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建筑的分类原则正确的是( )。A.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 B.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 C.丙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 D.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题目
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建筑的分类原则正确的是( )。

A.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
B.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
C.丙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
D.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更多“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建筑的分类原则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时,下列措施尚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是(  )。

    A、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桩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足够长度
    B、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物采取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的建筑物不采取消除液化措施
    D、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小于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6条规定,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4.3.6(见题36表)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
    A项,根据第4.3.7条第1款规定,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故采用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满足。
    B项,由于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由表4.3.6(见题36表)可知,所采用抗液化措施是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满足。
    C项,由于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由表4.3.6(见题36表)可知,可不采取措施,满足。
    D项,根据第4.3.8条第1款规定,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5;大面积筏基、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小于5,符合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的要求,不满足。

  • 第2题: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B.根据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C.根据50年内发生地震烈度的超越拇率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D.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答案:A,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1.0. 2条和第3. 1.1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 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 第3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与设计有关的下述各项分类中,哪一项分类是不正确的?( )

    A.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有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
    B.建筑场地类别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类
    C.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
    D.地基液化等级分为弱液化、轻微液化、中等液化、严重液化四个等级

    答案:D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3.5条:地基液化等级分为轻微液化、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三个等级。

  • 第4题:

    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分类原则中正确的是()

    • A、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
    • B、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
    • C、丁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
    • D、丁类建筑属于抗震适度设防类建筑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2008)中建筑工程应分为哪几个抗震设防类别()。

    • A、特殊设防类
    • B、重点设防类
    • C、标准设防类
    • D、不设防类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现在大量的建筑物属于( )。

    • A、甲类
    • B、乙类
    • C、丙类
    • D、丁类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下列抗震设防类别中,大量的建筑物属于(),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 A、甲类
    • B、乙类
    • C、丙类
    • D、丁类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的类别中,大量的建筑物属于( )类,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2014年真题]
    A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

    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10题:

    单选题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大量的建筑物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此项建筑属于()类。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比较专业,对工程及相关专业考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核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计相关的知识点。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超越8度的概率为10%左右。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丙”。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其使用功能及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B

    根据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C

    根据50年内发生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D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正确答案: A,C
    解析:
    D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1.0.2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ABC三项,根据第3.1.1条规定,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3.0.2条规定,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标准设防类(丙类)、适度设防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 第13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14题:

    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哪一类建筑的分类原则是正确的?( )

    A.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
    B.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
    C.丙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
    D.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1.1条: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1.1条: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2条:①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②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③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④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 第15题:

    在划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时,应考虑:Ⅰ.设防烈度;Ⅱ.场地类别;Ⅲ.结构类型;Ⅳ.房屋高度;Ⅴ.建筑物的重要性类别。下列( )是正确的。

    A.Ⅰ、Ⅱ、Ⅲ
    B.Ⅰ、Ⅲ、Ⅳ
    C.Ⅰ、Ⅲ、Ⅴ
    D.Ⅲ、Ⅳ、Ⅴ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2条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 第16题: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在可能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发震断裂,下列关于建筑物最小避让距离的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 A、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100m
    • B、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200m
    • C、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300m
    • D、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400m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大量的建筑物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此项建筑属于()类。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的类别中,大量的建筑物属于( )类,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分类原则中正确的是()
    A

    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

    B

    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

    C

    丁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

    D

    丁类建筑属于抗震适度设防类建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现在大量的建筑物属于( )。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抗震设防类别中,大量的建筑物属于(),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4个抗震设防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

    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研究构造地震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能力

    B

    地震设防的依据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基本烈度

    C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一般建筑)

    D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两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三个水准”: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