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国有义务迅速通知甲国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一事 B.渔船为甲国国籍,乙国执法船不能对其行使管辖 C.如甲国籍渔船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监禁 D.专属经济区是乙国的领海,因此,乙国执法船有权行使管辖权

题目
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国有义务迅速通知甲国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一事
B.渔船为甲国国籍,乙国执法船不能对其行使管辖
C.如甲国籍渔船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监禁
D.专属经济区是乙国的领海,因此,乙国执法船有权行使管辖权

相似考题
更多“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个选项足错误的?( )

    A.甲乙两国都是《海牙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非法劫持了一民用航空器,并且在乙围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海牙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可以将该罪犯引渡给甲国

    B.甲乙两国都是《海牙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非法劫持了一民用航空器,并且在乙国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海牙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必须将该罪犯引渡给甲国

    C.甲乙两国都是《蒙特利尔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在一民用航空器上行使了危害该航空器的犯罪行为,并且在乙国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可以将该罪犯在本国主管当局提起诉讼

    D.甲乙两国都是《蒙特利尔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在一民用航空器上行使了危害该航空器的犯罪行为,并且在乙国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可以拒绝将该罪犯引渡给甲国


    正确答案:B

    【考点】国际航空安全制度
    【解析】《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都规定了非法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及其机场安全的罪行是可引渡的罪行。另外还规定了如两公约的缔约国之间未订有引渡条约,可根据这两项公约引渡罪犯。但两公约都未规定强制引渡的义务,也就是说劫持者所在国并不负有引渡义务。也就是说以上两个公约都引入了“或引渡或起诉”原则,即如果发现嫌疑犯的国PG将其引渡给有管辖权的国家,则不论罪行是否在其境内发生,一律应将案件提交主管当局,以便起诉。因此,应选B。

  • 第2题:

    甲乙两国因海域中某岛屿归属产生争端。两国均为联合国会员国,甲曾作出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任择强制管辖的声明,乙未作出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两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因甲国曾作出接受国际法院任择强制管辖的声明,因此可单方将争议提交该法院
    B.甲乙两国可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
    C.因岛屿产生的争端只能由海洋法庭管辖
    D.甲乙两国可自愿协议选择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庭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国际法院。A错,根据《国际法院规约》中自愿管辖方式的规定,联合国法院可基于双方的协议取得争端的管辖权。但不能单方将争议提交该法院,B对。C错,海洋法庭的建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争端当事国可以自愿选择将海洋争端交由哪个机构来审理,D对。

  • 第3题:

    甲、乙两国是联合国会员国。甲作出了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乙未作出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两国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当事国,现对相邻海域中某岛屿归属产生争议。关于该争议的处理,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甲、乙可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
    B、甲、乙可自愿选择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庭
    C、甲可单方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
    D、甲、乙可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答案:C
    解析: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中自愿管辖方式的规定,对任何争端,联合国法院可基于双方的协议取得争端的管辖权。因此,A正确。国际海洋法法庭对依《海洋法公约》向其提交的一切争端的申请有管辖权,此处争端涵盖公约所包括的主题事项有关的争议,如岛屿的争端关涉《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可以共同提请其管辖。同时,海洋法法庭的建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争端当事国可以自愿选择将海洋争端交由哪个机构来审理。因此,B正确。联合国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有三个方面:自愿管辖、协定管辖和任择强制管辖,单方起诉不符合国际法,因此,C错误。协商是解决国际争端传统方式中的非强制方法,故D正确。

  • 第4题:

    甲乙两国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当事国,甲国在签署《海洋法公约》时以书面声明选择了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乙国没有作出此项选择管辖的声明,现对两国相邻海域中某岛屿归属产生争议。下列哪一选项是符合国际法的是:

