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下列所述不恰当的是( )。A.核心筒与框架之间的楼盖宜采用梁板体系 B.核心筒在支承楼层梁的位置宜设暗柱 C.9度时宜采用加强层 D.楼层梁不宜支在洞口连梁上

题目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下列所述不恰当的是( )。

A.核心筒与框架之间的楼盖宜采用梁板体系
B.核心筒在支承楼层梁的位置宜设暗柱
C.9度时宜采用加强层
D.楼层梁不宜支在洞口连梁上

相似考题
更多“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下列所述不恰当的是( )。A.核心筒与框架之间的楼盖宜采用梁板体系 B.核心筒在支承楼层梁的位置宜设暗柱 C.9度时宜采用加强层 D.楼层梁不宜支在洞口连梁上”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  )。

    A. 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
    B.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
    C.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
    D.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

    答案:C
    解析:
    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6.3条规定,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 第2题:

    框架与核心筒之间的楼盖宜采用( )。

    A.无梁楼板体系
    B.梁板体系
    C.板壳体系
    D.网架体系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下列所述的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核心筒与框架之间的楼盖宜采用梁板体系
    B.核心筒在支承楼层梁的位置宜设暗柱
    C.9度时宜采用加强层
    D.楼层梁不宜支在洞口连梁上

    答案:C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7条:9度时不应采用加强层。

  • 第4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若其水平位移不能满足规范限值,为加其侧向刚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加大核心筒配筋
    B.加大框架柱、梁截面
    C.设置加强层
    D.改为筒中筒结构

    答案:A
    解析:
    由于对整体结构的抗侧刚度影响最大的是外侧结构构件,增大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配筋,对于提高整体结构抗侧刚度的作用是有限的,应该首先将外围结构构件的刚度加大。

  • 第5题: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所述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宜避免错层结构
    B.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钢框架-支撑结构
    C.多塔结构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D.钢桁架筒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

    答案:B
    解析: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强于钢框架-支撑结构。

  • 第6题: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宜避免错层结构
    B.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钢框架—支撑结构
    C.多塔结构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D.钢桁架筒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

    答案:C
    解析:
    多塔连体结构与多塔结构相比,受力复杂,且连接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多塔结构不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 第7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采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核心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核心筒的宽度不宜小于简体总高度的1/12
    B.简体角部附近不宜开洞,当不可避免时筒角内壁至洞口的距离可小于300mm,但应大于开洞墙的截面厚度
    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可不设置框架梁
    D.所有框架梁与核心筒必须采用刚性连接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

    • A、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
    • B、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
    • C、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
    • D、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

    正确答案:C

  • 第9题:

    下列建筑结构体系宜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是()。

    • A、框架-核心筒结构
    • B、筒中筒结构
    • C、框架-剪力墙结构
    • D、框筒结构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中框架-核心筒结构与板柱-剪力墙结构结构形式的区分,以及抗震设计中对它们不同要求的一些说法,其中何项全部正确?()[2008年真题]

    • A、框架-核心筒结构必须有核心筒;板柱-剪力墙结构无核心筒
    • B、框架-核心筒结构有周边框架梁;板柱-剪力墙结构无周边框架梁
    • 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与周边框架之间宜采用梁板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楼盖可无内部纵梁和横梁
    • D、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各层框架柱只需承担相应方向地震剪力的20%;板柱-剪力墙结构中的各层板柱部分应能承担相应方向地震剪力的20%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建筑结构体系宜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是()。
    A

    框架-核心筒结构

    B

    筒中筒结构

    C

    框架-剪力墙结构

    D

    框筒结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  )。
    A

    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

    B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

    C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

    D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6.3条规定,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故C项错误。

  • 第13题:

    在地震区采用钢框筒结构时,下列所述的( )内容是合理的。Ⅰ.当采用矩形平面时,其长宽比不宜大于2;Ⅱ.外筒承担全部地震作用,内部结构仅承担竖向荷载;Ⅲ.是由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Ⅳ.在地震区,根据规范,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与钢筒中筒结构相同

    A.Ⅰ、Ⅱ
    B.Ⅲ、Ⅳ
    C.Ⅱ、Ⅳ
    D.Ⅰ、Ⅲ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宜避免错层结构
    B.钢框架一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钢框架一支撑结构
    C.多塔结构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D.钢桁架筒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

    答案:C
    解析:
    多塔连体结构与多塔结构相比,受力复杂,且连接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多塔结构不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 第15题:

    四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中,按其最大适用高度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A.框架、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B.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框架-核心筒
    C.框架-剪力墙、框架、板柱-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D.框架、板柱-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7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按适用的最大高宽比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框架-核心筒、剪力墙、板柱-剪力墙、框架
    B.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框架
    C.框架-核心筒、剪力墙、框架、板柱-剪力墙
    D.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框架、板柱-剪力墙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在地震区采用钢框筒结构时,下列所述的哪一项内容是合理的?Ⅰ.当采用矩形平面时,其长宽比不宜大于2Ⅱ.外筒承担全部地震作用,内部结构仅承担竖向荷载Ⅲ,是由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Ⅳ.在地震区,根据规范,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与钢筒中筒结构相同( )

    A.Ⅰ、Ⅱ
    B.Ⅲ、Ⅳ
    C.Ⅱ、Ⅳ
    D.Ⅰ、Ⅲ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下列所述的高层结构中,属于混合结构体系的是:( )

    A.由外围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简体所组成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B.为减少柱子尺寸或增加延性,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框架结构
    C.钢筋混凝土框架十大跨度钢屋盖结构
    D.在结构体系中局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柱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下列比较哪一项不正确?( )

    A.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
    B.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
    C.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
    D.框架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

    答案:C
    解析:
    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越小,则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越大。

  • 第20题:

    第9.2.4条框架-核心筒外周为何要求设置边框架梁?当核心筒以外有两周框架柱时,外部框架与核心筒之间的中部框架柱是否也必须设置框架梁?


    正确答案:第9.2.4条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高规》第8章所述的板柱-剪力墙结构,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尤其是抗扭刚度,尽量避免纯板柱节点,提高节点的抗剪、抗冲切性能。该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对核心筒外围有两圈框架柱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如果内圈框架柱设计上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则允许部设置框架梁;否则也应符合第9.2.4条的要求。

  • 第21题:

    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 A、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最主要构件,核心筒需占有一定的面积,以获得受力所需的侧向刚度
    • B、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扭矩,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筒外形对称,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以适应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
    • C、为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不发生突变,宜将核心筒贯通建筑物的全高
    • D、为降低层高和方便铺设管线,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可采用无梁楼盖将核心筒与周边柱、内柱连成整体,因此,周边柱之间的框架梁也可一并省去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超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其混凝土内筒和外框之间的刚度宜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框架部分计算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除底部个别楼层、加强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外,多数不低于基底剪力的8%且最大值不宜低于10%,最小值不宜低于()。

    • A、4%
    • B、5%
    • C、6%
    • D、7%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主张中,其中何项不够准确?()[2007年真题]
    A

    框架-剪力墙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

    B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的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倾覆力矩的50%

    C

    抗震设计时,当抗震墙连梁内力由风荷载控制时,连梁刚度不宜折减

    D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截面形状复杂的内筒墙体,可按应力进行配筋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8.1.4条,当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大于或等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时,不需要调整,故错误;C项,根据《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2.13条条文说明,正确。说明:BD两项内容已被最新规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