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电感 应措施包括( )。 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长大金属物和突 出屋面的金属放散管、风管等均应就近连接到防雷电感应或共用接地装置上; B.当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净距小于150mm时 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5m; 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3n时,连接处应用 金属线跨接,但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不跨接; D.防雷电感应的接

题目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电感 应措施包括( )。

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长大金属物和突 出屋面的金属放散管、风管等均应就近连接到防雷电感应或共用接地装置上;
B.当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净距小于150mm时 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5m;
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3n时,连接处应用 金属线跨接,但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不跨接;
D.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 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等接闪器的接地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D
解析:
更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电感 应措施包括(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雷电产生的过电压沿线路侵入对建筑物内电器设备绝缘的破坏,应当在建筑物和线路上安装防雷装置。下列关于安装防雷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阀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
    B.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护直击雷的接闪杆可设置在建筑物上
    C.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D.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措施

    答案:B
    解析:
    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是装设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接闪杆分独立接闪杆和 附设接闪杆。独立接闪杆是离开建筑物单独装设的,接地装置应当单设。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的直击雷防护,要求装设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直击 雷防护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杆,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 第2题:

    下列关于防雷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中,正确的是( )。

    A.烟花爆竹库房应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B.故宫博物馆应划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C.天津市档案馆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D.鸟巢应划分为第二防雷建筑物

    答案:D
    解析: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①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 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②具有 0 区或 20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 建筑物;③具有 l 区或 21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 和人身伤亡者。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①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②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 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 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③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 筑物;④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 第3题:

    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 下列正确的是( ).

    A.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 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B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均小于建 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C.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 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 防雷措施;
    D.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 护措施.

    答案:A,B,C,D
    解析:

  • 第4题:

    具有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应划为第()类防雷建筑物。

    • A、一
    • B、二
    • C、三
    • D、一和二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哪些防雷措施?


    正确答案: 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

  • 第6题:

    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建筑物,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划为()

    •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站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的有关规定。

    •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D、甲类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根据工程勘探设计中必须执行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概念,请回答下列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有关防雷设施设置的问题在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害的场所应采取()防雷措施。

    • A、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独立避雷针
    • B、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
    • C、独立避雷针、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
    • D、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为()。

    •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D、第四类防雷建筑物
    • E、第五类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判断题
    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工程勘探设计中必须执行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概念,请回答下列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有关防雷设施设置的问题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应划为()防雷建筑物。
    A

    第三类

    B

    第二类

    C

    第一类

    D

    不需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当一座建筑物中仅有部分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关于其防措施以下说法符合GB50057-2010规范规定的有:()。
    A

    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

    B

    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

    C

    属第一类防雷建筑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用防直击雷措施。

    D

    属第二类防雷建筑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用防直击雷措施。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雷电产生的过程电压随线路侵入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绝缘造成的破坏,应该在建筑物和线路上安装防雷装置。下列关于安装防雷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阀型避雷器上端接驳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
    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防护直击雷的接闪杆可设置在建筑物上
    C.第一类防雷建筑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D.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闪电电流侵入的防护措施

    答案:B
    解析:
    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是装设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接闪杆分独立接闪杆和附设接闪杆。独立接闪杆是离开建筑物单独装设的,接地装置应当单设。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要求装设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 第14题:

    各类防雷建筑物除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外,下述建筑物中 ( )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B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 和人身伤亡者;
    C.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 身伤亡者;
    D.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答案:A,B,C,D
    解析:

  • 第15题:

    当一座建筑物中仅有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中的( )。

    A、当防雷建筑物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B、当防雷建筑物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C、当防雷建筑物部门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50%以上时,该建筑物宜按相关规定采取防雷措施
    D、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答案:A,B,C
    解析:
    其他防雷措施

  • 第16题:

    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属于()类防雷建筑物,省级档案馆属于()防雷建筑物,一住宅楼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3次/a,它是()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第一;第三类;第三类

  • 第18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措施?


    正确答案: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避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3.2.1条五款的要求。
    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 第19题:

    根据工程勘探设计中必须执行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概念,请回答下列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有关防雷设施设置的问题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应划为()防雷建筑物。

    • A、第三类
    • B、第二类
    • C、第一类
    • D、不需要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规定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站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的有关规定。(条款8.11.3)

    •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D、甲类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称为()。

    •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D、非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规定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站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的有关规定。(条款8.11.3)
    A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B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C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

    甲类防雷建筑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措施?

    正确答案: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避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3.2.1条五款的要求。
    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