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与( )无关。A.设防烈度 B.抗震等级 C.结构类型 D.房屋高度

题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与( )无关。

A.设防烈度
B.抗震等级
C.结构类型
D.房屋高度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与( )无关。”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抗震规范,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与下列何种因素无关?( )

    A.设防烈度
    B.抗震等级
    C.结构类型
    D.房屋高度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钢结构房屋没有分抗震等级。

  • 第2题:

    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 )。

    A.层数和总高度
    B.高宽比
    C.楼层高度
    D.楼板厚度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下列说法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是( )。

    A.钢筋混凝土墙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B.过渡层的底板应少开洞,洞口尺寸不应大于600mm
    C.过渡层墙体应在底部框架柱对应部位设构造柱
    D.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40mm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研究()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

    A.火山地震
    B.陷落地震
    C.构造地震
    D.海啸地震

    答案:C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28
    地震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强烈地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成因有三种: 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地壳运动推挤岩层,造成地下岩层的薄弱部位突然发生错动、断裂而引起的地动。此种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 而且发生频繁,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 95% 以上。房屋结构抗震主要是研究构造地震

  • 第5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研究()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

    • A、火山地震
    • B、陷落地震
    • C、构造地震
    • D、海啸地震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类、()类建筑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正确答案:甲;乙

  • 第7题:

    下列关于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错误的是()

    • A、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 B、与建筑物层数有关;
    • C、与砌体块体材料无关;
    • D、薄弱部位宜设构造柱。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回答下列有关框架梁的设计与施工构造问题:矩形梁的截面尺寸宜满足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矩形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可不进行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的是( )
    A

    11层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B

    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C

    砌体结构房屋

    D

    一般工业厂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回答下列有关框架梁的设计与施工构造问题: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对抗震等级为三级时,加密区长度取(1.5hb、500mm)中的较大值;箍筋最大间距取(hb/4、8d、150mm)中最小值;箍筋的最小直径取8mm;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梁端加密区箍筋肢距,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研究(    )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
    A

    火山地震

    B

    陷落地震

    C

    构造地震

    D

    海啸地震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2001年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重要思想,就是保证“()、()、()”。

    正确答案: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键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于黏土砖砌体承重的房屋,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房屋总层数的限值为( )层。

    A.5
    B.4
    C.3
    D.2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允许底框支二层,但应采取有效措施,下列( )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A.调整侧向刚度,且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比值不应小于1.0
    B.抗震墙采用条形基础、筏式基础
    C.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对齐或基本对齐
    D.水平地震作用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和框架柱共同承担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个选项无关()
    A.抗震设防水准 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
    C.覆盖层厚度 D.等效剪切波速


    答案:A
    解析:
    据5.1.4条及 4.1.6条

  • 第16题:

    根据《数字移动通信(TDMA)工程施工监理规范》,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应符合()的规定。

    • A、《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一2005)
    • 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 C、《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 D、《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可不进行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的是( )

    • A、11层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 B、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 C、砌体结构房屋
    • D、一般工业厂房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回答下列有关框架梁的设计与施工构造问题:矩形梁的截面尺寸宜满足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矩形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 第19题:

    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时,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应采取哪些抗震构造措施?


    正确答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的第3.1.4条条文说明规定:对轻型房屋钢结构,当由抗震控制结构设计时,尚应针对轻型钢结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例如:构件之间的连接应尽量采用螺栓连接;斜梁下翼缘与刚架柱的连接处宜加腋以提高该处的承载力,该处附近翼缘受压区的宽厚比宜适当减小;柱脚的抗剪、抗拔承载力宜适当提高,柱脚底板宜设抗剪键,并采取提高锚栓抗拔力的相应构造措施;支撑的连接应按支撑屈服承载力的1.2倍设计等。

  • 第20题:

    问答题
    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时,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应采取哪些抗震构造措施?

    正确答案: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的第3.1.4条条文说明规定:对轻型房屋钢结构,当由抗震控制结构设计时,尚应针对轻型钢结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例如:构件之间的连接应尽量采用螺栓连接;斜梁下翼缘与刚架柱的连接处宜加腋以提高该处的承载力,该处附近翼缘受压区的宽厚比宜适当减小;柱脚的抗剪、抗拔承载力宜适当提高,柱脚底板宜设抗剪键,并采取提高锚栓抗拔力的相应构造措施;支撑的连接应按支撑屈服承载力的1.2倍设计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

    正确答案: 好,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

    正确答案: (1)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应遵循“三水准”、“两阶段”设计原则。这里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小震(多遇烈度)不坏,中震(偶遇烈度,即基本烈度)可修,大震(罕遇烈度)不倒。上述三水准设防目标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即第一阶段为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验算构件的承载力和稳定以及结构的层间侧移;第二阶段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验算结构的层间侧移和层间侧移延性比。
    (2)第一阶段抗震设计中,框架-支撑(剪力墙板)体系中总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得小于整个结构体系底部总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各层中)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8倍中的较小者。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框架部分应按能承受上述较小者计算,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进行调整,然后与其他荷载产生的内力组合。
    (3)各楼层楼盖、屋盖,应根据其实际水平刚度和平面内变形性态,确定为刚性、半刚性或柔性的横隔板,以及确定半刚性横隔板是属剪切型还是弯剪型。再按抗侧力构件的布置,确定抗侧力构件间的共同工作,并进行各构件间的地震内力分析。
    (4)结构符合下列各项条件时,可按平面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
    1)平、立面形状规则。
    2)质量和侧向刚度分布接近对称。
    3)楼盖和屋盖可视为刚性横隔板。
    但对于角柱和两个互相垂直的抗侧力构件上所共有的柱,应考虑同时受双向地震作效应。通常采用简化方法处理,即将一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内力提高30%。其他情况,则应按空间结构模型进行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5)当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在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对结构内力和侧移的影响。
    (6)髙度超过12层且采用H形截面柱的钢框架(中心支撑框架除外),宜计入梁-柱节点域剪切变形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7)中心支撑框架的斜杆轴线偏离梁柱轴线交点不超过支撑斜杆的宽度时,仍可按中心支撑框架分析,但应计及由此产生的附加弯矩。
    (8)对于甲类、9度一类、髙度超过150m的髙层钢结构以及平、立面不规则且存在明显薄弱楼层(或部位)而可能导致地震时严重破坏的高层钢结构,应进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其分析方法,可根据结构特点,选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若选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此时阻尼比可取0.05。
    (9)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一般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果两者中的较大者,作为结构设计依据。
    (10)当采用时程分析时,时间步长不宜超过输入地震波卓越周期的1/10,且不宜大于0.02so
    (11)当验算倾覆力矩对地基的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验算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整体基础(筏形或箱形基础)对地基的作用时,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作用于地基的倾覆力矩,其折减系数宜取0.8。
    2)计算倾覆力矩对地基的作用时,不应考虑基础侧面回填土的约束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为何宜釆用多道抗震防线?

    正确答案: 由于地震对房屋的破坏作用有时持续十几秒钟以上,一次地震后,又往往发生多次破坏性的强余震。采用单一抗侧力体系的结构,因为只有一道抗震防线,构件破坏后,在后续的地震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倒塌。特别是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接近地震动卓越周期时,更容易因共振而倒塌。因此,若采用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双重或多重抗侧力体系,当第一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破坏后,还有第二道甚至第三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构件来替补,从而大大增强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