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B.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C.共谋实行犯罪,在现场没有直接实行犯罪行为,但在一旁呐喊助威的,也认定为是共同犯罪D.事后的帮助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的,以共犯论处

题目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

B.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C.共谋实行犯罪,在现场没有直接实行犯罪行为,但在一旁呐喊助威的,也认定为是共同犯罪

D.事后的帮助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的,以共犯论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对于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各共同犯罪人既可以是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可以是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还可以是有的共同犯罪人基于希望有的则基于放任,即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A正确。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如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死;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如儿子、儿媳共同遗弃年迈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如铁道养护工甲与乙事先合谋破坏铁路设施,在乙实施破坏行为时,甲佯装熟睡,不履行其职责,故B正确。共谋实行犯罪,在现场没有直接实行犯罪行为,但在一旁呐喊助威的,也应认定为是共同犯罪,C正确。事后的帮助行为不构成共犯,但如果事先有通谋的,则以共犯论处,D正确。
更多“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无须共同行为
    B.共同犯罪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
    C.共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同
    D.单位犯罪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该单位本身成立共同犯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规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几点。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既有共同故意,又有共同行为,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一关系。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形成的一个整体,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各共同犯罪人行为的主观恶性不同,因而需要区别对待。单位犯罪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该单位本身不成立共同犯罪。

  • 第2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只有故意犯罪存在共同犯罪行为,过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行为
    B.按照刑法理论的通说,片面的共犯能够构成共同犯罪
    C.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主要是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功能进行的分类
    D.一人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另一人在主观上是间接故意,两人仍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A,B,D
    解析:
    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主要是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的分类,所以选项C不正确。

  • 第3题:

    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不构成共同犯罪。

    A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

    B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

    C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

    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


    A,B,C,D

  • 第4题: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

    A.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
    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
    C.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
    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 A项,一般认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支配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利用者成立间接正犯。但是,如果被利用者在事实上具有一定的辨认控制能力,利用者并没有支配被利用者的,二者能够成立共同犯罪。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闻接正犯的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
    B项,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说,成立共同犯罪,要求共犯人具有共同故意,但不要求共犯人故意的内容完全相同。如果共犯人持不同的故意共同实施了某种行为,则只就他们所实施的性质相同的部分(或重合部分)成立共同犯罪。故B项错误。
    C项,对向犯是一种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指以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对向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具体有三种情形:(1)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相同,如重婚罪;(2)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都不同,如贿赂罪中的行贿与受贿;(3)只处罚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的行为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这种情况叫片面对向犯。如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只处罚贩卖者,不处罚购买者。因此,在片面的对向犯中,仅一方构成犯罪,另一方不构成犯罪。故C项错误。
    D项,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他人和自己实施共同犯罪。片面的共犯包括片面的共同实行、片面的教唆、片面的帮助。对于片面共犯,对知情者适用共犯的处罚原则,对不知情者按照单独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理论大多肯定片面的帮助犯,因此,即使共同犯罪需要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故D项正确。

  • 第5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
    B.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C.共谋实行犯罪,在现场没有直接实行犯罪行为,但在一旁呐喊助威的,也认定为是共同犯罪
    D.事后的帮助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的,以共犯论处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对于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各共同犯罪人既可以是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可以是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还可以是有的共同犯罪人基于希望有的则基于放任,即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A正确。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如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死;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如儿子、儿媳共同遗弃年迈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如铁道养护工甲与乙事先合谋破坏铁路设施,在乙实施破坏行为时,甲佯装熟睡,不履行其职责,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