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韦伯
更多“1909年,()的《论工业的区位》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答)工业区位论的前提假设条件是什么?


    ACD

  • 第2题:

    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


    正确

  • 第3题:

    【简答题】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 第4题:

    请简述胡佛工业区位论的创新之处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运费结构分析

  • 第5题:

    请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区位因子的分类。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主要是寻找运费最低的点布局工厂。该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即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在假定前提下,该理论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建。 第一阶段:仅考虑运费因子,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运费最小的工业区位,即运费指向论。这是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骨架。 第二阶段: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非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即劳动费指向论。该理论可以使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集聚指向论。该理论使前两个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