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

题目
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


相似考题

4.综合探究。(6分)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请你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吧。【傩之源】⑴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探究“傩”的含义。(2分)材料一:“傩”(nuó)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部分组成,“亻”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表示它与远古农耕民族对神鸟的崇拜有关。材料二:傩神就是太阳鸟,是光明的象征,代表人间正气,故用傩祭来驱鬼除疫。【傩之研】⑵请概述漳州浦南古傩的特点。(2分)漳州浦南古傩,是一项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民俗舞蹈,流传于芗城区浦南镇。自唐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地百姓常举行古傩民俗活动。浦南古傩与台南南庙保安宫将爷一样,面具格外巨大;表演者不是直接把面具戴在头上,儿时顶住筐顶,并用竹子支撑一尊尊将爷的骨架,所以显得体型庞大,迥异于人。2010 年8月,漳州浦南古傩的民间傩舞亮相世博,引来了世人的关注。2011年2月,浦南古傩被列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2011年5月,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申请商标注册 。【傩之衍】⑶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通过申请商标注册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再拟写两则保护傩文化的具体措施。(2分)

更多“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相关问题
  • 第1题:

    傩舞是中国古代大傩祭祀中的驱鬼仪式舞蹈,其特征是戴牛皮面具,扮做鬼神歌舞。( )


    答案:错
    解析:
    其特征是戴着木制面具,扮做鬼神而舞。

  • 第2题:

    邵武傩舞是无故事情节,无说唱的原始舞蹈,起源于()。

    •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截至2008年7月,江西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项,属于其中的是()

    • A、兴国山歌
    • B、南丰跳傩
    • C、婺源傩舞
    • D、乐安傩舞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江西傩舞向傩戏的转变发生于()时期。

    • A、秦汉
    • B、隋唐
    • C、两宋
    • D、明清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判断题
    傩舞是一种头戴面具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傩”是“除”的意思,当时人们对瘟疫等病束手无策,只好求助神灵佑助,因此戴上由木雕、纸、油布制的几种面具起舞,以驱逐疫鬼,去除邪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流行于福安的《雷诀》,属于()。
    A

    武舞

    B

    傩舞

    C

    宗教舞

    D

    蹈畬族舞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傩舞

    正确答案: 傩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因此在古代亦名“逐除”。傩祭的舞蹈特点很鲜明,故人称“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做傩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江西傩戏较完整了保存了古老傩舞风貌和傩祭仪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有“中国傩戏之乡”之称的是(  )。
    A

    徽州

    B

    亳州

    C

    贵池

    D

    宿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贵池傩戏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演出,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贵池则被誉为“中国傩戏之乡”

  • 第10题:

    单选题
    江西傩舞被列入第(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赣傩脱胎于古代傩祭,较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的古代傩祭仪式,最终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娱乐风格的民间综合性表演艺术。2006年,江西傩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江西傩文化。

    正确答案: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江西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江西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1995年调查统计,全省有25各县(市)有傩事活动,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247各;江西傩被学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瞩目,多次应邀远赴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表演、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傩舞是一种()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
    A

    宗教

    B

    手持藤牌

    C

    甩彩球

    D

    头戴面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傩舞”是一种()舞蹈。


    正确答案:祭祀

  • 第14题:

    傩舞是一种什么舞蹈?


    正确答案: 是一种祭祀舞蹈

  • 第15题: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 A、巫舞
    • B、傩舞
    • C、《巴渝舞》
    • D、昭武舞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傩舞


    正确答案:傩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因此在古代亦名“逐除”。傩祭的舞蹈特点很鲜明,故人称“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做傩舞。

  • 第17题:

    单选题
    永靖傩舞傩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永靖县(  )。
    A

    东部

    B

    南部

    C

    西部

    D

    北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永靖傩舞傩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山区——杨塔、红泉、王台等乡镇。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丝绸之路南线黄河古渡的要线,唐蕃古道必经之地,中西文化交流,僧众络绎于道,各民族文化融合,使永靖傩舞傩戏得以产生、传承和发展。

  • 第18题:

    判断题
    傩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被称为“傩舞之乡”的是()

    正确答案: 南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A

    巫舞

    B

    傩舞

    C

    《巴渝舞》

    D

    昭武舞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傩舞”是一种()舞蹈。

    正确答案: 祭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傩戏的重要特征是(  )。
    A

    傩戏面具

    B

    神案画

    C

    傩戏唱本

    D

    傩戏道具


    正确答案: A
    解析: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汉族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的重要特征在于傩戏面具,傩戏面具是集神、鬼、人于一体,加以夸张、变形,突出气质、性格,在雕刻绘制中构思诡谲异常,显示出原始、神秘的宗教感召力和艺术感召力。

  • 第23题:

    多选题
    中国现今极为罕见的古代傩祭仪式遗存和充溢着古代乡人傩的意蕴及宗教意义的逐疫仪式,分别是南丰县石邮村和彭泽县老屋湾的(  )。
    A

    “跳傩”

    B

    “打野猫”

    C

    “傩舞”

    D

    “傩祭”

    E

    “赣傩”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南丰县石邮村的“跳傩”是现今极为罕见的古代傩祭仪式遗存,除规模外,它与《汉书艺文志》所载汉代宫傩相似得令人瞠目。彭泽县老屋湾的“打野猫”充溢着古代乡人傩的意蕴,是一种充满宗教意义的逐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