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

题目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退还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应国内化工产业的申请,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某化工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依《反倾销条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

    A.商务部的调查只能限于中国境内
    B.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确定的倾销幅度
    C.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必须接受商务部有关价格承诺的建议
    D.针对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得延长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反倾销措施。A项,《反倾销条例》第20条第3款规定:“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赴有关国家(地区)进行调查;但是,有关国家(地区)提出异议的除外。”A项错误。
    B项,该条例第42条规定:“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B项正确。
    C项,该条例第31条规定:“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可以向商务部作出改变价格或者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的价格承诺。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C项错误。
    D项,该条例第48条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D项错误。

  • 第2题:

    中国八个新闻纸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新闻纸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反倾销税应当不超过初步裁决确定的倾销幅度
    B.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法院予以执行
    D.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A错误,依《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反倾销税应当不超过终裁确定的倾销幅度,不是“初步裁决”。B错误,依第41条的规定,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C错,第38条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并不是由法院执行。D正确,第57条规定:“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

  • 第3题:

    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 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

    R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

    D.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贸易管理制度____贸易救济措施____反倾销。《反倾销条例》第2条规定:“进 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倾销构成要素中给进口国产业造成的损害,不仅包括实质性损害,也包括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A正确。依第41条的规定,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故B选项中关于反倾销税税额征收采取同一标准的说法错误。第38条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建议做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可知执行机关为海关,C错误。第57条规 定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 端解决事宜。”D正确。

  • 第4题: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査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在反倾销调査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髙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退还


    答案:B,C
    解析:
    。依《反倾销条例》第40条,“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A选项称是“出口经营者”,是不正确的。依条例第31条第2敖,“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B正确。依第43条第3款,“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髙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低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差额的,差额部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退还或者重新计算税额”。D选项称应多退少补是错误的,C选项正确。

  • 第5题:

    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
    B.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
    D.与反倾销调査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事宜由外交部负责


    答案:B,C,D
    解析:
    《反倾销条例》第2条规定,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巳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 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所以A项说法正确。
    《反倾销条例》第41条规定,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对未包括在审查范围内的出口经营者的倾销进口产品,需要征收反倾销税的,应当按照合理的方式确定对其适用的反倾销 税。所以B项说法错误。
    《反倾销条例》第38条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C选项说法错误。
    《反倾销条例》第57条规定,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所以D项说法错误。

  • 第6题: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 国、B 国、C 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商务部可以决定恢复反倾销调查,并可以对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前90 天内进口的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D.商务部可以根据对倾销、损害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调查结果作出初裁决定或直接作出终裁决定

    答案:C
    解析:
    选项A 错误: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选项B 错误: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选项D 错误:初裁决定确定倾销、损害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成立的,商务部应当对倾销及倾销幅度、损害及损害程度继续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终裁决定,予以公告。可见初裁和终裁是有先后顺序的。【点评】本题考核对外贸易救济中的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学习中注意反倾销调查,申请人的资格、调查期限以及调查终止情形;注意临时反倾销措施与反倾销税的程序与期限。

  • 第7题:

    国内某产品生产商向我国商务部申请对从甲国进口的该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该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共有100多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任何一家该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均可启动反倾销调查
    • B、商务部可强迫甲国出口商作出价格承诺
    • C、如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临时反倾销税,甲国出口商应当补足
    • D、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假设有下列情形:中国甲厂、乙厂和丙厂代表中国丙烯酸酯产业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对原产于A国、B国和C国的丙烯酸酯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经审查经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在此情形下,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 A、丙烯酸酯的出口人
    • B、丙烯酸酯在进口经营者
    • C、丙烯酸酯的中国消费者
    • D、丙烯酸酯在A、B、C三国的生产者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应国内化工产业的申请,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某化工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依《反倾销条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商务部的调查只能限于中国境内

    B

    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确定的倾销幅度

    C

    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必须接受商务部有关价格承诺的建议

    D

    针对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得延长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反倾销条例》第20条规定,商务部可以采用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查等方式向利害关系方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商务部应当为有关利害关系方提供陈述意见和论据的机会。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赴有关国家(地区)进行调查;但是,有关国家(地区)提出异议的除外。因此,商务部的调查并不仅限于中国境内。
    B项,《反倾销条例》第42条规定,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C项,《反倾销条例》第31条规定,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可以向商务部作出改变价格或者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的价格承诺。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D项,《反倾销条例》第48条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 第10题:

    单选题
    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

    B

    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

    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做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

    D

    特殊情况下反倾销税税额可以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1)选项B: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 (2)选项C://反倾销税由海关执行; (3)选项D://在任何情形下,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 第11题:

    单选题
    应国内化工产业的申请,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某化工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根据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自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B

    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C

    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必须接受商务部有关价格承诺的建议

    D

    针对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得延长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自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60天内,不得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C项,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但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D项,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不超过5年,但经商务部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三国生产卷钢的企业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出口其产品,代表中国同类产业的8家企业拟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依我国《反倾销条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如支持申请的国内生产者的产量不足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25%的,不得启动反倾销调查

    B

    如甲、乙、丙三国的出口经营者不接受商务部建议的价格承诺,则会妨碍反倾销案件的调查和确定

    C

    反倾销税的履行期限是5年,不得延长

    D

    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的临时反倾销税的,差额部分应予补交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反倾销条例》第17条规定,在表示支持申请或者反对申请的国内产业中,支持者的产量占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总产量的50%以上的,应当认定申请是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提出,可以启动反倾销调查;但是,表示支持申请的国内生产者的产量不足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5%的,不得启动反倾销调查。
    B项,《反倾销条例》第32条规定,出口经营者不作出价格承诺或者不接受价格承诺的建议的,不妨碍对反倾销案件的调查和确定。
    C项,《反倾销条例》第48条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D项,《反倾销条例》第43条第3款规定,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低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退还或者重新计算税额。

