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中国卖方向A国出口一批日用品,后这批日用品因A国另一当事人指控侵犯其在A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A国海关扣押,A国买方向中方提出索赔,中方可以下列哪项理由主张免责?()A、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侵权B、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C、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D、买方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

题目
中国卖方向A国出口一批日用品,后这批日用品因A国另一当事人指控侵犯其在A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A国海关扣押,A国买方向中方提出索赔,中方可以下列哪项理由主张免责?()

A、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侵权
B、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C、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D、买方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卖方向A国出口一批日用品,后这批日用品因A国另一当事人指控侵犯其在A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A国海关扣押,A国买方向中方提出索赔,中方可以下列哪项理由主张免责?()”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9年3月,甲国A公司出口一批机床给乙国B公司,订立合同时A公司就知道B公司进口该批机床的目的是拟转售丙国.2009年12月,丙国D企业控告该国进口公司C进口该批货物侵犯其在丙国一有效专利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A.乙国B公司应赔偿丙国C公司因被诉而产生的损失

    B.甲国A公司应直接赔偿丙国C公司因被诉而产生的损失

    C.甲国A公司应赔偿乙国B公司被迫诉而产生的损失

    D.甲国A公司对所售货物的权利担保仅限于乙国境内


    正确答案:AC
    84.【答案】AC 【考点】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的卖方的所有权担保义务【解析】 《公约》规定,卖方应向买方担保第三者对其提交的货物不得以侵权或其他类似理由提出合法要求.当第三者根据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提出要求时,卖方承担责任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第三者的权利主张是基于货物销售或使用地国家的法律的,而且这个国家是在双方订立合同时已经为双方所知道的.如果没有明确货物的销售和使用国家,则权利主张必须基于买方营业地点所在国的法律.其二,卖方必须在签订合同时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基于知识产权的权利或主张.如果该权利主张是基于已经申请或批准的专利权利,或已经批准的商标权利的,卖方通常被视为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本题A、C选项是正确的.

  • 第2题:

    如货物运抵乙国后,乙国的E公司指控该批平板电脑侵犯其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权,致使货物遭乙国海关扣押,B公司向A公司索赔。在下列选项中,A公司无须承担责任的情形是:

    A.A公司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依乙国法属侵权

    B.B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者权利

    C.A公司是遵照B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和款式进行生产的

    D.B公司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但未在合理时间内及时通知A公司 【此题估分】:0 分 【参考解析】:暂无


    正确答案:
    暂无

  • 第3题:

    甲国A方向乙国8方出口一批货物,后这批货物因乙国另一当事人指控侵犯其在乙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了乙国海关的扣押,乙国买方向A国提出索赔,A方可以以下列哪项理由主张免责?( )

    A.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该批货物可能侵权

    B.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该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C.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该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D.买方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该批货物侵权


    正确答案:C

    【考点】卖方的免责事由
    【解析】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可知,卖方的权利担保责任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免除:①买方同意在有第三方的权利或要求的条件下接受货物;②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的知识产权主张和要求;③上述权利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守买方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程序或其他规格;④"-3买方收到第三者的权利要求时,要及时通知卖方,如果怠于通知,则免除卖方的所有权担保义务。所以,C项正确。

  • 第4题:

    甲乙两国发生了武装冲突,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威利是甲国派往该国驻乙国使馆的行政人员,其妻是乙国人,阿明是甲国派驻其使馆的技术人员,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

    A.威利的妻子不能享有外交人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
    B.当甲国与乙国发生武装冲突时,乙国可以查封、扣押甲国使馆的档案
    C.威利和阿明从甲国进入乙国海关时,其行李不能免受海关查验
    D.阿明驾车旅游时撞伤人,受害人诉诸当地法院,因阿明享有豁免权,法院不得受理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外交关系法——外交特权与豁免。威利的妻子是接受国国民,不应享受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A对。依公约,使馆的档案不得侵犯,即使当派遣国与接受国发生武装冲突时,也不能例外,B错误。依公约,行政和技术人员从派遣国进入接受国海关时,其行李不能免受海关查验,C正确。D错误,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其执行职务范围以外的行为不享有民事和行政管辖的豁免。