    A.甲国在乙国不同意的情况下,将争端提交海洋法法庭
    B.海洋法法庭的设立可以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
    C.甲国在乙国不同意的情况下,可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
    D.甲乙两国可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答案:D
    解析:
    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分为对人管辖和对事管辖两个方面:对人管辖。是指谁可以作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方。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有三种:第一,联合国会员国。第二,非联合国会员国但是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第三,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也非《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但是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提交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管辖,保证执行法院判决并履行相关其他义务的国家。对事管辖有3种方式建立:(1)自愿管辖。即对于任何争端,当事国在争端发生后,达成协议,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C项正确。(2)协定管辖。即在条约中规定,各方同意将有关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3)任择强制管辖。不管何种管辖都以当事国自愿选择为前提,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也以争端双方选择法庭程序为前提。A项,C项错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争端方可以采取自行选择的任何和平方式,寻求解决争端,D项正确。自行选择的和平解决方式失败,经任何一方请求,应提交导致有拘束力裁判的强制程序解决,有4个处于平等地位的机构可供当事方选择:海洋法法庭,国际法院,依附件七组成的仲裁法庭和依附件八组成的特别仲裁法庭。海洋法法庭的设立,并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B项错误。《海洋法公约》规定了不适用强制程序的两项例外:(1)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上行使主权权利的一些争端可以不适用强制程序。(2)对于像海洋划界,领土争端,军事活动,涉及历史性海湾所有权的争端以及联合国安理会正在行使管辖权的争端,缔约国可以通过书面声明来排除强制程序的适用。中国在2006年对《海洋法公约》上述机制作出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等事项的争端排除适用仲裁等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 第5题:

    就同一事项,两公约先后做出不同的规定,甲、乙、丙、丁为先公约的当事国,而甲、乙两国又为后公约的当事国。在甲、乙、丙、丁之间如何适用先后两国际公约问题,以下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A、在甲、乙两国之间适用后公约
    B、在丙、丁两国之间适用先公约
    C、在甲、丙两国之间适用后公约
    D、在乙、丁两国之间适用先公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0条的规定,在为两条约的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条约的当事国间彼此权利义务,依两国均为当事国之条约办理,故甲、乙两国既是先公约的当事国又同属后公约的当事国,故应适用后订条约,A项正确;同理,D项正确,C项错误,符合题意。丙、丁同为先订公约的当事国,应适用先公约。符合条约必须信守原则,B项正确。

  • 第6题:

    某油田位于跨越甲、乙两国边界的底土中,两国均为联合国成员国,且它们之间没有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该油田为甲、乙两国的共有物,任何一国无权单独进行勘探和开采
    • B、油田位于两国各自底土中的部分由甲、乙两国分别所有
    • C、该油田的开发应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监督下进行
    • D、一方开发油田的收益必须与另一方分享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甲国某航运公司的甲国籍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发生核泄漏,污染了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为《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责任公约》的缔约国,依上述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虽该行为非甲国所为,但甲国仍应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
    • B、甲国有义务保证该航运公司进行赔偿,但以船运公司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
    • C、甲国应承担全部的赔付
    • D、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的同时,在船运公司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

    正确答案:A,D

  • 第8题:

    甲乙丙三国为某投资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在参加该公约时提出了保留,乙国接受该保留,丙国反对该保留,后乙丙丁三国又签订了涉及同样事宜的新投资公约。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因乙丙丁三国签订了新公约,导致甲乙丙三国原公约失效 
    • B、乙丙两国之间应适用新公约 
    • C、甲乙两国之间应适用保留修改后的原公约 
    • D、尽管丙国反对甲国在原公约中的保留,甲丙两国之间并不因此而不发生条约关系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多选题
    “森特号”是一艘在乙国注册登记的渔船,在误入甲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时,被甲国海上巡逻艇拿捕。当天,该船被带到甲国某港口,船舶和船员均被扣留,其间两位船员因被实施体罚而受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对于在专属经济区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的特殊协议。根据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
    A

