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 语文预习学案(含答案)(19课)

传统的新闻写作主要包括消息和通讯两大文体,而且主要是指在网络的媒介上使用的新闻报道。()


参考答案:错


消息导语后面的部分,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称为()。

A.新闻肢体

B.新闻主体

C.新闻眼

D.新闻鼻


参考答案:B


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学习方法。下列做法适合的是( )。


A.梳理新闻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B.认知新闻结构,细读消息导语
C.分析细节描写,揣摩新闻特征
D.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新闻人物

答案:B
解析:
A、C、D 三项中的新闻内容情节、细节描写、词语人物都不是题干中教师所想要引导学生掌握的内容。

B 项:带领学生认知新闻结构、细读消息导语,能够达到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目的,正确。


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学习方法。下列做法适合的是()。


A.梳理新闻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B.认知新闻结构,细读消息导语

C.分析细节描写,揣摩新闻特征

D.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新闻人物

答案:B
解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其新闻结构的梳理认知,对其导语内容的细读学习,进而掌握快速理解并抓住新闻关键内容的学习方法。


以下哪些是播音文体1.新闻播音2通讯播音3.文艺播音4对话播音5体育解说?(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泗洪县龙集中学八年级上语文预习学案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字音芜湖()溃退()荻港()2.词语解释(1)摧枯拉朽:(2)溃退:(3)风平浪静:(4)突破:3.文学常识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和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4.教材初探(1)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五要素”。(2)根据课文,找出电头、导语和主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多音字 要塞()(1) 塞 塞子()堵塞()(2)当锐不可当()当真()2.字形击ku()jin()灭3.词语解释(1)锐不可当:(2)歼灭:(3) 要塞:(4)业已:4.教材初探(1)这则消息的标题是从哪几个方面拟写的?有什么作用?(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字音颁发()挪威()遗嘱()2.形近字仲ci()zi()树3.词语解释(1)颁发:(2)建树:(3)仲裁:4.教材初探(1)仔细阅读标题,看看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2)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3)研读课文,找出消息的主体部分,简要说说主体部分的内容有哪些。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1.字音字形敛声()敦煌()凌空()慷慨()气氛()xio()洒眼花lio()乱2.多音字翘翘首()翘起()屏屏息()屏幕()悄悄然()悄悄()3.形近字(1)lio()乱lio()草(2)由zhng()shui()老4.词语解释(1)翘首:(2)悄然:(3)屏息敛声:(4)从容不迫:(5)眼花缭乱:(6)震耳欲聋:5.教材初探(1)本文是一则,向读者介绍了的新闻事实。(2)试分析新闻的标题“飞天凌空”有什么好处。(3)在第二、三、四段,作者对吕伟十米高台跳水的“一刹那”的画面进行了分解。请概括这几个“定格”的画面,并分析这样细致描写的作用。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1.字音字形娴熟()舰艉()湛蓝()咆哮()一丝不苟()镌刻()殚精竭虑()浩hn()惊心动p()2.多音字(1)载承载()三年五载()(2)刹刹那()刹车()3.词语解释(1)娴熟:(2)镌刻:(3)一丝不苟:(4)白手起家:(5)殚精竭虑:(6)惊心动魄:4.教材初探(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航母舰载机着舰的?(2)课文叙写航母舰载机着舰过程,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3)阅读课文,复述舰载机着舰的精彩瞬间。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1.字音字形惨绝人寰()杀戮()cun()改dn()形y()语国shng()zhng()显磅b()2.形近字i()伤杀l()初zhng()chu()穿shui()败su()笠3.词语解释(1)国殇:(2)篡改:(3)铭记:(4)遁形:(5)振聋发聩:(6)惨绝人寰:4.教材初探(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评论。(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6藤野先生1.字音字形驿站()下咽()解剖()挟()订正()不逊()诘责()匿名()畸形()瞥见()绯红()杳无消息()教诲()发j()和a()落d()抑扬顿cu()2.词语解释(1)绯红: (2)掌故:(3)落第: (4)不逊:(5)匿名: (6)诘责:(7)教诲: (8)油光可鉴: (9)杳无消息: (10)深恶痛疾:(11)抑扬顿挫:3.文学常识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思想的先驱。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散文诗集等。4.教材初探(1)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举止等方面的词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1123段,看看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情来写藤野先生的,这些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3)鲁迅先生为什么选择学医?后来又为什么弃医从文?7回忆我的母亲1.字音字形佃农()迁徙()溺死()妯娌()衙门()横蛮()瞒着()辍学()慰勉()祖j()和m()劳l()为富不rn()2.多音字、形近字强强壮()勉强()倔强()不chu()劳作du()拾chu()泣点zhu()私sh()sh()悉鼓l()l()史再接再l()3.词语解释(1)周济:(2)慰勉:(3)聊叙:(4)不辍劳作:(5)任劳任怨:(6)宽厚仁慈: (7)为富不仁: 4.教材初探(1)本文中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是“”,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2)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3)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8列夫托尔斯泰1.字音字形髭()髯()颊()黝黑()粗糙()滞留()愚钝()轩昂()犀利()甲胄()粲()盎()鬈发()绺()qq()禁g()gn g()藏污纳gu()名门wng()族广mo()hn()首低眉n()然失色2.词语解释(1)黝黑: (2)滞留: (3)器宇:(4)禁锢: (5)蒙昧:(6)尴尬: (7)轩昂:(8)敦实: (9)锃亮:(10)盎然: (11)低眉:(12)粗制滥造: (13)藏污纳垢: (14)郁郁寡欢: (15)鹤立鸡群: (16)正襟危坐: (17)诚惶诚恐: (18)广袤无垠: (19)名门望族: (20)无可置疑: (21)黯然失色: (22)麻木不仁: (23)微不足道:3.文学常识(1)茨威格,(国名)作家、评论家。(2)列夫托尔斯泰,(国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主要有。4.教材初探(1)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2)文章为什么重点写托尔斯泰的眼睛?(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9美丽的颜色1.字音字形炽热()镭()猝()窒息()钋()渍()吹嘘()踱()气氛()沥青()骤雨()钥匙()轮ku()和yn()悦色小心yy()2.词语解释(1)猝:(2)踱:(3)炽热:(4)吹嘘: (5)筋疲力尽:(6)小心翼翼: (7)和颜悦色: 3.教材初探(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本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3)概括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答案: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参考答案:1. wkud2.(1)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2)(军队)被打垮而后退。(3)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4)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3.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1)这则消息的“五要素”分别为: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2)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导语:课文开头第一句话主体:课文其余部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参考答案:1. (1)sisis(2)dngdng2.溃歼3.(1)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2)消灭(敌人)。(3)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4)已经。4.(1)这则消息的标题是从作战人数、方式、地点三个方面来拟写的,交代了渡江战役的概况,揭示了这则消息的核心内容,便于读者了解消息的主要事实。(2)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此前已作详细报道。西路军写得稍详,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参考答案:1. bnNu

