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更多“著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华美窗帷的后面》选自()。

    A《萍踪忆语》

    B《萍踪寄语》

    C《中国西北角》

    D《范长江文集》


    B

  • 第2题:

    著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 A、《旅欧通讯》
    • B、《俄乡纪程》
    • C、《中国的西北角》
    • D、《陕北之行》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1924年他的诗与散文集《踪迹》出版;1928年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出版,造成广泛的影响。


    正确答案:朱自清;背影

  • 第4题:

    三四十年代,我国通讯体裁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新闻性的加强。其间范长江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记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范长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结合《祁连山北的旅行》论述范长江旅游通讯的特色。


    正确答案: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1935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对中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撰写了一系列的通讯,陆续发表在《大公报》。后来汇集成了《中国西北角》一书。《祁连山北的旅行》选自《中国西北角》一书,而《张掖的破产》以及《张掖破产,是人懒得过?》选自《祁连山北的旅行》,前文形象的说明了破产现状,后文说明了破产的原因。各有侧重,从社会背景和事物的相互联
    2心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涵盖了具大的社会内容,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性,对引导人们关注民族命运,起了重要作用。
    3、这篇旅游通讯的题材重大,内容翔实,视野开阔,景状物描写的比较生动,绒叙述,抒情,描写,议论为一体,还广泛运用诗词典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厚度。

  • 第7题:

    谈到自己做记者时始终有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点”的著名记者是()

    • A、范长江
    • B、范敬宜
    • C、刘白羽
    • D、穆青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判断题
    三四十年代,我国通讯体裁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新闻性的加强。其间范长江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记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谈到自己做记者时始终有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点”的著名记者是()
    A

    范长江

    B

    范敬宜

    C

    刘白羽

    D

    穆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著名记者中曾担任过晋察冀日报社社长的是()。
    A

    邓拓

    B

    范长江

    C

    穆青

    D

    邹韬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1924年他的诗与散文集《踪迹》出版;1928年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出版,造成广泛的影响。

    正确答案: 朱自清,背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文文集析出文献引用需注明()。

    • A、作者/文集提名/析出片名/文集编者/出版地点/出版年月/页码
    • B、作者/文集编者/析出片名/文集提名/出版编辑/出版年月/页码
    • C、作者/析出篇名/文集题名/文集编者/出版者/出版年月/页码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范长江是一个怎样的记者?他的新闻通讯代表作是什么?


    正确答案: 范长江(1909~1970年)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8岁时曾作为贺龙部队的战士参加过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流浪于粤、闽、赣、皖间。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九·一八”事变后看清了国民党不抵抗的反动本质而愤然离去。
    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3年毅然走出北大书斋,参加了“辽吉黑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到前线运送抗敌物资,并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投寄了许多前线通讯,引起了各报的注意。1934年他来到南昌,阅读了国民党缴获的苏区出版的小册子,开始对共产党有所认识。1935年他被《大公报》发表。这些施行通讯揭露了西北地区的敝政,透露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轰却。后来报馆将这些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连出7版仍然畅销。范长江因此一举成名,被《大公报》聘为正式记者。1936年8月他赴内蒙、宁夏采访,又写了大量施行通讯。西安事变爆发后,范长江预感到中国政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西安了解事实真相,后经周恩来介绍赴延安采访,曾同毛泽东彻夜长谈。毛泽东向他介绍了十年内战的经过,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使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他写的《陕北之行》一文,向国统区人民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和共产党的政策,在全国报界有很大影响。后来报馆将他这篇文章和在内蒙、宁夏写的通讯辑为《塞上行》一书出版。此书与《中国的西北角》。成了范长江新闻通讯的代表作。
    1938年3月,范长江在汉口发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团结了大批进步青年记者,出版了《新闻记者》杂志。同年5月宣布脱离《大公报》,与胡愈之等人创办了国际新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去香港,参与了《华商报》的创办和领导工作。1942年香港沦陷后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担任新华社华中分社和《新华日报》(华中版)的社长、中共面京代表团发言人、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建国后任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范长江是我国新闻界不可多得的人材。他生前已成为革命新闻记者学习的榜样,他死后永远值得人们怀念,他的遗著至今仍是新闻记者学习的好教材。

