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为什么说脊椎动物的皮肤是适应陆栖活动的防卫器官()。A、透水性好B、防止细菌侵入C、结构疏松D、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潜水等水位线由密变疏,间距加大,说明(  )。

    A. 颗粒结构由粗变细,透水性由差变好
    B. 颗粒结构由细变粗,透水性由差变好
    C. 颗粒结构由粗变细,透水性由好变差
    D. 颗粒结构由细变粗,透水性由好变差

    答案:B
    解析:
    潜水自透水性较弱的岩层流入透水性强的岩层时(即颗粒结构由细变粗,透水性由差变好),潜水面坡度由陡变缓,等水位线由密变疏;相反,潜水面坡度由缓变陡,等水位线由疏变密。潜水含水层岩性均匀,当流量一定时,含水层薄的地方水面坡度变陡,含水层厚的地方水面坡度变缓,相应的等水位线变密集或稀疏。

  • 第2题:

    在脊椎动物中,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有()

    A.肾脏

    B.脾脏

    C.肝脏

    D.皮肤


    肾脏;皮肤

  • 第3题:

    为什么说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


    一、初步适应性的特征:基体上解决了在陆上运动,支持体重,防止水蒸发,呼吸等生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发展了五趾型的附肢; 2、成体用肺呼吸; 3、循环系统改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4、脊柱坚固程度加强,出现了荐椎和颈椎,提高了体重的受重力和头部的灵活性; 5、皮肤开始出现轻度的角质化,可防止在陆地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6、大脑半球完全分开,顶部也有了神经细胞; 7、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感觉器官,特别是听觉,出现了鼓膜和耳柱骨等。 二、不完善的地方: 1.附肢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地位; 2、肺发展还不完善,以皮肤等作为辅助呼吸器官; 3、皮肤角质化程度不高,体内水分蒸发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4、皮肤要经常保持湿润,不能远离水环境生活; 5、皮肤透性大,不能生活于盐水或盐分较大的环境中; 6、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为变温动物。在高寒地区很难生存; 7、卵的受精和幼体必需在水中进行。还没有能彻底摆脱水的束缚。

  • 第4题:

    山东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


    答案:对
    解析:
    山东省有野生脊椎动物500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406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 第5题:

    脊椎动物的皮肤成为适应陆栖活动的防卫武器的主要原因___

    A.透水性好

    B.可防止细菌侵入

    C.结构疏松

    D.弹性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