    甲国有权对“森特号”进行拿捕

    B

    在扣留船舶和船员后,甲国应迅速将其措施通知乙国

    C

    在乙国对“森特号”及该船船员提供适当的担保后,甲国应对其立即释放

    D

    甲国对“森特号”船员采取监禁和体罚措施是违背国际法规则的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项,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的权利主要体现在以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域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的主权权利。为行使上述权利,沿海国可以制定与公约规定一致的专属经济区法规,并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其法规得到遵守,包括登临、检查、逮捕和进行司法程序的权利。捕鱼权利应属于沿海国在该区域内的一项专属权利,因此,沿海国有权对在其专属经济区内从事捕鱼作业的外国船舶进行拿捕。
    BCD三项,在对外国船舶违法行为采取措施时,还应遵行以下规则:①对于被捕的船只及其船员,在其提出适当的保证书和担保后,应迅速予以释放;②沿海国对于在专属经济区内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如有关国家间无相反的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③在逮捕或扣留外国船只时,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体罚迅速通知船旗国

  • 第10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三国对某海域的划界存在争端,三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甲国在批准公约时书面声明海洋划界的争端不接受公约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乙国在签署公约时口头声明选择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丙国在加入公约时书面声明选择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甲国无权通过书面声明排除公约强制程序的适用

    B

    国际海洋法法庭对该争端没有管辖权

    C

    无论三国选择与否,国际法院均对该争端有管辖权

    D

    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设立排除了国际法院对海洋争端的管辖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对于海洋划界、领土争端、军事活动、涉及历史性海湾所有权的争端以及安理会正在行使管辖权的争端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上行使主权权利的一些争端,缔约国可以通过书面声明排除强制程序的适用。
    B项,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具有任择强制管辖性质,即一国在加入公约时,或在其后任何时间,都可以自由用书面声明方式选择海洋法法庭的管辖,只有争端各方都选择了法庭程序,法庭才有管辖权,本案中只有丙国在加入公约时书面声明选择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甲、乙两国都没有作出书面声明,国际海洋法法庭对甲、乙、丙三国对某海域的划界争端没有管辖权。
    C项,法院在行使诉讼管辖权时,涉及对人管辖和对事管辖两个方面。对事管辖包括自愿管辖、协定管辖和任择强制管辖。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建立的三种方式都是基于当事各方事先或事后的同意。若三国没有选择国际法院管辖,则国际法院不享有对该争端的管辖权。
    D项,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设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争端的管辖,争端当事国可以自愿选择将争端交由哪个机构来审理。

  • 第11题:

    多选题
    甲国籍渔船"玛丽"轮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随后将"玛丽"轮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海洋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只要玛丽轮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

    B

    只要玛丽轮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船员

    C

    如果玛丽轮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3个月以下的监禁

    D

    乙国有义务将该事项迅速通知甲国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海洋法--专属经济区。"玛丽"轮非沿海国籍船舶,未经沿海国批准所进行的捕鱼行为为非法行为,乙国有权对其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对外国船舶违法行为采取措施时应遵行的规则,沿海国执法船舶可将违法船舶带至其港内,但对被捕的船只及其船员,在其提出适当的保证书或担保后,应迅速予以释放,AB对。依公约,沿海国对在专属经济区内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如有关国家间无相反的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C错。公约还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内逮捕或扣留外国船只时,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处罚迅速通知船旗国。作为缔约国乙国有义务尽速将该事件通知甲国,D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乙国军舰A发现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走私,立即发出信号开始紧追,渔船随即逃跑。当A舰因机械故障被迫返航时,令乙国另一艘军舰B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公海海域埋伏。A舰返航半小时后,渔船出现在B舰埋伏的海域。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B

    A舰应从毗连区开始紧追,而不应从领海开始紧追

    C

    为了紧追成功,B舰不必发出信号即可对渔船实施紧追

    D

    只要B舰发出信号,即可在公海继续对渔船紧追


    正确答案: A
    解析:
    紧追权是沿海国拥有的、对违反其法规并从该国管辖范围内海域向公海行驶的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的权利。有如下特征:由军舰、军用飞机或政府船舶或飞机进行;行使紧追权始于一国内水、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在发出视听信号后才可以行使;不能中断;当被追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终止;不得使用武力。
    A项,一项紧追必须由开始实施紧追的船舶和飞机所连续不断地进行不能中断。否则必须按照紧追的条件重新开始。
    BD两项,紧追可以开始于一国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紧追可以开始于领海,但是紧追不能开始于公海
    C项,紧追应在被紧追船舶的视听范围内发出视觉或听觉的停止信号后,才可开始。

