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1)物质基础:有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的原生软弱夹层,如如页岩、泥质粉砂岩、板岩等。(2)构造作用:使软岩层本身变形、破碎,产生节理带,形成细颗粒。(3)地下水的作用:岩石吸水,含水量增加,产生泥化。
更多“泥化夹层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 )时,其抗剪强度受夹层物质成分和起伏差双重控制。

    A.泥化夹层厚度小于上下界面起伏差
    B.泥化夹层厚度大于上下界面起伏差
    C.泥化夹层厚度等于上下界面起伏差
    D.泥化夹层厚度与上下界面起伏差无关

    答案:A
    解析:
    泥化带的抗剪强度随着碎屑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泥化夹层的厚度小于上下界面起伏差时,其抗剪强度受夹层物质成分和起伏差双重控制;当泥化夹层厚度大于上下界面起伏差时,其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夹层本身的物质组成。

  • 第2题:

    沿层状岩体的层问挤压破碎带或软硬相间的软弱岩层形成的断层和节理密集带或变质岩的片理.板理等结构面形成风化程度高于完整岩体的现象,称为( )。

    A.风化夹层
    B.软弱夹层
    C.泥化夹层
    D.夹层状风化

    答案:D
    解析:
    风化夹层或夹层状风化:沿层状岩体的层问挤压破碎带或软硬相问的软弱岩层有加深风化现象,称为风化夹层;而沿块状岩体中的断层及节理密集带或变质岩中的片理、板理等结构面形成加剧风化现象,称为夹层状风化。

  • 第3题:

    软弱夹层、泥化夹层是控制岩体稳定极为重要的因素。


    软弱夹层:是指坚硬岩层之间所夹的力学强度低、泥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厚度较薄、延伸较远的软弱岩层。 泥化夹层:软弱夹层受层间错动地质构造作用及地下水改造作用后被泥化的部分。 泥化夹层一般发育在层间错面及断层面附近,是一种性质非常软弱的结构面。 软弱夹层及泥化夹层是岩体结构面小性质较差,对岩体变形和稳定件影响较大的一类结构面。 软弱夹层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变成塑泥的过程称为泥化。最常见的层间错动泥化夹层的形成条件为: (1)物质基础。 泥化夹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的软弱夹层的存在。 (2)构造作用。 缓倾角软硬相间的地层组合,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易产生层间错动,错动面上的岩石被辗磨错碎成细粒或粉末状,遇水产生泥化。 层间错动构造作用是泥化夹层形成的控制性条件。 (3)地下水的作用。 岩体内地下水的作用,使层间错动带内被辗磨错碎的细粒物质进一步泥化形成泥化夹层。 地下水的泥化改造作用是泥化夹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 第4题:

    当泥化夹层亲水性指标为( )时,泥化夹层性质较好。

    A.小于0.75
    B.0.75~1.25
    C.1.25~2
    D.大于2

    答案:A
    解析:
    泥化夹层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亲水性指标(液限含水量与黏粒含量之比)可用来判断泥化夹层性质的好坏,大于1.25者较差,在0.75~1.25之间者为中等,小于0.75者为较好。

  • 第5题:

    断层、层间错动、风化夹层、泥化夹层都属于次生结构面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