  • 第5题:

    中国当事方与甲国当事方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约定:关于本合同的一切纠纷协议选择适用乙国法。后因该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中方诉至中国法院。关于该合同纠纷,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因为当事人选择了乙国法,故包括乙国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冲突法
    B.假如当事人在合同中选用了FOB 贸易术语,但是由于其在争议解决条款中选用了乙国法,故排除FOB 贸易术语的适用
    C.如果中国法院已经受理了甲国当事方申请承认其本国就该纠纷做出的判决,法院应当不受理中方的起诉
    D.如果中国法院已经对甲国判决作出了予以承认和执行的裁定,那么法院应当不受理中方的起诉

    答案:C,D
    解析:
    A 选项错误,我国禁止转反致;B 选项错误,贸易术语的选用部分改变法律适用;C、D 正确,不排斥平行诉讼,但是适用在先原则,避免由于一事再诉导致在我国产生冲突性判决。

  • 第6题:

    下列关于检验的时间和地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在出口国检验
    B、可以在进口国检验
    C、必须在进口国检验
    D、可以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复验

    答案:C
    解析:
    检验时间和地点的规定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在出口国检验;②在进口国检验;③在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C项,没有规定检验必须在进口国检验。

  • 第7题:

    甲国进口一批乙国制造的“克耐”运动服,因其原产地归属发生争议。经查,该批“克耐”运动服由甲国股东在丙国投资的工厂完成原材料采购、制作成衣后运到丁国工厂,由丁国工人钉上拉锁,最后运到乙国工厂贴上商标并装箱后,出口到甲国,依据《原产地规则协议》,该商品的原产国是()。

    • A、甲国
    • B、乙国
    • C、丙国
    • D、丁国

    正确答案:A

  • 第8题:

    2008年6月,中国甲公司出口一批机床给美国乙公司,后美国乙公司将该批机床转售A国丁公司。2009年1月,A国丙企业控告丁公司进口该批货物侵犯其在A国的专利权,丁公司找到乙公司,而乙公司要求甲公司负责。甲公司认为自己有正当理由,不应负责任,其理由正确的是哪些?( )

    • A、自己根本不知道货物的最终转卖地为A国
    • B、不知道该机床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 C、制作的机床是按照乙公司提供的图纸制作的
    • D、乙公司事先已经知道该批货物在A国会发生知识产权的纠纷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水果,货到目的港后发现水果大部分腐烂,B公司聘请专业检验机构对腐烂原因进行检查。根据海牙规则,货损原因是因为下列何种原因所导致,承运人可以免责()

    • A、货舱湿度未达到运输合同要求标准
    • B、船在航行途中遭遇恶劣天气
    • C、船在进入乙国目的港口前接受海关的消毒熏蒸导致货舱温度过高
    • D、货物在装船前包装不当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多选题
    2008年6月,中国甲公司出口一批机床给美国乙公司,后美国乙公司将该批机床转售A国丁公司。2009年1月,A国丙企业控告丁公司进口该批货物侵犯其在A国的专利权,丁公司找到乙公司,而乙公司要求甲公司负责。甲公司认为自己有正当理由,不应负责任,其理由正确的是哪些?( )
    A

    自己根本不知道货物的最终转卖地为A国

    B

    不知道该机床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C

    制作的机床是按照乙公司提供的图纸制作的

    D

    乙公司事先已经知道该批货物在A国会发生知识产权的纠纷


    正确答案: C,B
    解析: 由于国际贸易中,货物通常是销往卖方以外的国家,而且还有转卖的情况,要求卖方了解所有国家有关的法律是不可能的,因此,公约对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进行了某些限制,主要表现在《公约》第42条规定的地域限制和主观限制。
    卖方对知识产权的担保义务有一定的地域限制,第三人的请求必须是依据货物使用地或者转售地国家的法律提出的,而这种转售地是在订立合同时预期的货物转售地。A项正确。
    此外,如果买方知道卖方的权利瑕疵但仍同意接受该货物的,卖方解除权利担保义务。D项正确,若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则卖方解除权利担保义务,C项正确。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国进口一批乙国制造的“克耐”运动服,因其原产地归属发生争议。经查,该批“克耐”运动服由甲国股东在丙国投资的工厂完成原材料采购、制作成衣后运到丁国工厂,由丁国工人钉上拉锁,最后运到乙国工厂贴上商标并装箱后,出口到甲国,依据《原产地规则协议》,该商品的原产国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如果一批服装从中国出口韩国,韩国有将这批货物卖给马来西亚,对于韩国经营者来说,他从事的事()贸易,中国和马来西亚是生产国和消费国,是()贸易。

