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B.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中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
    C.部分框支抗震墙以外的抗震墙,根据情况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比部分框支抗震墙的加强高度略大
    D.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及基础的设计观点,哪一项相对准确?(  )

    A.基础埋置深度,无论采用天然地基还是桩基,都不应小于房屋高度的1/18
    B.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尽量设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或基础顶,减小底部加强区高度,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C.建于8度、Ⅲ类场地的高层建筑,宜采用刚度好的基础
    D.高层建筑应调整基础尺寸,基础底面不应出现零应力区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2.1.8条及条文说明规定,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以适当放松要求。
    B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4条及条文说明规定,计算嵌固部位不能设在地下室顶板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计要求宜延伸至计算嵌固部位。
    C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7条规定,结构抗震计算时,建于8度、Ⅲ类场地的高层建筑宜选用箱基、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等刚度好的基础。
    D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2.1.7条及条文说明规定,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可以出现零应力区。

  • 第3题:

    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应符合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是

    A.宜设置在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预制混凝土;

    B.框架结构首层柱宜采用预制混凝土;

    C.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D.框架结构顶层采用预制楼盖结构;


    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

  • 第4题:

    下列四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楼板中,( )板厚构造上可小于180mm。

    A.转换层楼板
    B.箱形转换结构上、下楼板
    C.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
    D.顶层楼板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下列四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楼板中,哪一种板厚构造上可小于180mm?( )

    A.转换层楼板
    B.箱形转换结构上、下楼板
    C.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
    D.顶层楼板

    答案:D
    解析:
    转换层楼板及箱形转换结构上、下楼板都是特殊的转换层结构构件,其厚度均不宜小于180m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14条第1款规定,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而顸层的楼板是屋顶板,与外部接触受温差影响大,易产生过大温度应力而开裂。若楼板过厚刚度较大,变形协调能力差,板易开裂反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