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通过温度的升降,货物的进出等实例引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进一步提出正数、负数的概念。说明了在教学中要遵循()A.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B.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主动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原则D.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题目
通过温度的升降,货物的进出等实例引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进一步提出正数、负数的概念。说明了在教学中要遵循()

A.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B.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主动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原则

D.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通过温度的升降,货物的进出等实例引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进一步提出正数、负数的概念。说明了在教学中要遵循()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一正一负 C.都是负数 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四)小结作业
    引导学生总括: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可见,引进负数后对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统一的加法来解决。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不论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减号变加号的同时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而被减数不变.
    设置作业:
    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答案:
    解析:
    1、



    2、

  • 第2题:

    初中“正数和负数”(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②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的扩充过程;

    ③用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量,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教学目标①,给出至少三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2)根据教学目标②,给出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3)根据教学目标③,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用负数表达,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4)相对小学阶段的负数教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5分)

    (5)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课,其难点是什么?(5分)

    (6)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5分)

    本题不支持作答,可直接点击查看解析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如何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一、灵活使用教材,把教材静止的场景变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合理组合教学内容。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实、延伸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 生活是数学的归宿,数学要服务于生活”。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 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 第3题:

    初中“正数和负数”(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②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的扩充过程;
    ③用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量,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教学目标①,给出至少三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2)根据教学目标②,给出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3)根据教学目标③,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用负数表达,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4)相对小学阶段的负数教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5分)
    (5)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课,其难点是什么 (5分)
    (6)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 (5分)


    答案:
    解析:
    (1)实例①:小学使用的地图册里有中国地形图,其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处都标有海拔高度。普通的中国地形图上,也可以找到这些数据,如某地-10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l00米。
    实例②:记录收入支出的某地银行存折图片():图片中的正负数分别表示,存入30000元,支出l8000元。
    实例③:北京冬天某天的温度是零下3。E。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实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正负数的引入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2)实例①: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实例②: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实例③:2013年某地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l_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一2.7%,这里增长一2.7%代表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由实例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及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
    (3)问题①:向东走2米记作+2米,向西走2米记作多少
    问题②:某种商品价格上涨l0%和下降l5%,分别怎么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负数。)
    (4)重点: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如何表示负数。
    (5)难点: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概念,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6)引入负数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能够很好地运用数学来进行描述,说明了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也为我们日后用字母代替数的代数运算做了铺垫,它可以使问题的阐述更简明、更深入。

  • 第4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像-16,-500, -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读作负零点四。
    而以前所学的16,2000, ,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16, +6.3等(也可省去“+”号)。+6.3读作正六点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你还在什么地方风过负数?
    做一做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____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____m。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损为负。
    最早记载负数的是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在算筹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表示负数。
    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
    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形式。

    [问题1][简答题]
    试分析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写出正负数的加减法则。

    [问题2][简答题]
    若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确定教学目标。

    [问题3][简答题]
    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本节课认识正负数的教学环节。


    答案:
    解析:
    1、
    实际生活中,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2、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3、新授课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①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A.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B.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C.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D.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1.4米,冬季水位下降1.2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尝试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例子,试着写出表示方法,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③通过前面问题的总结补充,引出正、负数。
    对学生的表示方式给予肯定: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自然地引入负数的定义: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号。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④总结巩固。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生活中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选取代表展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