    正确答案: 转口,间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国人格里为中国境内某中外合资企业的控股股东。2009年因金融危机该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格里于6月回国后再未返回,尚欠企业员工工资及厂房租金和其他债务数万元。中国与甲国均为《海牙取证公约》缔约国,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因格里已离开中国,上述债务只应由合资企业的中方承担清偿责任

    B.中国有关主管部门在立案后可向甲国提出引渡格里的请求

    C.中方当事人可在中国有管辖权的法院对格里申请立案

    D.中方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可请求甲国主管机关代为调取有关格里的证据


    正确答案:C
    [考点]国际民事诉讼
    [解析]A项考查中外合资企业中的股东责任。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条的规定:“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中外合资企业有关债务由该企业承担,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根据《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第3条的规定,不履行正常清算义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的最新规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董事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外国企业或个人仍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A项的说法不正确。
    B项考查外资股东逃避债务可否引渡的问题。根据《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第6条的相关规定,对极少数恶意逃避欠缴,税额巨大,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立案后,可视具体案情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或外交渠道向犯罪嫌疑人逃往国提出引渡请求或刑事诉讼移转请求,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追究。本题中题意并未给出格里属于“极少数恶意逃避欠款”的提示,B项的说法不准确。
    C项考查我国的司法管辖权。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本题中中方当事人与外国合资股东之间的合同纠纷属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纠纷,该合同在我国履行,故属于我国法院的专属管辖,必须在中国诉讼。故C项正确。
    本题D项考查域外取证。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61条第1款的规定:“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由于中国与甲国均为《海牙取证公约》缔约国,故此取证应依据该公约进行。根据《海牙取证公约》(即《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公约》)第2条的规定,每一缔约国应指定一个中央机关负责接收来自另一缔约国司法机关的请求书,并将其转交给执行请求的主管机关。各缔约国应依其本国法律组建该中央机关。请求书应直接送交执行国中央机关,无须通过该国任何其他机关转交。因此,中方的诉讼代理人不能请求甲国主管机关调取所需的证据,只能通过我国司法部提交该请求。D选项错误。
    [陷阱点拨]本题显然是针对外资撤离风潮的时政而专门设计的,题目中考查的《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是2008年11月19日颁布的只是重申了一些国际法方面的既有原则和规定,依据我们已经掌握的法理。不需要了解该指引的具体内容也可顺利完成本题。因此也提示考生在复习时注重理论的学习与把握。

  • 第14题: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后因乙国另一当事人指控这批货物侵犯其

    在乙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乙国海关的扣押。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之规定,A公司可以主张免责,理由是()。

    A.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该批货物可能侵权

    B.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该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C.买方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该批货物侵权

    D.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该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事件排序:共5题

    第66题:①爆炸原因出自S国制造的卫星 ②S国委托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发生爆炸 ③收集各种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④中方胜诉,事故损失应由S国承担 ⑤S国提出向中国索赔损失

    A.②一①一⑤一③一④ B.②一③一①一⑤一④ C.②一③一⑤一①一④ D.②一⑤一③一①一④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如货物运抵乙国后,乙国的E公司指控该批平板电脑侵犯其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权,致使货物遭乙国海关扣押,B公司向A公司索赔。在下列选项中,A公司无须承担责任的情形是:(2011年)

    A.A公司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依乙国法属侵权
    B.B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者权利
    C.A公司是遵照B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和款式进行生产的
    D.B公司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但未在合理时间内及时通知A公司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卖方知识产权担保义务。知识产权担保,即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第三人的请求必须是依据预期的货物使用地或转售地的法律,或者买方营业地的法律提出的。也就是说,买方应保证货物在买方营业地即乙国不存在第三人知识产权,这种责任不应因卖方不知而被免除。所以,A错误。知识产权担保义务的免除有以下几种情形:
    (1)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2)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的要求所致;(3)买方在已知或应当知道第三方权利或要求后一段合理时间内未通知卖方。所以,BCD正确。

