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井筒穿过含水岩层或破碎带,采用地面或工作面预注桨时的主要安全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注浆施工前,必须编制注浆工程设计 B. 注浆段长度必须大于注浆的含水岩层的厚度,并深入不透水岩层或硬岩层5~1 0 m。井底的设计位置在注浆的含水岩层内时,注浆深度必须小于井深10m C. 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前,在注浆的含水岩层上方,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含水岩层厚度大,需采用分段注桨和掘砌时,对每一注浆段,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 D. 岩帽和混凝土止桨垫的结构形式和厚度

题目
关于井筒穿过含水岩层或破碎带,采用地面或工作面预注桨时的主要安全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注浆施工前,必须编制注浆工程设计
B. 注浆段长度必须大于注浆的含水岩层的厚度,并深入不透水岩层或硬岩层5~1 0 m。井底的设计位置在注浆的含水岩层内时,注浆深度必须小于井深10m
C. 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前,在注浆的含水岩层上方,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含水岩层厚度大,需采用分段注桨和掘砌时,对每一注浆段,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
D. 岩帽和混凝土止桨垫的结构形式和厚度应根据最大注浆压力、岩石性质和工作条件确定。混凝土止浆垫由井壁支承时,应对井壁强度进行验算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井筒穿过含水岩层或破碎带,采用地面或工作面预注桨时的主要安全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井筒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法进行防治水,则应该遵守的规定有()。

    A.注浆施工前,必须编制注桨工程设计
    B.注浆段长度必须大于注浆的含水岩层的厚度,并深入到不透水岩层或硬岩层5 ~10m
    C.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突然上升时必须停止注浆泵运转,卸压后方可处理
    D.注浆结束后,便可开凿井筒
    E.注浆前在含水层上方,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

    答案:A,B,C,E
    解析:

  • 第2题:

    立井井筒穿过预测涌水量大于()的含水岩层或破碎带时,应采用地面或者工作注浆预注浆法进行堵水或加固。

    A.8m3/h
    B.9m3/h
    C.10m3/h
    D.11m3/h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109-110
    立井井筒穿过预测涌水量大于10M3/H的含水岩层或破碎带时,应采用地面或者工作注浆预注浆法进行堵水或加固。注浆前,必须编制注浆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 第3题:

    立井井筒穿过预测涌水量大于()的含水岩层或者破碎带时,应当采用地面或者工作面预注浆法进行堵水或者加固。

    • A、15m3/h
    • B、10m3/h
    • C、8m3/h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立井井筒穿过预测涌水量较大的含水岩层或者破碎带时,应当采用地面或者工作面预注浆法进行堵水或者加固。注浆前,必须编制的设计有()。

    • A、注浆工程设计
    • B、加固工程设计
    • C、施工组织设计
    • D、劳动组织设计

    正确答案:A,C

  • 第5题:

    关于地面预注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面预注浆的钻注浆孔和注浆工作都是建井准备期在地面进行的
    • B、含水层距地表较浅时,采用地面预注浆较为合适
    • C、注浆时,若含水层比较薄,可将含水岩层一次注完全深
    • D、若含水层比较厚,则应分段注浆,每个注浆段的段高应视裂隙发育程度而定,裂隙愈发育段高应愈大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关于井筒预注浆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水层距地表较浅时,采用地面预注浆较为合适
    • B、地面预注浆的钻孔一般布置在大于井筒掘进直径1~3m的圆周上
    • C、当含水岩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是比较合适
    • D、工作面预注浆的注浆孔间距取决于浆液在含水岩层中的扩散半径,一般为1.5~3.0m
    • E、地面预注浆时,无论含水层厚薄,均可将含水岩层一次注完全深

    正确答案:D,E

  • 第7题:

    多选题
    《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立井安全施工的安全要求,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立井采用普通法凿井时,立井的永久支护或临时支护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2m

    B

    井筒临时支护的形式和空帮段高,完全由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决定

    C

    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时,井底的设计位置在含水岩层内时,注浆深度应大于井深10m

    D

    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前,在注浆含水岩层上方必须设置注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

    E

    采用井壁注浆堵水时,钻孔适应经常检查孔内涌水量和含砂量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注浆法在井巷施工中的应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于在井筒全深范围内的所有含水层(除表土外)进行预注浆的“打干井”施工

    B

    可对裂隙含水岩层和松散砂土层进行堵水、加固

    C

    可在大裂隙地层采用注浆法

    D

    可在破碎带地层采用注浆法

    E

    不能大溶洞地层中采用注浆法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井筒预注浆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A