  • 第13题:

    甲乙两国发生边境争议,引发了两国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甲国是1949年日内瓦四个公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哪些?( )

    A.由于战场在甲国领土,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的作战不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
    B.虽甲国作战是行使自卫权,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作战仍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
    C.虽乙国非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作战仍受该四公约的约束
    D.由于乙国不是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乙国没有遵守战争法规则的法律义务

    答案:B,C
    解析:
    战争法是调整交战国之间,交战国与中立国和其他非交战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规范战争中交战方行为的规则和制度的总称。战争法规则中多数是国际习惯法规则,并经过了国际社会官方的大规模编纂。特别是对作战手段的限制规则以及对人员的保护规则,这部分内容不但在法律上的战争状态中适用,而且一般也被适用于非战争的武装冲突中。对于国家间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战争法的一般规则对有关各方同等适用,不存在由于战争性质或作战区域的不同而排除战争法规则的适用。因此,本题中甲国不能免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作为战争法组成部分的日内瓦四公约,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战争受难者,公约对本身的适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不仅对发生在缔约国之间的战争或武装冲突的缔约国具有拘束力,而且在交战国中有非缔约国的情况下,对缔约国也具有拘束力。日内瓦四公约仅仅是战争法规则的一部分,并且其中许多是对习惯国际法的编纂,因此,接受一般战争法规则的拘束并不以是否是公约的缔约国作为条件,因此,BC正确。

  • 第14题:

    约翰出生在乙国,其父亲是甲国人,母亲是丙国人,甲、丙两国采取出生地主义,乙国采取血统主义。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则,对于约翰的国籍状况,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约翰可能同时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
    B.约翰仅可能同时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C.约翰仅可能同时拥有乙、丙两国的国籍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D
    解析:
    甲、丙两国都是采取出生地主义,即只有在该国出生的才能取得该国国籍。因为约翰出生在乙国,自然不能拥有甲国或者丙国的国籍。约翰虽然出生在乙国,但其父母都不是乙国公民,而乙国适用血统主义,所以约翰也不能取得乙国国籍。|学法网| 综上所述,约翰不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中任一国的国籍。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本题的应选项为D。

  • 第15题:

    甲国注册的渔船“踏浪号”应乙国注册的渔船“风行号”之邀,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随后将“踏浪号”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没有其他相关的协议。据此,根据海洋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只要“踏浪号”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
    B、只要“踏浪号”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船员
    C、如果“踏浪号”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3个月以下的监禁
    D、乙国有义务将该事项迅速通知甲国

    答案:A,B,D
    解析:
    【考点】专属经济区制度【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3条的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对外国船舶违法行为采取措施时,应遵行以下规则:对于被捕的船只及其船员,在其提出适当的保证书或担保书后,应迅速予以释放;沿海国对于在专属经济区内仅违反渔业法规定的处罚,如有关国家间无相反的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在逮捕或扣留外国船只时,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处罚迅速通知船旗国。可见,选项ABD正确。由于甲乙两国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外,未签订其他协议,故沿海国不得对船员实施监禁行为,选项C错误。

  • 第16题:

    “森特号”是一艘在乙国注册登记的渔船,在误人甲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时,被甲国海上巡逻艇拿捕。当天,该船被带到甲国某港口,船舶和船员均被扣留,其间两位船员因被实施体罚而受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对于在专属经济区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的特殊协议。根据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有权对“森特号”进行拿捕
    B、在扣留船舶和船员后,甲国应迅速将其措施通知乙国
    C、在乙国对“森特号”及该船船员提供适当的担保后,甲国应对其立即释放
    D、甲国对“森特号”船员采取监禁和体罚措施是违背国际法规则的

