大小不相等;轻质弹簧和小球不受外力,两小球总动量不变,分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p=mv,两球质量不等可知,速度大小不等;根据Ek=1/2mv2,mv相等,v不相等,故Ek不相等,答案为B。

  • 第6题: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2m及2m的物块a,b和c,其中c连接一质量可忽略的理想弹簧,如图7所示。初始时,b、c静止,a以速度υ与b碰撞。若三物块间的碰撞可视为一维弹性碰撞,则碰撞后C的最大速率是( )。



    答案:D
    解析:
    n与b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求

  • 第7题:

    如图所示,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型碗放在水平桌面上,碗口处于水平状态,0是球心,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视为质点的小球,当它们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则m1和m2两球对碗的弹力大小之比为(  )。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对路面的弹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 B、车对路面的弹力,是由于路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C、车对路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车受到的重力
    • D、车保持静止的原因是由于路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的重力相等

    正确答案:C,D

  • 第9题:

    设A、B两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A、mB,它们在某瞬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则()

    • A、当vA=vB,且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必定相等;
    • B、当vA=vB,而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也可能相等;
    • C、当vA≠vB,且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有可能相等;
    • D、当vA≠vB,且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必不相等;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地面电源车应在航空器处于()状态下,有序地接近航空器。

    • A、静止状态
    • B、运动状态
    • C、A+B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在C点,如果甲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甲车原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A

    20

    B

    40

    C

    10

    D

    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3 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F(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则B受到的摩擦力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方向向____.

    正确答案: 不变,右
    解析:
    由题意可知,向右拉动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物体B相对于A向左运动,此时木板A给物体B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状态,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和B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增大拉力F时,由于B对A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化,所以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B仍相对A向左运动,则B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也不变,方向仍为水平向右.

  • 第13题:

    均质长方形板由A、B两处的滑轮支承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7所示。初始板处于静止,若突然撤去B端的支承面,试判断下述各说法正确的是( )。在撤去B端支承面的瞬时:

    A、A点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
    B、A点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
    C、A点加速度方向铅直向上
    D、A点加速度为零

    答案:A
    解析:
    板只受重力及A处约束力作用,两者都在铅垂方向。由质心运动定理知,质心C必沿铅垂线向下加速运动。由几何关系知,C向下运动,则点A必向左

  • 第14题:

    如图3-6所示,一根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A点和B点,在0点处悬挂一个重物,质量m=10 kg,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绳0B的张力是().(g取10 m/s2.)


    答案:
    解析:
    50 N【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先对物体m进行受力分析,m受两个作用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F'.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G和F'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条件知.
    F'=G=mg
    再对O点作受力分析.O点处受到三个作用力:绳子OA的拉力FA,方向沿OA绳子向上;绳子OB的拉力FB,方向沿OB绳向上;下面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F.图3-13是受力图.
    由图知,FA、FB是相互垂直的.因此,在用力的平衡条件解题时,取OB方向为分解力的两个方向之一是最方便的.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FA、F在OB方向上分力之和等于FB.因为FA垂直于FB,它在OB方向上的分量为零,所以F在OB方向上的分力就等于FB.由此可知

    Fcos60°=FB
    因此08绳子的张力为
    FB=Fcos60°=F'cos60°=mgcos60°
    代入题给数值得
    FB=10×10×cos60°N=50 N
    注意,在三个共点力平衡的问题中,通常可以取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为分解力的两个方向.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沿水平方向有
    FAsin30°=FB sin60°①
    沿竖直方向有
    FAcos30°+FBcos60°=F=mg②
    由式①、②解得



    显然,FA、FB的合力是F的平衡力-F,因为FA、FB相互垂直,所以由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知FB=Fcos60°

  • 第15题:

    如图3-10所示,一个物体A从高为h的光滑坡面上下滑,滑到最低点时进入一辆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小车在A的带动下开始运动,最后A相对静止在小车上.已知:A的质量m1=2 kg,小车的质量m2=8 kg,A与车之间的摩擦因数μ=0.8,h=1.25 m.取g=10 m/s2,求:
    (1)A相对于小车静止时,小车速度的大小;
    (2)A相对于小车静止前,A在小车上运动的时间;
    (3)A在小车上滑行时,相对于地面运动的路程.


    答案:
    解析:
    (1)A从坡面上滑下时有
    由此得A进入小车时的速度为

    代人数值得ν0=5 m/s
    由动量守恒知A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为

    代人数值得 ν=1 m/s
    (2)对A用动量定理,有

    (3)对A用动能定理,有




    【解题指要】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力学计算题.它涵盖的知识点有: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可见,本题几乎包含了力学部分的所有主要内容.
    物体A从h高处沿光滑坡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由此可计算A进入小车前的速度,因为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不受摩擦阻力作用,所以A进入小车后,小车和A作为一个系统动量守恒.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A和小车整体运动的速度.A与小车之间有摩擦力,正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A在小车上滑行一段距离后,相对小车静止,A与小车最后一起运动.A在小车上滑行时,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题意要求滑行时间和路程,所以分别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解题最为直接方便.

  • 第16题:

    小李和老张同时在同一点沿同一环形跑道健身锻炼,小李跑步,老张慢走。若同向而行,小李追上老张所需时间是两人相向而行相遇所需时间的x倍。假设两人运动均为匀速,且小李跑步是老张慢走速度的y倍,则下列能反映y与x关系的是: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函数问题,需结合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问题的相关知识解题。
    第二步,设小张的速度为v,则小李的速度为yv,相遇问题公式S=(V李+V张)×T1=(y+1)vT1,追击问题公式S=(V李-V张)×T2=(y-1)vT2,

    代入特殊值确定函数图像,当y=2时,x=3;当y=3时,x=2;当y=4时,x=5/3;当y=5时,x=3/2。随着y值的增大x值逐渐减小,排除A选项,变化不成比例,不为直线,排除B选项,随着y值的增大,x值减少的趋势变小,排除C选项,只有D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7题:

    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l、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甲、乙两车分处

    A、B两地,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相向而行时,2小时后相遇,同向而行时,30小时后,甲车追上乙车。问甲车将速度降低多少后,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B
    解析:

  • 第20题:

    人重P,车重Q,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人可在车上运动,开始时静止。则不论人采用何种方式(走、跑)从车头运动到车尾,系统的()

    • A、位移是不变的;
    • B、速度是相同的;
    • C、质心位置是不变的;
    • D、末加速度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质量为M的车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地面直线前进,车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相对于车以速度u竖直上抛,则此时车的速度v=().


    正确答案:V0

  • 第22题:

    动能为EK的A物体与静止的B物体碰撞,设A物体的质量为B物体的二倍,mA=2mB若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的,则碰撞后两物体总动能为()

    • A、EK
    • B、2EK/3
    • C、EK/2
    • D、EK/3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在下列几种现象中,动量守恒的有(  ).
    A

    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车为一系统

    B

    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球为一系统

    C

    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

    D

    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


    正确答案: B
    解析:
    D项,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时总动量不守恒,但该系统在水平面方向上的分动量是守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