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属于钻孔灌注桩断桩可能的原因有( )。A.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B.设备故障而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C.搅拌土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E.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题目

下列属于钻孔灌注桩断桩可能的原因有( )。

A.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

B.设备故障而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

C.搅拌土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

E.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属于钻孔灌注桩断桩可能的原因有( )。A.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B.设备故障而引 ”相关问题
  • 第1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由于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多导致的问题可能有( )。
    A、桩身混凝土夹渣
    B、灌注混凝土过程钢筋骨架上浮
    C、断桩
    D、灌注混凝土时堵管
    E、混凝土强度低或离析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由于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多可能会导致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以及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参见教材P222~223。

  • 第2题:

    属于钻孔灌注桩断桩可能原因的有()。

    A、 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
    B、 设备故障而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
    C、 搅拌土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D、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
    E、 石料粒径小

    答案:A,B,C
    解析:
    2018新教材P149 一 、 原 因 分 析 ( 1 ) 混凝土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导管内径一般为20~ 35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疏通好,当提导管时,形成断桩。 ( 2 ) 由于测量及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 3 ) 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或泥浆与混凝土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 4 ) 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 5 ) 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人导管内,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粧。 ( 6 ) 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 7 ) 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塌孔、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内混凝土初凝堵管或孔内顶面混凝土初凝不能被新灌注混凝土顶升而被顶破,从而形成断粧。

  • 第3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的主要原因有()

    A、初灌混凝土量不够
    B、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混凝土离析
    C、灌注过程中拔管长度控制不准
    D、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
    E、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

    答案:A,C,D,E
    解析:
    (五)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
    1.主要原因
    (l)初灌混凝土量不够,造成初灌后埋管深度太小或导管根本就没有进入混凝土;
    (2)混凝土灌注过程拔管长度控制不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3)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或灌注时间太长.使混凝土上部结块,造成桩身混凝土夹渣;
    (4)清孔时孔内泥桨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混凝土的正常上升,当混凝土冲破沉积砂层时,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人混凝土内。严重时可能造成堵管事故,导致混凝土灌注中断。

  • 第4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由于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导致的问题可能有()。

    A、 桩身混凝土夹渣
    B、 断桩
    C、 灌注混凝土过程钢筋骨架上浮
    D、 灌注混凝土时堵管
    E、 混凝土强度低或离析

    答案:A,B,C
    解析:
    2018新教材P233

    (2) 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较密实的砂层,并随孔内混凝土逐渐升高,当砂层上升至钢筋骨架底部时托起钢筋骨架,C对。(4) 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混凝土的正常上升,当混凝土冲破沉积砂层时,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入混凝土内。严重时可能造成堵管事故,导致混凝土灌注中断,A、B对。答案为ABC

  • 第5题:

    属于钻孔灌注桩断桩可能原因的有( )。

    A.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
    B.设备故障而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
    C.搅拌土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
    E.石料粒径小

    答案:A,B,C
    解析:
    2020版教材P 154
    ( 1 ) 混凝土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导管内径一般为20~ 35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疏通好,当提导管时,形 成断桩。 ( 2 ) 由于测量及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 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 3 ) 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 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或泥浆与混凝土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 4 ) 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 断,形成断桩。 ( 5 ) 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人导管内,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粧。 ( 6 ) 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 7 ) 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塌孔、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内混凝土初凝堵管或孔内顶面混凝土 初凝不能被新灌注混凝土顶升而被顶破,从而形成断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