    含水层距地表较浅时,采用地面预注浆较为合适

    B

    地面预注浆的钻孔一般布置在大于井筒掘进直径1~3m的圆周上

    C

    当含水岩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是比较合适

    D

    工作面预注浆的注浆孔间距取决于浆液在含水岩层中的扩散半径,一般为1.5~3.0m

    E

    地面预注浆时,无论含水层厚薄,均可将含水岩层一次注完全深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井筒穿过含水岩层或破碎带,采用地面或工作面预注浆时的主要安全要求有( )。
    A

    注浆深度应大于注浆的含水层全部厚度,并深入进透水岩层或硬岩层5~10m 

    B

    井底的设计位置在注浆的含水岩层内时,注浆深度应大于井深10m 

    C

    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前,在注浆含水岩层上方,必须设置注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 

    D

    岩帽或止浆垫的结构形式和厚度应根据最大注浆压力、岩石性质和工作条件确定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井筒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法进行防治水,则应该遵守的规定有()。
    A

    注浆施工前,必须编制注浆工程设计

    B

    注浆段长度必须大于注浆的含水岩层的厚度,并深入到不透水岩层或硬岩层5~10m

    C

    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突然上升时必须停止注浆泵运转,卸压后方可处理

    D

    注浆结束后,便可开凿井筒

    E

    注浆前在含水层上方,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浆岩帽或混凝土止浆垫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面预注浆堵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水层距地表较深时,采用地面预注浆较为合适

    B

    地面预注浆的钻注浆孔和注浆工作都可在建井期同时进行

    C

    钻孔布置在大于井筒掘进直径3~5m的圆周上

    D

    注浆时,若含水层比较薄,可将含水岩层一次注完全深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关于注浆堵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井筒预计穿过较厚裂隙含水层或者裂隙含水层较薄但层数较多时,可采用地面预注浆
    B.在制定注浆方案后,施工井筒检查孔
    C.当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时,可以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
    D.注浆终止深度,大于井筒最下部含水层的埋深或超过井筒深度10∽20m

    答案:B
    解析:
    在制定注浆方案前,施工井筒检查孔,以获取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岩性及简易水文观测、抽(压)水试验、水质分析等资料。故选B。

  • 第14题:

    立井井筒穿过()或煤层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 A、含水层
    • B、表土层
    • C、砂层
    • D、松软岩层

    正确答案:B,C,D

  • 第15题:

    下列关于地面预注浆堵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水层距地表较深时,采用地面预注浆较为合适
    • B、地面预注浆的钻注浆孔和注浆工作都可在建井期同时进行
    • C、钻孔布置在大于井筒掘进直径3~5m的圆周上
    • D、注浆时,若含水层比较薄,可将含水岩层一次注完全深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井筒穿过含水层段的井壁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或设置隔水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关于工作面预注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含水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的比较合适的
    • B、需构筑混凝土止水垫或预留岩帽,在混凝土止浆垫或岩帽上钻孔注浆
    • C、当含水岩层裂隙连通性较好,而浆液扩散半径较大时,可以减少注浆孔数目
    • D、一般在预测井筒涌水量超过12m3/h时,应要采取工作面注浆措施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关于工作面预注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当含水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的比较合适的

    B

    需构筑混凝土止水垫或预留岩帽,在混凝土止浆垫或岩帽上钻孔注浆

    C

    当含水岩层裂隙连通性较好,而浆液扩散半径较大时,可以减少注浆孔数目

    D

    一般在预测井筒涌水量超过12m3/h时,应要采取工作面注浆措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立井井筒穿过()或煤层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A

    含水层

    B

    表土层

    C

    砂层

    D

    松软岩层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立井施工的安全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
    A

    立井普通法施工时,永久或临时支护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 2m

    B

    井筒临时支护的空帮距离,完全根据所采用的施工设备确定

    C

    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前,在注浆含水岩层的上方必须设置注浆岩帽或混凝土

    D

    采用井壁注浆堵水时,钻眼深度应超过井壁厚度 100mm

    E

    井筒注浆压力不得超过井壁的承载能力


    正确答案: B,A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立井井筒穿过预测涌水量较大的含水岩层或者破碎带时,应当采用地面或者工作面预注浆法进行堵水或者加固。注浆前,必须编制的设计有()。
    A

    注浆工程设计

    B

    加固工程设计

    C

    施工组织设计

    D

    劳动组织设计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立井井筒穿过预测涌水量大于()的含水岩层或者破碎带时,应当采用地面或者工作面预注浆法进行堵水或者加固。
    A

    15m3/h

    B

    10m3/h

    C

    8m3/h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水层距地表较浅时,采用地面预注浆较为合适

    B

    地面预注浆的钻孔一般布置在大于井筒掘进直径1~3m的圆周上

    C

    当含水岩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是比较合适

    D

    工作面预注浆的注浆孔间距取决于浆液在含水岩层中的扩散半径,一般为1.0~2.0m

    E

    地面预注浆时,无论含水层厚薄,均可将含水岩层一次注完全深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