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设顺序输入数列为:24,30,8,5,1,27,24,26,10,21,9,28,7,13,15。假设每个结点的查找概率相同,若用顺序存储方式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若按二叉排序树结构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成功的平均比较次【 】。

题目

设顺序输入数列为:24,30,8,5,1,27,24,26,10,21,9,28,7,13,15。假设每个结点的查找概率相同,若用顺序存储方式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若按二叉排序树结构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成功的平均比较次【 】。


相似考题
更多“设顺序输入数列为:24,30,8,5,1,27,24,26,10,21,9,28,7,13,15。假设每个结点的查找概率相同,若用顺序存储方式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若按二叉排序树结构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成功的平均比较次【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设在长度为20的有序表中进行二分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有()个,比较两次查找成功有结点数有()个。


    正确答案:1 2

  • 第2题:

    对于数列{25,30,8,5,1,27,24,10,20,21,9,28,7,13,15},假定每个结点的查找概率相同,若用顺序存储结构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的平均比较次数为()。若按二叉排序树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正确答案:8;59/15

  • 第3题:

    顺序查找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次;当使用监视哨时,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


    正确答案:n;n+1

  • 第4题:

    设线性表中有n个数据元素,则在顺序存储结构上实现顺序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在链式存储结构上实现顺序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正确答案:O(n);O(n)

  • 第5题:

    在最坏的情况下,查找成功时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

    • A、小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 B、大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 C、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相同
    • D、无法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比较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长度为12的有序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采用折半查找技术,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查找失败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正确答案:37/12;62/13

  • 第7题:

    填空题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比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其下标从小到大依次是(),平均查找长度为()。

    正确答案: 2,8,1,3,6,8,11,13,16,19,3.7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长度为12的有序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采用折半查找技术,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查找失败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正确答案: 37/12,62/1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已知10个数据元素(50,30,15,35,70,65,95,60,25,40),按照依次插入结点的方法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后,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查找每个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又称平均查找长度)为()。
    A

    2.5

    B

    3.2

    C

    2.9

    D

    2.7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二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三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五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正确答案: 1,2,4,8,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设线性表中有n个数据元素,则在顺序存储结构上实现顺序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在链式存储结构上实现顺序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正确答案: O(n),O(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对于数列{25,30,8,5,1,27,24,10,20,21,9,28,7,13,15},假定每个结点的查找概率相同,若用顺序存储结构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的平均比较次数为()。若按二叉排序树组织该数列,则查找一个数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正确答案: 8,59/15
    解析: 根据数列将二叉排序树画出,将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每个结点的比较次数之和除以数列中的元素个数,即为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

  • 第13题:

    在具有n个数据元素的线性表中进行顺序查找,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平均查找长度ASL=()。 

    • A、(n+1)/2
    • B、n/2
    • C、n
    • D、(n-1)/2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对于n个元素的顺序表采用顺序查找,且使用监视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次;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少为()


    正确答案:n;n+1

  • 第15题:

    假定一个顺序表的长度为40,并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同,则在查找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在查找不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


    正确答案:20.5;41

  • 第16题: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二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三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五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正确答案:1;2;4;8;5

  • 第17题: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比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其下标从小到大依次是(),平均查找长度为()。


    正确答案:2;8;1,3,6,8,11,13,16,19;3.7

  • 第18题:

    已知10个数据元素(50,30,15,35,70,65,95,60,25,40),按照依次插入结点的方法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后,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查找每个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又称平均查找长度)为()。

    • A、2.5
    • B、3.2
    • C、2.9
    • D、2.7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在最坏的情况下,查找成功时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
    A

    小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B

    大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C

    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相同

    D

    无法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比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具有n个数据元素的线性表中进行顺序查找,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平均查找长度ASL=()。
    A

    (n+1)/2

    B

    n/2

    C

    n

    D

    (n-1)/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顺序查找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次;当使用监视哨时,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

    正确答案: n,n+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对于n个元素的顺序表采用顺序查找,且使用监视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次;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少为()

    正确答案: n,n+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假定一个顺序表的长度为40,并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同,则在查找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在查找不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

    正确答案: 20.5,41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