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具体构筑物的设置应考虑原水水质,当原水的浓度很高时,往往需要在混凝前设置( )。A.过滤池B.预沉池或沉砂池C.曝气氧化池和沉淀池D.氧化或砂滤池

题目

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具体构筑物的设置应考虑原水水质,当原水的浓度很高时,往往需要在混凝前设置( )。

A.过滤池

B.预沉池或沉砂池

C.曝气氧化池和沉淀池

D.氧化或砂滤池


相似考题
更多“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具体构筑物的设置应考虑原水水质,当原水的浓度很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水库的原水悬浮物一般在50~8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 )。
    A、原水→沉淀→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因为对于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1OO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的这类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采取的工艺流程为原水—接触过滤—消毒。因此,本题答案为B。参见教材P95。

  • 第2题:

    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下列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适用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H类标准的水质是( )。

    A.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准保护区内的水质
    B.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水质
    C.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
    D.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各保护区适用标准。该知识点非常重要,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之。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适用IM类标准,准保护区视地表水功能区划要求确定。

  • 第3题:

    (2018 年真题)当水质条件为水库水,悬浮物含量小于100mg/L 时,应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是( )。

    A.原水→筛网隔滤或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调蓄预沉→混凝、沉淀戓澄清→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考试用书原文“常用处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件”表:

  • 第4题:

    行业标准CJ94-2005《饮用净化水质标准》适用于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或水源水为原水,经再净化后可供给用户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水厂多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 A、原水 沉淀 混凝 过滤 消毒 出水
    • B、原水 过滤 沉淀 混凝 消毒 出水
    • C、原水 混凝 沉淀 过滤 消毒 出水
    • D、原水 消毒 混凝 沉淀 过滤 出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以地表水处理后作为饮用水,当原水的浊度很高时,往往要在混凝前设置()。

    • A、过滤池
    • B、预沉池或沉砂池
    • C、曝气氧化池和沉淀池
    • D、氧化或砂滤池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某一地表水厂进水悬浮物为30~5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 A、原水→沉淀→消毒
    •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 C、原水→混凝→过滤→消毒
    • D、原水→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某一水库的原水悬浮物一般在50~8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 A、原水→沉淀→消毒
    •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 C、原水→澄清→过滤→消毒
    • D、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处理后水能达到的水质要求以及处理规模等来确定。
    A

    原水的浊度

    B

    原水的细菌数

    C

    原水的水质

    D

    原水的矿化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当水质条件为水库水,悬浮物含量小于100mg/L时应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是(   )。
    A

    原水→筛网隔滤或消毒

    B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D

    原水→调蓄预沉→混凝、沉淀戓澄清→过滅→消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原水水质较好时,城镇给水处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A

    原水—筛网隔滤或消毒

    B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

    原水—沉淀—过滤

    D

    原水—调蓄预沉—澄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是常规工艺流程。

  • 第12题:

    单选题
    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水厂多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A

    原水 沉淀 混凝 过滤 消毒 出水

    B

    原水 过滤 沉淀 混凝 消毒 出水

    C

    原水 混凝 沉淀 过滤 消毒 出水

    D

    原水 消毒 混凝 沉淀 过滤 出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一地表水厂进水悬浮物为30~5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2007试题)
    A、原水→沉淀→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混凝过滤→消毒
    D、原水→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一般用于进水悬浮物小于100mg/L的水。参见教材P95。

  • 第14题:

    当水质条件为水库水,悬浮物含量小于100mg/L时,应采用的水处理工艺()。2018真题

    A、原水→筛网隔滤或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调蓄预沉→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给水处理。

  • 第15题:

    下列关于建筑中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叙述中,哪几项错误?( )

    A.不论采用哪种中水处理工艺,均应设置原水调节构筑物
    B.中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当污泥量较大时,可直接排至化粪池处理
    C.当原水为优质杂排水时,设置调节池后可不再设初次沉淀池
    D.建筑物内部的小型中水处理站,宜优先采用液氯消毒

    答案:B,D
    解析:
    依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6.1.1可知选项A正确。依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6.1.8条,中水处理产生的沉淀污泥、活性污泥和化学污泥,当污泥量较小时,可排至化粪池处理;当污泥量较大时,可采用机械脱水装置或其他方法进行妥善处理。故B错误。依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6.1.2条可知选项C正确。依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6.2.19条,中水消毒应符合下列要求:消毒剂宜采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他消毒剂;当处理站规模较大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但必须使用加氯机。故D错误。

  • 第16题:

    原水水质较好时,城镇给水处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 A、原水一筛网一过滤或消毒 
    • B、原水一接触过滤一消毒 
    • C、原水一沉淀一过滤 
    • D、原水一调蓄预沉一澄清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中水原水系统是指收集、输送原水到中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和一些附属构筑物。根据中水原水水质,可分为合流集水系统和分流集水系统。相比于合流集水系统,分流集水系统有如下哪个特点()  

    • A、原水水质差
    • B、处理成本高
    • C、处理工艺复杂
    • D、需设置双排水管网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原水水质较好时,城镇给水处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 A、原水—筛网隔滤或消毒
    •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 C、原水—沉淀—过滤
    • D、原水—调蓄预沉—澄清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地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当原水中的浊度很()时,需要在混凝前设置预沉淀或沉砂池。

    • A、高
    • B、低
    • C、适中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处理后水能达到的水质要求以及处理规模等来确定。

    • A、原水的浊度
    • B、原水的细菌数
    • C、原水的水质
    • D、原水的矿化度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某一地表水厂进水悬浮物为30~5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A

    原水→沉淀→消毒

    B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

    原水→混凝→过滤→消毒

    D

    原水→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原水→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是处理高浊度水的工艺流程。原水→接触→过滤→消毒一般用于进水悬浮物小于100mg/L的水。

  • 第22题:

    单选题
    以地表水处理后作为饮用水,当原水的浊度很高时,往往要在混凝前设置()。
    A

    过滤池

    B

    预沉池或沉砂池

    C

    曝气氧化池和沉淀池

    D

    氧化或砂滤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水原水系统是指收集、输送原水到中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和一些附属构筑物。根据中水原水水质,可分为合流集水系统和分流集水系统。相比于合流集水系统,分流集水系统有如下哪个特点()
    A

    原水水质差

    B

    处理成本高

    C

    处理工艺复杂

    D

    需设置双排水管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