以下哪些是播音文体1.新闻播音2通讯播音3.文艺播音4对话播音5体育解说?(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公关实务常用的新闻文体有()

A新闻消息

B评论

C通讯报道

D广告

E新闻发布稿


A,C,E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的写作特色有()。

A精练扼要、气势雄伟

B重点表现局部,不在全貌上平均用力

C层层紧扣的布局安排

D以小见大

E既有事实的清晰叙述,又有情景的概括描写


A,C,E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是一篇新闻作品中的名句。这篇新闻作品是()

A《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B《桌上的表》

C《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D《华阳礁上补给忙》


C


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有的消息也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消息有形象感。下列作品中有形象感的是()。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B《别了,“不列颠尼亚”》

C《日本签字投降》

D《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E《陕北有煤海》


A,B,C,E

更多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 语文预习学案(含答案)(19课)” 相关考题
考题 新闻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的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报告文学正确答案:A

考题 分析下列汉字音节结构。 1.摆 2.皇 3.卫 4.惘 5.情1、摆声母是b韵腹是a声调的调类是上升,调值是214。 2、皇声母是h韵头是u,韵腹是a,声调的调类是阳平,调值是35。 3、卫韵头是u,韵腹是e,声调的调类是去声,调值是51。 4、惘韵头是u,韵腹是a,声调的调类是上升,调值是214。 5、情声母是q,韵腹是I,声调的调类是阳平,调值是35。略

考题 多选题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有的消息也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消息有形象感。下列作品中有形象感的是()。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B《别了,“不列颠尼亚”》C《日本签字投降》D《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E《陕北有煤海》正确答案:C,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填空题分析性消息一般包括:()、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背景新闻。正确答案:新闻分析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分析性消息一般包括:()、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背景新闻。正确答案:新闻分析

考题 多选题公关实务常用的新闻文体有()A新闻消息B评论C通讯报道D广告E新闻发布稿正确答案:B,E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是一篇新闻作品中的名句。这篇新闻作品是()A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B 《桌上的表》C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D 《华阳礁上补给忙》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A、现代汉语知识B、古代汉语知识C、常用文体读写知识D、文学体裁及鉴赏知识E、文学史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正确答案:A,B,C,D,E

考题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关于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报告文学正确答案:B

考题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是一篇新闻作品中的名句。这篇新闻作品是()A、《中原我军占领南阳》B、《桌上的表》C、《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D、《华阳礁上补给忙》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