  • 第15题:

    在我国的记者队伍中,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采写出《中国的西北角》的著名记者是()。

    • A、邹韬奋
    • B、戈公振
    • C、黄远生
    • D、范长江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通讯闻名,被称为“印象派大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谈谈范长江西北通讯的采写和影响。


    正确答案:(1)范长江,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2)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撰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他通讯对西北地区的弊政,人民的疾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作了分厂深刻的描述。同时,通讯还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报馆将这些旅行通讯汇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的西北角》。
    (3)1936年12月,西安事件发生,正在绥远前线采访的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真相将导致中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为了弄清事变真相,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进入事变中心西安。这次采访,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1937年2月15日,范长江根据陕北执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了极大轰动,也激起了蒋介石的大怒。
    (4)随后,范长江又接连发表了《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等通讯。这些通讯作品均辑入他的通讯集《塞上行》。
    (5)范长江是第一位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采访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中国记者。他的西安、陕北之行的系列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公开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热情地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面貌以及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形象,在全国各界产生了很多影响。

  • 第18题:

    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中文文集析出文献引用需注明()。
    A

    作者/文集提名/析出片名/文集编者/出版地点/出版年月/页码

    B

    作者/文集编者/析出片名/文集提名/出版编辑/出版年月/页码

    C

    作者/析出篇名/文集题名/文集编者/出版者/出版年月/页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谈谈范长江西北通讯的采写和影响。

    正确答案: (1)范长江,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2)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撰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他通讯对西北地区的弊政,人民的疾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作了分厂深刻的描述。同时,通讯还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报馆将这些旅行通讯汇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的西北角》。
    (3)1936年12月,西安事件发生,正在绥远前线采访的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真相将导致中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为了弄清事变真相,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进入事变中心西安。这次采访,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1937年2月15日,范长江根据陕北执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了极大轰动,也激起了蒋介石的大怒。
    (4)随后,范长江又接连发表了《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等通讯。这些通讯作品均辑入他的通讯集《塞上行》。
    (5)范长江是第一位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采访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中国记者。他的西安、陕北之行的系列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公开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热情地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面貌以及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形象,在全国各界产生了很多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范长江是一个怎样的记者?他的新闻通讯代表作是什么?

    正确答案: 范长江(1909~1970年)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8岁时曾作为贺龙部队的战士参加过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流浪于粤、闽、赣、皖间。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九·一八”事变后看清了国民党不抵抗的反动本质而愤然离去。
    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3年毅然走出北大书斋,参加了“辽吉黑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到前线运送抗敌物资,并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投寄了许多前线通讯,引起了各报的注意。1934年他来到南昌,阅读了国民党缴获的苏区出版的小册子,开始对共产党有所认识。1935年他被《大公报》发表。这些施行通讯揭露了西北地区的敝政,透露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轰却。后来报馆将这些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连出7版仍然畅销。范长江因此一举成名,被《大公报》聘为正式记者。1936年8月他赴内蒙、宁夏采访,又写了大量施行通讯。西安事变爆发后,范长江预感到中国政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西安了解事实真相,后经周恩来介绍赴延安采访,曾同毛泽东彻夜长谈。毛泽东向他介绍了十年内战的经过,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使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他写的《陕北之行》一文,向国统区人民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和共产党的政策,在全国报界有很大影响。后来报馆将他这篇文章和在内蒙、宁夏写的通讯辑为《塞上行》一书出版。此书与《中国的西北角》。成了范长江新闻通讯的代表作。
    1938年3月,范长江在汉口发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团结了大批进步青年记者,出版了《新闻记者》杂志。同年5月宣布脱离《大公报》,与胡愈之等人创办了国际新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去香港,参与了《华商报》的创办和领导工作。1942年香港沦陷后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担任新华社华中分社和《新华日报》(华中版)的社长、中共面京代表团发言人、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建国后任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范长江是我国新闻界不可多得的人材。他生前已成为革命新闻记者学习的榜样,他死后永远值得人们怀念,他的遗著至今仍是新闻记者学习的好教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著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A

    《旅欧通讯》

    B

    《俄乡纪程》

    C

    《中国的西北角》

    D

    《陕北之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范长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