    答案:A,B,C,D
    解析: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的权利主要体现在以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域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的主权权利。为行使上述权利,沿海国可以制定与公约规定一致的专属经济区法规,并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其法规得到遵守,包括登临、检查、逮捕和进行司法程序的权利。捕鱼权利应属于沿海国在该区域内的一项专属权利,因此,沿海国有权对在其专属经济区内从事捕鱼作业的外国船舶进行拿捕。A项正确。在对外国船舶违法行为采取措施时,还应遵行以下规则:(1)对于被捕的船只及其船员,在其提出适当的保证书和担保后,应迅速予以释放;(2)沿海国对于在专属经济区内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如有关国家间无相反的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3)在逮捕或扣留外国船只时,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体罚迅速通知船旗国:可知B、C、D项均正确。

  • 第17题:

    甲乙两国在其交界处发现一处跨国界的油气田,两国谈判共同开发未果。当甲国在其境内对该油田独自进行开发时,乙国派军队进入甲国该地区,引发了两国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甲国是1949年日内瓦四个公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为正确的?()

    A、虽然战场在甲国领土,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的作战仍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
    B、由于甲国作战是行使自卫权,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的作战不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
    C、由于乙国不是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军队对乙国军队的作战不受该四个公约的约束
    D、由于乙国不是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乙国没有遵守战争法规则的法律义务

    答案:A
    解析:
    两国作战必须受战争法规则的拘束,即使自卫亦然。公约对于在交战国中有非缔约国的情况下,也有拘束力。1949年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和1977年关于日内瓦四个公约的两个附加议定书中对战时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保护作了规定。其主要特点是:(1)《公约》的适用不仅限于国际法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而且包括任何其他武装冲突,即便其中一方不承认有战争状态;(2)《公约》的规定不仅对于发生在缔约国之间的战争或武装对于缔约国具有拘束力,而且在交战国中,有非缔约国的情况下,对缔约国也有拘束力;(3)《公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非缔约国适用。可见,A项正确,B、C、D错误。本题应选A。

  • 第18题:

    甲国籍渔船"玛丽"轮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随后将"玛丽"轮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海洋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只要"玛丽"轮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
    • B、只要"玛丽"轮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船员
    • C、如果"玛丽"轮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3个月以下的监禁
    • D、乙国有义务将该事项迅速通知甲国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下列关于国家管辖权的说法或做法中,何者正确?

    • A、甲国“和平号”渔船在无害通过乙国领海时船上发生甲国船员间的恶性殴斗事件,某船员被重伤致死,经船长请求,乙国进行了管辖
    • B、甲国“和谐号”渔船由甲国某港口驶往丙国某港口,但其航线需经过乙国领海,在进入乙国领海前,船上发生船员间的恶性殴斗事件,乙国籍某船员被重伤致死。乙国有关机关在该船进入乙国领海后逮捕了犯罪嫌疑人
    • C、甲国“和美号”渔船在驶离乙国港口马上进入乙国领海时船上发生恶性斗殴事件,为查清案件真相,乙国有关机关上船进行了调查
    • D、甲国公民布特在其搭乘的一架乙国民航客机飞越公海上空时劫持了该飞机。该机飞经丙国,最终降落在丁国。布特被丁国警察逮捕。在拒绝了乙国引渡请求后丁国对布特进行了审判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在甲国注册并悬挂甲国国旗的“HappyDanny”号渔船,2006年9月在乙国专属经济区捕鱼时遭到乙国军舰的拿捕。对于这一事件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乙国警察部门对渔船上的船长和船员进行监禁并进行了一定的体罚
    • B、HappyDanny号渔船在提供了适当的担保后,乙国有关部门仍将船只和船员扣留
    • C、该船被拿捕后很长一段时间乙国才通知甲国相关部门这一事件
    • D、事后经调查发现,该船仅为路过乙国海域,并未从事捕鱼行为。对该船所遭受的损失,经多次行政和司法程序仍未获赔偿,则甲国可进行外交保护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多选题
    在甲国注册并悬挂甲国国旗的“HappyDanny”号渔船,2006年9月在乙国专属经济区捕鱼时遭到乙国军舰的拿捕。对于这一事件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