  • 第13题:

    甲国的某种钢产品大量低价进入中国,中国钢产业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的申请。关于反倾销调查及反倾销措施,依《反倾销条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商务部如需派员赴甲国进行调查,需要甲国的司法协助
    B.如商务部建议价格承诺的话,甲国的钢产品出口商必须接受
    C.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确定的倾销幅度
    D.针对甲国某钢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能延长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反倾销措施。A错依《反倾销条例》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赴有关国家(地区)进行调查,但是,有关国家(地区)提出异议的除外。B错,依第31条第2款,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出口经营者不是必须接受。C对,依第42条,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D错,依第48条,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五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承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 第14题:

    企业甲、乙、丙向商务部提出对某国进口的某化工原料进行反倾销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做出价格承诺
    B.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C.原则上只对终局裁定公告之日起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特殊情况下才能溯及征收
    D.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

    答案:A
    解析:
    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而非进口经营者,A项错误。反倾销税的征收实行“多退少不补”的原则,即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予以退还,B项正确。原则上只对终局裁定公告之日起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特殊情况下才能溯及征收。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所以CD正确。本题应选项为A。

  • 第15题:

    甲、乙、丙企业代表国内某化工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初步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商务部有权要求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
    D.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能超过4 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也不能超过10 年

    答案:C
    解析:
    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选项A 错误。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但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选项B 错误。反倾销税若追溯征收,适用“多退少不补”的原则,C 项符合“少不补”,正确。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不超过5 年,但是经过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可以适当延长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选项D 错误。

  • 第16题:

    根据中国法律,如果中国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某种进口产品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下列关于反倾销税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反倾销税只对终局裁定公告之日后进口的产品适用
    B、反倾销税税额不得超过终局裁定的倾销幅度
    C、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可以同时采取
    D、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该是倾销产品的出口商

    答案:B
    解析:
    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42条规定:“反倾销税税额不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故B正确。

  • 第17题:

    2015年原产于甲国和乙国的汽车轮胎以低价在我国市场销售。对于该销售行为,我国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我国商务部决定对该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只需通知轮胎的出口商和进口商以及其他与该轮胎销售和购买的企业。
    B.如果甲国和乙国的出口商作出了价格承诺,商务部应该接受该承诺并终止反倾销调查。
    C.如果甲国和乙国的出口商作出了价格承诺,但商务部发现真实的倾销幅度小于2%,则该价格承诺自动失效。
    D.对于原产于甲国乙国轮胎低价行销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应分别予以评估。

    答案:C
    解析:
    该题目考察我国关于反倾销的规定。A选项错误,根据《反倾销条例》第16条第2款的规定:在决定立案调查前,应当通知有关出口国(地区)政府。B选项错误,《反倾销条例》第33条规定:商务部认为出口经营者作出的价格承诺能够接受并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决定中止或者终止反倾销调查,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或者征收反倾销税。因此,商务部并不是必须接受价格承诺。C选项正确,《条例》第27条规定,如果倾销幅度小于2%,应当终止调查解除反倾销措施。又根据《条例》34条规定:作出倾销或者损害的否定裁定的,价格承诺自动失效。D选项错误,见《条例》第9条的规定。

  • 第18题:

    应国内化工产业的申请,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某化工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根据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自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B.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C.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必须接受商务部有关价格承诺的建议
    D.针对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得延长

    答案:B
    解析:
    (1)选项A:自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60天内,不得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2)选项C: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但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3)选项D: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不超过5年,但经商务部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 第19题:

    假设有下列情形:中国甲厂、乙厂和丙厂代表中国丙烯酸酯产业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对原产于A国、B国和C国的丙烯酸酯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经审查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在此情形下,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丙烯酸酯的出口人
    • B、丙烯酸酯的进口经营者
    • C、丙烯酸酯的中国消费者
    • D、丙烯酸酯在A、B、C三国的生产者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BC三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 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 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应予征收
    • 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应予退还

    正确答案:B,D

  • 第21题:

    单选题
    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
    A

    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

    B

    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

    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

    D

    与反倾销调查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事宜由外交部负责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反倾销条例》,构成倾销的条件要同时满足是:①存在倾销行为;②有损害结果,即产品的倾销对进口国同类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威胁;③倾销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是因进口产品倾销所致。
    B项,《反倾销条例》第40条规定,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第41条规定,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对未包括在审查范围内的出口经营者的倾销进口产品,需要征收反倾销税的,应当按照合理的方式确定对其适用的反倾销税。
    C项,《反倾销条例》第38条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
    D项,《反倾销条例》第57条规定,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

  • 第22题:

    多选题
    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

    B

    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

    C

    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

    D

    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反倾销条例》第2条规定:"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倾销构成要素中给进口国产业造成的损害,不仅包括实质性损害,也包括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A正确。依第41条的规定,反倾销税应当根据不同出口经营者的倾销幅度,分别确定。故B选项中关于反倾销税税额征收采取同一标准的说法错误。第38条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建议做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可知执行机关为海关,C错误。第57条规定:"商务部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D正确。

  • 第23题:

    单选题
    假设有下列情形:中国甲厂、乙厂和丙厂代表中国新闻纸产业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对原产于A国、B国和C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经审查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在此情形下,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
    A

    新闻纸的出口人

    B

    新闻纸的进口经营者

    C

    新闻纸的中国消费者

    D

    新闻纸在A、B、C三国的生产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应国内化工产业的申请,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某化工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根据对外贸易救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倾销税的征收,由商务部作出决定

    B

    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确定的倾销幅度

    C

    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必须接受商务部有关价格承诺的建议

    D

    针对甲国某化工产品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5年,不得延长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