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邓某用红糖加工生产了2万盒批号为“国药准字Z52080494”的假冒“感冒清热颗粒”,分6次售出,卖药所得6万余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邓某仅触犯非法经营罪 B:邓某仅触犯生产、销售假药罪 C:邓某触犯诈骗罪 D:对邓某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假药罪择一重罪论处

题目
邓某用红糖加工生产了2万盒批号为“国药准字Z52080494”的假冒“感冒清热颗粒”,分6次售出,卖药所得6万余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邓某仅触犯非法经营罪
B:邓某仅触犯生产、销售假药罪
C:邓某触犯诈骗罪
D:对邓某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假药罪择一重罪论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考点】生产、销售假药罪。详解:本案中,邓某用红糖加工的“感冒清热颗粒”系假药。《刑法》第141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本案中,邓某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假药罪。邓某的行为同时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的规定,应择一重罪论处。
更多“邓某用红糖加工生产了2万盒批号为“国药准字Z52080494”的假冒“感冒清热颗粒”,分6次售出,卖药所得6万余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感冒药,哪个与其他不属同类( )

    A.感冒清热颗粒

    B.小儿感冒颗粒

    C.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D.桑菊感冒片


    答案:A

  • 第2题:

    张某用红糖和白酒的混合物生产了价值20万元的假感冒药,正准备销售,被查获,关于张某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B.以生产假药罪(未遂)定罪处罚 C.触犯生产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141条第1款的修改,只要实施生产假药的行为,就构成生产假药罪,不需要具备“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节。因此,张某的行为成立生产假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的规定,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140条规定的销售金额3倍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张某生产伪劣产品,货值达20万,尚未出售就被查获,符合司法解释的要求,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未遂。根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的规定,生产、销售本节第141条至第148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140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对于张某应当按照生产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从一重处罚。所以只有C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 第3题:

    感冒清热颗粒的主药是

    A、荆芥

    B、苏叶

    C、薄荷

    D、桔梗

    E、芦根


    参考答案:A

  • 第4题:

    甲为了发财致富使用白糖和淀粉加工生产了300箱假“酵母片”,分6次售出,得赃款8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诈骗罪

    C.生产、销售假药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甲某用淀粉加工生产了100件计6万盒、批号为“991104”的假普利胃炎胶囊,分3次售出,得赃款11 282万元.甲某构成(  ).
    A.非法经营罪
    B.诈骗罪
    C.生产、销售假药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答案:D
    解析:
    解析:因为没有足以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危险,缺乏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危险”要件,但销售额达到5万元以上,可以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第6题: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的药是()

    • A、感冒清热颗粒
    • B、风寒感冒颗粒
    • C、小柴胡颗粒
    • D、午时茶颗粒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不属于解表药的是()

    • A、双黄连颗粒
    • B、感冒清热颗粒
    • C、午时茶颗粒
    • D、通宣理肺丸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张某开办的地下药厂生产感冒冲剂,售出后获利2万元,经鉴定该药是用红糖和淀粉混合而成的,根本没有药物成份。张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甲某用红糖加工生产了1万盒、批号为“国药准字Z42020495”的假冒“午时茶颗粒”,分5次售出,得赃款5万余元,则()

    • A、甲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 B、甲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 C、甲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D、甲某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张某开办地下药厂生产感冒冲剂,售出后获利6万元,经鉴定该药是用红糖和淀粉混合而成,根本没有药物成分。张某的行为构成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单选题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的药是()
    A

    感冒清热颗粒

    B

    风寒感冒颗粒

    C

    小柴胡颗粒

    D

    午时茶颗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男,6岁,外感风寒、痰浊阻肺而致感冒,治当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宜选用的成药是()。
    A

    桑菊感冒片

    B

    表实感冒颗粒

    C

    银翘解毒丸

    D

    感冒清热颗粒

    E

    解肌宁嗽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作用的是( )

    A、桑菊感冒颗粒

    B、午时茶颗粒

    C、感冒灵颗粒

    D、清热灵颗粒

    E、伤风感冒颗粒


    正确答案:A
    解析: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感冒用药

  • 第14题:

    某医药公司给连锁药店送来6件感冒清热颗粒,存在3种生产批号,小王做法正确的是()。

    A.拒绝验收

    B.验收入库

    C.暂时先收,过后让配送员补足材料

    D.修改生产批号

    E.私自卖出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能清热解毒,善治病毒性感冒的药是( )

    A.桑菊感冒片

    B.小柴胡颗粒

    C.抗病毒颗粒

    D.感冒清热颗粒

    E.茵栀黄口服液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A.表实感冒颗粒
    B.感冒清热颗粒
    C.正柴胡饮颗粒
    D.桂枝合剂
    E.银翘解毒丸

    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热解毒的药是

    答案:E
    解析:
    本组题考查内科常用中成药的功能及注意事项。表实感冒颗的功能是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感冒清热颗粒的功能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与环孢素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正柴胡饮颗粒的功能是发散风寒,解热止痛。桂枝合剂的功能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银翘解毒丸的功能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 第17题:

    服用抗感冒药的注意事项中以下哪项不正确?()

    • A、高血压心脏病人不宜服用复方氨酚伪麻片
    • B、禁止饮酒
    • C、服用泰诺者不要开车
    • D、风热感冒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某男,6岁,外感风寒、痰浊阻肺而致感冒,治当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宜选用的成药是()。

    • A、桑菊感冒片
    • B、表实感冒颗粒
    • C、银翘解毒丸
    • D、感冒清热颗粒
    • E、解肌宁嗽丸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甲某加工生产了100件计6万盒、批号为“991104”的假普利胃炎胶囊,分3次出售,得赃款11.282万元。()

    • A、甲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 B、甲某构成诈骗罪
    • C、甲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 D、甲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张某开办地下药厂非法生产感冒冲剂,售出后获利2万元。经鉴定该药是用红糖和淀粉混合而成的,根本没有药物成分。张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可以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有()。

    • A、风寒感冒颗粒
    • B、感冒清热颗粒
    • C、四季感冒片
    •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某男,46岁。感冒5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证属外感风寒、内伤食积,治当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宜选用的药是()
    A

    午时茶颗粒

    B

    双黄连颗粒

    C

    感冒清热颗粒

    D

    九味羌活丸

    E

    桑菊感冒颗粒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甲某用红糖加工生产了1万盒、批号为“国药准字Z42020495”的假冒“午时茶颗粒”,分5次售出,得赃款5万余元,则()
    A

    甲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B

    甲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C

    甲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D

    甲某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141条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第2款规定,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而根据2001年经过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本案中的甲某用红糖加工假冒药品“午时茶颗粒”,属于上述规定中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因此所生产的“午时茶颗粒”系假药。但是,刑法第141条所规定的生产、销售假药罪属于危险犯,也即只有在所生产、销售的假药对不特定的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情况下方构成此罪。但是,本案中的甲某是用红糖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假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食用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其行为不构成生产、销售的假药罪。
    《刑法》第140条的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即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达到一定销售金额的行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甲某生产的假药在本质上也是伪劣商品的一种,属于以假充真。而且由于其销售额也达到了法定的五万元以上,因此依法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这在刑法条文上也是有所体现的,刑法第149条规定,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本题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