    乙国警察部门对渔船上的船长和船员进行监禁并进行了一定的体罚

    B

    HappyDanny号渔船在提供了适当的担保后,乙国有关部门仍将船只和船员扣留

    C

    该船被拿捕后很长一段时间乙国才通知甲国相关部门这一事件

    D

    事后经调查发现,该船仅为路过乙国海域,并未从事捕鱼行为。对该船所遭受的损失,经多次行政和司法程序仍未获赔偿,则甲国可进行外交保护


    正确答案: D,B
    解析: 专属经济区须经宣告,沿海国对其专属经济区享有一项主权权利(自然资源)和三项管辖权(人工岛屿和设施、海洋科研和海洋环保),公海的六大自由中其他沿海国还享有航行、飞越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本题中甲国渔船涉嫌在专属经济区捕鱼,侵害了沿海国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当然沿海国可以采取措施。但专属经济区制度要求:
    (1)对被捕的船只及其船员,在其提出适当的保证书或担保后,应迅速予以释放,故B错。
    (2)沿海国对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除有相反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故A错。
    (3)在逮捕或扣留外国船只时,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体罚迅速通知船旗国。故C错。
    D项涉及外交保护。其条件包括:
    (1)所受侵害是由于被保护人受侵害时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一般包括,国民被非法逮捕或拘禁;国民的财产或利益被非法剥夺;受到歧视性待遇;被拒绝司法),
    (2)具有保护国持续的国籍,
    (3)用尽当地救济。同时,外交保护是国家的权力,而非义务。故D正确,不选。

  • 第22题:

    单选题
    甲国是群岛国,乙国是甲国的隔海邻国,两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他国船舶通过甲国的群岛水域均须经过甲国的许可

    B

    甲国为连接其相距较远的两岛屿,其群岛基线可隔断乙国的专属经济区

    C

    甲国因已划定了群岛水域,则不能再划定专属经济区

    D

    甲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群岛水域是指群岛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方法划定的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是一种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海域。群岛国是全部领陆由一个或多个群岛与岛屿组成的国家。群岛国可以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构成直线群岛基线。群岛基线的确定需要满足《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条件。群岛国的主权及于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及其中的资源。
    A项,所有国家的船舶均享有通过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均享有在群岛国指定的海道和其上的空中航道,专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继续不停、迅速和无障碍的过境的目的,以正常方式航行和飞越的权利。行使这种权利的外国船舶和飞机不得对群岛国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并应遵守有关的海上安全国际规章和航空规则。在符合上述情况的前提下,他国船舶通过甲国的群岛水域无须经过甲国的事先许可。
    B项,群岛国可以按照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环礁的最外缘各点的方式划定直线群岛基线,但这种基线的划定不应在任何明显的程度上偏离群岛的一般轮廓。此外,直线基线不得明显偏离海岸的一般方向,也不得将另一国的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或公海阻断
    C项,群岛水域的划定不妨碍群岛国可以按照《海洋法公约》划定内水,及在基线之外划定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 第23题:

    多选题
    甲乙丙三国为某投资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在参加该公约时提出了保留,乙国接受该保留,丙国反对该保留,后乙丙丁三国又签订了涉及同样事宜的新投资公约。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因乙丙丁三国签订了新公约,导致甲乙丙三国原公约失效

    B

    乙丙两国之间应适用新公约

    C

    甲乙两国之间应适用保留修改后的原公约

    D

    尽管丙国反对甲国在原公约中的保留,甲丙两国之间并不因此而不发生条约关系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4条规定,条约非经第三国同意,不为该国创设义务或权利。甲国并非后约当事国,后约对甲国无效,故甲乙丙三国原公约仍对当事国有效。
    B项,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时,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先约的原则。
    C项,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1条第1款的规定,条约保留的法律效果之一为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
    D项,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1条第3款的规定,条约保留的法律效果之二为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