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了解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是幼儿安全生活教育的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属于幼儿健康教育中安全生活方面的内容的是()。

    A、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的了解及遵守

    B、有关安全标志的认识,交通规则的遵守,自我保护意识的初步形成

    C、意外事故处理的常识,在灾害中初步的求生知识技能

    D、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


    参考答案:ABC

  • 第2题: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的内容不包括:()。

    A.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

    B.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C.了解0-3岁婴幼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D.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小班幼儿知道过马路、乘坐公交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材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的安全常识。


    正确

  • 第4题:

    幼儿园日常生活行为教育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前儿童明白生活的()。

    A.基本知识

    B.规则和技能

    C.培养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D.掌握安全保护技能


    参考答案:ABCD

  • 第5题:

    4、德国的学前教育并不重视培养幼儿的理性能力、独立性以及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让幼儿在玩和游戏中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以70年代出现的科热尔的认读机具有代表性,但长期观察结果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 2.学科论:宗旨在于以科学本身固有的结构为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纳的课程论思想对学科论产生有深刻影响。 3.情境论: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指导性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1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的能力。2费瑞尔,主张将儿童的社会学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思维和行动统一起来。 特点:1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2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结合。3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4家长、邻里和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5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6灵活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7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