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详述猪蛔虫的生活史。

题目

详述猪蛔虫的生活史。


相似考题
更多“详述猪蛔虫的生活史。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详述猪蛔虫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猪蛔虫简单的生活史、虫卵的高产量和顽强的抵御力是该病流行甚广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防治工作,加强饲养和环境卫生管理,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1)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饲料防止被污染,确保每次饲喂食料的新鲜,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猪只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物质,以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保护好猪场饮水或清洗用水水源,粪堆、垃圾等废物远离水源,以保水质的洁净。若用植物青藤喂猪,一定要洗净再饲喂。
    (2)粪便的处理保持猪舍和运动场清洁,及时清除粪便并无害处理,防止虫卵散播。粪便可采取堆积发酵,杀死虫卵。定期用20~30%的石灰水或40%热碱水等消毒。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彻底清洗和消毒。
    (3)定期驱虫包括预防性、治疗性驱虫。育肥猪3、5月龄各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至少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仔猪断奶分养时驱虫;后备猪配种前驱虫;新引进猪驱虫后再合群。

  • 第2题:

    详述猪蛔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1)传染源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乳汁和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贮藏宿主等都可以成为猪感染蛔虫的来源。
    (2)传播途径猪蛔虫主要是经口感染,猪只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或猪粪等,或是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仔猪吸奶时受感染,或是感染性虫卵被蚯蚓、甲虫等贮藏宿主吃食,虫卵在其体内孵化为第二期幼虫后,保持着对猪的感染力。
    (3)易感宿主主要是猪,特别以3~6个月的仔猪最为易感。感染性的猪蛔虫卵对兔、鼠等动物以及人同样具有感染性,但在其体内多只是幼虫阶段的发育,不能发育到成虫阶段。
    (4)流行情况猪蛔虫病流行传播甚广,养猪的地方几乎都有该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该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再加上雌虫产卵多,每条雌虫每日可产10~200万,而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15%的硫酸和硝酸、2%的福尔马林均不能杀死虫卵,所以导致本病广泛流行。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等情况均可加剧猪蛔虫发病的严重程度。

  • 第3题:

    详述猪蛔虫在猪体内移行造成的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参考答案:猪蛔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虫移行导致的危害,二是成虫的危害。
    (1)幼虫的致病作用幼虫在体内移行对各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其中对肝和肺的为害最为严重。幼虫移行到肝脏时,造成肝脏出现大量出血点和肿胀充血,肝细胞浑浊肿胀、脂肪变性和坏死,最后形成纤维化,出现点状或片状白色斑纹,称为“乳斑肝”。幼虫移入肺脏时,引起肺脏的出血、水肿,以至肺炎等,临床表现为患猪咳嗽、气喘等。幼虫在猪体内的移
    行过程中,还可分泌毒素或导致继发感染。
    (2)成虫的致病作用成虫在小肠内可以机械性堵塞肠道,引起食欲下降,异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受阻等症状。同时,虫体在肠道内也可分泌代谢产物,导致过敏性反应。

  • 第4题:

    详述犬、猫蛔虫的生活史。


    参考答案:(1)犬弓首蛔虫的生活史有以下几种方式:犬弓首蛔虫感染性虫卵,若是被3月龄以内的犬吞食,其虫体的发育是典型的蛔虫生活史,即孵化出的幼虫钻入肠壁后,随血流经肝、肺,最后重新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幼虫若不进一步移行,则形成包囊,保持对其它肉食动物的感染性。若感染性虫卵被6月龄以上犬吞食后,第二期幼虫转移到更广的范围,包括肝、肺、脑、心、骨骼肌、消化管壁中形成包囊,同样保持对其它肉食动物的感染性。若母犬在怀孕期间感染,幼虫(第二期)很可能移行到胎儿的肺部,发育成第三期幼虫,新生幼犬体内的幼虫经气管而移行到小肠,最后发育成成虫。
    (2)如果猫摄食的是含有第二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则要发生移行。如果猫是经乳汁感染的第三期幼虫或吞食了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贮藏宿主,则不发生幼虫移行。猫弓首蛔虫不能经胎盘发生胎儿的感染。猫弓首蛔虫的潜隐期大约是8周。

  • 第5题:

    详述旋毛虫的生活史。


    参考答案:旋毛形线虫的发育比较特殊,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被虫体寄生的动物先为终末宿主,后变为中间宿主,虫体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则必须更换新的宿主。
    旋毛形线虫通常寄生于猪、人和鼠类。当宿主吞食了含有活旋毛形线虫幼虫包囊的肌肉后,即被感染。数小时后,经胃液和肠液的消化作用,幼虫多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自囊内逸出,并钻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部黏膜,经2昼夜的发育即变成成虫。雌雄虫体即开始在黏膜内进行交配,交配后的雄虫不久即死去,雌虫钻入肠腺或黏膜下的淋巴间隙中发育,并开始
    在黏膜中产幼虫。新产出的幼虫随血流到全身各处肌肉、组织和器官,但是只有到达横纹肌的幼虫才能继续发育并成长。幼虫多寄生于活动量较大的肋间肌、膈肌、舌肌和嚼肌中。幼虫在感染后第17~20d开始蜷曲盘绕起来,其外由被寄生的肌肉
    细胞形成包囊,常有2.5个盘圈,此时即有感染能力了。此类幼虫如被另一宿主食下即再如上所述,开始下个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