  • 第17题:

    共用题干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第97—100题。

    如货物运抵乙国后,乙国的E公司指控该批平板电脑侵犯其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权,致使货物遭乙国海关扣押,B公司向A公司索赔。在下列选项中,A公司无须承担责任的情形是、
    A、A公司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依乙国法属侵权
    B、B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者权利
    C、A公司是遵照B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和款式进行生产的
    D、B公司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但未在合理时间内及时通知A公司

    答案:B,C,D
    解析:
    【考点】毗连区【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是指在领海外而又与领海毗连,由沿海国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个海域。它不是国家领土,国家对毗连区不享有主权,只是在毗连区范围行使上述方面的管制,而且国家对于毗连区的管制不包括其上空。毗连区的其他性质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或为专属经济区或为公海。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考点】物权的法律适用【详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动产物权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律。所以B、D选项正确。
    【考点】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贸易术语【详解】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于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后2000年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两个版本并存,由当事人选择人使用。故A错误。FOB指“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所以B选项错误。FOB交货术语法运输合同,买方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的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所以C选项正确。贸易术语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以共同适用,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权利担保【详解】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2条的规定,(1)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为基础的:(a)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则根据货物将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它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2)卖方在上一款中的义务不适用于以下情况:(a)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b)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它规格。所以A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第39条规定,(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2)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所以D选项正确。

  • 第18题:

    如果一批服装从中国出口韩国,韩国有将这批货物卖给马来西亚,对于韩国经营者来说,他从事的事()贸易,中国和马来西亚是生产国和消费国,是()贸易。


    正确答案:转口;间接

  • 第19题: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后这批货物因乙国另一当事人指控侵犯其在乙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乙国海关的扣押。在此情形下,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A公司可以下列()项主张免责。

    • A、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该批货物可能侵权
    • B、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该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 C、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该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 D、买方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该批货物侵权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1998年5月,中国甲公司出口一批葡萄酒给法国乙公司,订立合同时A公司就知道法国B公司进口该批葡萄酒的目的是拟转售M国。1999年1月,M国丁企业控告该国丙进口公司进口该批货物侵犯其商标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 A、法国乙公司应赔偿M国丙公司因被诉而产生的损失
    • B、中国甲公司应直接赔偿M国丙公司因被诉而产生的损失
    • C、中国甲公司应赔偿法国乙公司被追诉而产生的损失
    • D、中国甲公司对所售货物的权利担保仅限于法国境内

    正确答案:A,C

  • 第21题:

    中国卖方向美国买方出口一批服装,后这批服装因美国另一当事人指控其在美国登记注册的商标权而遭美国海关扣押,美国买方遂向中方索赔,中方可以成立的免责理由是()

    • A、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侵权
    • B、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 C、卖方在订立合同后不知道这批货物侵犯第三人权利
    • D、买方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中国卖方向美国买方出口一批服装,货物抵达目的港后这批货物因侵犯了法国当事人在美国有效注册的商标权而遭扣押,美国买方转向中国卖方索赔,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中国卖方可不承担责任的情形是()。
    A

    中国卖方证明他不知道存在第三人权利

    B

    美国买方处分了货物并拥有对该批货物的所有权

    C

    中国卖方证明他在订立合同前不知道存在第三人权利

    D

    美国买方在订立合同前知道这批货物侵犯第三人权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卖方向A国出口一批日用品,后这批日用品因A国另一当事人指控侵犯其在A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A国海关扣押,A国买方向中方提出索赔,中方可以下列哪项理由主张免责?(  )
    A

    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侵权

    B

    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C

    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D

    买方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责任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免除:①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的知识产权主张和要求;②上述权利和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守买方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程序或其他规格;③当买方收到第三者的权利要求时,要及时通知卖方,如果怠于通知,则免除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据此,中方可以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为由主张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