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题目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麻疹的描述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疱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是急性传染病,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C.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D.麻疹患者有2次病毒血症,第1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可以终生持续


    正确答案:C
    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包膜上有H刺突和F刺突,分别有凝集及溶解红细胞活性。人是麻疹病毒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侵入机体后形成2次病毒血症,第2次病毒血症时出现临床症状。常引起急性感染。极少数患者于患麻疹10年(2~17年)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绝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且获得病后终身免疫。我国规定8月龄幼儿首次接种麻疹疫苗后,7岁时再次接种注射(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后抗体持续存在10年左右。

  • 第2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身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参考答案:D

  • 第3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2次病毒血症,第1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F)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正确答案:D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包膜H刺突和F刺突分别有凝集及溶解红细胞活性。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麻疹病毒惟一自然宿主,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形成2次病毒血症。常引起急性感染,极少数患者于患麻疹后10年(2~17年)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绝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且获得病后终身免疫。我国规定8月龄幼儿首次接种麻疹疫苗,7岁时再次接种注射(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持续存在10年左右。

  • 第4题:

    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不正确

    A.传染源主要是患者,传染方式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

    B.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C.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均为易感儿,感染过麻疹的母亲所生婴儿在生后6个月内很少患麻疹

    D.潜伏期后2~3天至出疹后5天或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均有传染性

    E.易感儿应从接触麻疹患者后隔离观察21天,接受被动免疫者无需观察隔离


    正确答案:E

  • 第5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身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答案:D
    解析:
    人群对麻疹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 第6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答案:D
    解析:
    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包膜H刺突和F刺突分别有凝集及溶解红细胞活性。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麻疹病毒唯一自然宿主,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形成两次病毒血症。常引起急性感染,极少数患者于患麻疹后10年(2~17年)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绝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且获得病后终身免疫。我国规定8个月龄幼儿首次接种麻疹疫苗,7岁时再次接种注射。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持续存在10年左右。

  • 第7题:

    关于麻疹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只通过呼吸道传染
    C.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D.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E.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性

    答案:B
    解析:
    考点:麻疹的流行病学;精析:麻疹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至后5天均有传染性,麻疹治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避错:部分考生易误选E,本病的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故E正确,麻疹患病后或预防接种后课后终生免疫,故C正确。人是麻疹病毒唯一宿主,故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A正确,麻疹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者也可通过手的污染而传播,B说法错误,故选择B项。

  • 第8题:

    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下列那项不符()

    • A、传染源主要是患者,传染方式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
    • B、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 C、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均为易感儿,感染过麻疹的母亲所生婴儿在生后6个月内很少患麻疹
    • D、易感儿应从接触麻疹患者后隔离观察21天,接受被动免疫者无需观察隔离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

    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

    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D
    解析: 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包膜H刺突和F刺突分别有凝集及溶解红细胞活性。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麻疹病毒唯一自然宿主,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形成两次病毒血症。常引起急性感染,极少数患者于患麻疹后10年(2~17年)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绝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且获得病后终身免疫。我国规定8个月龄幼儿首次接种麻疹疫苗,7岁时再次接种注射。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持续存在10年左右。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麻疹,错误的是(  )。
    A

    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棘突,但无N棘突(无神经氨酸酶)

    B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患病数月至数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

    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无需加强免疫

    E

    麻疹自然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

    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不必隔6~7年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

    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

    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

    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 第13题:

    有关"麻疹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不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B、可引起慢发病毒感染

    C、能引起病毒血症

    D、自然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E、属于DNA病毒


    参考答案:AE

  • 第14题:

    关于麻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人是惟一传染源

    B.只通过呼吸道传染

    C.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为易感者

    D.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E.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性


    正确答案:B
    解析:麻疹

  • 第15题:

    关于麻疹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B.只通过接触传染

    C.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D.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E.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性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关于麻疹的描述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是急性传染病,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亚急性硬化性 ‘全脑炎

    C.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D.麻疹患者有2次病毒血症,第1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可以终生持续


    正确答案:C
    56.答案[C] 解析: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包膜上有 H刺突和F刺突,分别有凝集及溶解红细胞活性。人是麻疹病毒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侵入机体后形成2次病毒血症,第2次病毒血症时出现临床症状。常引起急性感染,极少数患者于患麻疹10年(2~17 年)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绝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且获得病后终身免疫。我国规定8个月龄幼儿首次接种麻疹疫苗,7 岁时再次接种注射(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后抗体持续存在10年左右。

  • 第17题:

    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阳转率的分母应为

    A.麻疹患者人数
    B.获得麻疹终身免疫人数
    C.麻疹易感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异性麻疹的特征是

    A.没有接种过麻疹活疫苗
    B.多无发热及皮疹
    C.麻疹黏膜斑出现较晚
    D.皮疹从耳后及颈部开始,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
    E.多见于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再次感染麻疹者

    答案:E
    解析:
    异性麻疹主要有见于接种过麻疹活疫苗或死疫苗而再次感染麻疹者,临床表现有高热、无麻疹黏膜斑,出疹顺序与正常相反,发病为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数月。

  • 第19题:

    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阳转率的分母应为()。

    • A、麻疹患者人数
    • B、麻疹易感人数
    • C、获得麻疹终身免疫人数
    • D、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

    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

    麻疹自身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人群对麻疹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包膜表面有两种刺突,即血凝素HA和血溶素HL

    B

    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

    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

    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

    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包膜H刺突和L刺突分别有凝集及溶解红细胞的活性。B项,人是麻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形成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C项,麻疹常引起急性感染,极少数患者于患麻疹后10年(2~17年)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人多为少年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智能降低、痴呆、肌阵挛、癫痫,晚期昏迷,病人于发病后1~3年内死亡。D项,我国规定8个月龄幼儿首次接种麻疹疫苗,7岁时再次接种注射,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持续存在10年左右。E项,麻疹患者绝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且能获得病后终身免疫。

  • 第23题:

    单选题
    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阳转率的分母应为()
    A

    麻疹患者人数

    B

    麻疹易感人数

    C

    获得麻疹终身免疫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E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有关“麻疹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不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B

    可引起慢发病毒感染

    C

    能引起病毒血症

    D

    自然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E

    属于DNA病毒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