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不少新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A、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B、国际银行业出现新格局C、国际银行业竞争激化,银行国际化的进程加快D、金融业务与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务进一步交叉

题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不少新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A、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

B、国际银行业出现新格局

C、国际银行业竞争激化,银行国际化的进程加快

D、金融业务与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务进一步交叉


相似考题
更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不少新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业务产生了深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国际金融实践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_了人们对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变革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各国之间经济金融政策相互协调的重要性再次_,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各国政策协调分配的_也更为激烈。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推动 凸显 谈判
    B.刺激 彰显 讨论
    C.激发 明晰 反响
    D.强化 浮现 争议

    答案:B
    解析:
    第二空“重要性”一般不用“明晰”修饰浮现”语义稍轻,C、D项排除;由“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可知,第三空不应用“谈判”。故选B。

  • 第2题:

    国际金融实践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_了人们对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变革的需求,随
    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各国之间经济金融政策相互协调的重要性再次_,学
    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各国政策协调配合的_也更为激烈。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激发 明晰 反响
    B.强化 浮现 争议
    C.刺激 彰显 讨论
    D.推动 凸显 谈判

    答案:C
    解析:
    实词辨析题。新情况的出现,使得人们出现新的需求。“强化”和“推动”都是针对已有事 物,不适用于新事物,故第一空排除B、D项。第二空,彰显(凸显)重要性是固定搭配。第三空,各国政策协调 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尚未实现,因此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题尚在“讨论” 阶段,还谈不上“反响”。故选C。

  • 第3题:

    Java中所有的类,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自java.lang.Object。()


    A

  • 第4题:

    国际金融实践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_了人们对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变革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各国之间经济金融政策相互协调的重要性再次__,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各国政策协调配合的_也更为激烈。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发 明晰 反响 B.强化 浮现 争议
    C.刺激 彰显 讨论 D.推动 凸显 谈判


    答案:C
    解析:
    新情况的出现,使得人们出现新的需求。“强化”和“推动”都是针对已有事物,不适用于新事物,故第一空排除B、D项。第二空,彰显(凸显)重要性是固定搭配。第三空,各国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尚未实现,因此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題尚在“讨论”阶段,还谈不上“反响”。故选C。

  • 第5题: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新变化?
    1、世界经济在分化调整中低速增长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的一个转折点,世界经济结束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持续增长与繁荣,进入危机后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调整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以"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复苏战略,掀起回归实体经济的高潮。自2013年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复苏势头企稳,美国经济明显好于欧日,增长势头基本稳固,是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但发达国家仍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一些国家面临潜在增长率下降甚至停滞的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势一度强于发达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但面对自身沉积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7%左右的增长率依然为全球经济的总需求提供了重要动力。总体看,全球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呈现明显的国别和地区差异,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依然较多。
    2、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中央央行实施了史上最积极的货币政策。自2008年末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的官方干预利率都一直略高于零。2011年,欧洲央行曾勉为其难地把利率提高到1%以上,但随后又不得不调回至零附近。为遏制经济停滞局面,2014年6月6日欧洲银行宣布,将边际存款利率降至-0.1%,基准再融资利率下调至0.15%,边际贷款利率大幅下调35个基点至0.4%。这意味着欧洲银行成为首个实施负利率的世界主要央行。在过去20年里,日本央行执行的利率一直接近于零。世界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但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有助于刺激居民增加消费产出、企业增加投资同时,也助长了金融市场的冒险行为,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这将增加金融稳定风险,并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国际金融危机前,伴随中国实体经济的成长以及美国虚拟经济的扩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演绎了长达10年的牛市。但在2011年创出新高后,自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下行态势。2012年和2013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下跌0.2%和0.8%,2014年前9个月该指数同比下跌3.1%。究其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开始全面进入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导致大宗商品市场黄金期结束。二是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升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三是发达国家经济企稳、股市回报回升,一些投资基金开始从商品市场撤出,大宗商品市场"去金融化"提速,一定程度纠正了过度投机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扭曲。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极端波动,12月10日国际油价一度跌至5年新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对原油输出国和进口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的通缩风险。
    4、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一直通过大力发展页岩气、清洁能源等"开源"措施与制定新的汽车耗油标准等"节流"举措推动美国"能源独立"。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201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受益于页岩革命,美国石油产量将于2012年达到最大值,天然气产量则会在2035年达到顶峰,美国最早将于2018年成为能源净出口国。页岩气革命提高了美国能源自给能力,夯实了美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使美国制造业成本大幅降低,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再工业化,美国实体经济大受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