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明示承认?()A.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B.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C.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D.甲国和乙国代表均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题目
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明示承认?()


A.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B.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C.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D.甲国和乙国代表均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相似考题
更多“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明示承认?()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飞机在乙国领海外海域上空对一国进行军事侦察过程中,遭遇乙国战机的监视伴飞。由于甲国飞机的过失,两国飞机发生相撞,甲国飞机在严重受损不能飞回基地的情况下,在乙国机场紧急降落。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

    A.甲国飞机在乙国机场紧急降落侵犯了其领空主权

    B.由于危难的发生,甲国的不法行为可以排除

    C.乙国可以惩治该飞机的不法行为,对飞机和机组人员行使管辖权

    D.乙国应根据国家管辖豁免的原则,不行使管辖权


    正确答案:AD
    【考点】国家行为不当性的排除
    【解析】根据国际法基本规则,排除国家行为不当性的情况包括同意、对抗与自卫、不可抗力与偶然事故、危难或紧急状态等几种情况。其中对危难状态下违背义务行为的不当性的排除.除要求情况紧急别无他法之外,还要求危难不是该国本身或协助造成,并且所违背义务的行为不得造成比危难同样或更大的灾难或危及他国的根本利益,不得违背国际法强行性规则。根据国家管辖豁免原则,一国不能对另一国的国家行为和财产行使管辖权,即使其违反了国际法的情况下亦然。

  • 第2题:

    对国家的承认有两种形式: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明示承认是指承认者以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承认的意思,默示承认是指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

    S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下列不属于对S国正式承认的是( )。

    A.乙国与S国签署了两国互助同盟友好条约

    B.甲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提案支持S国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C.丙国接受S国在本国设立领事馆

    D.丁国与S国共同参加了某项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会议


    正确答案:D
    D项的行为是丁国与S国的共同行为,不是相互行为,不能从这一行为看出承认的意思,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

  • 第3题:

    国家不法行为可以引起国际责任,国家不法行为是指国家违背国际法义务的行为,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国家不法行为?( )

    A.甲国损坏了其邻国丙国的边界标志

    B.甲国侵犯了在甲国居住的乙国侨民的利益

    C.丁国的国家元首来甲国访问,甲国未鸣放礼炮欢迎

    D.甲国在其国内建立种族隔离区,采取种族隔离行动


    正确答案:ABD
    国家不法行为分为一般的国家不法行为和国际罪行。题目中AB属于一般的国家不法行为,D是一种国际罪行。因此答案是ABD。

  • 第4题:

    甲国政府与乙国某公司签订合同,后发生纠纷。乙国某公司遂在乙国法院起诉甲国政府,甲国是绝对豁免主义国家,而乙国是相对豁免主义国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政府派代表出庭阐述甲国的立场,要求乙国法院不得受理本案,可视为甲国放弃豁免权

    B.乙国法院可以本国是相对豁免主义立场为由管辖本案

    C.甲国政府接到通知后派员出庭进行庭审,可视为甲国放弃豁免权’

    D.乙国在甲国未派员出庭情况下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判决无效可视为甲国放弃豁免权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国家豁免权分为明示放弃和默示放弃,主要考查默示放弃。本题中,甲国派员出庭应诉可视为默示放弃豁免权,因为甲国若坚持其豁免权则完全可以不派员出庭应诉,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前就终结诉讼,所以c 正确。而甲国派员出庭阐述其绝对豁免主义立场不能视为甲国派员出庭应诉,因为这并不是走诉讼程序,而是希望在诉讼程序启动前就终结它,所以A 不正确。乙国不能以自己的立场来改变甲国立场,因为国家间主权平等,所以B 不正确。乙国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判决无效可视为甲国在诉讼终结后试图否定诉讼。也不能视为甲国默示放弃豁免权,所以D 不正确。

  • 第5题:

    2002年5月,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默示承认?( )

    A.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B.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C.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D.直接与甲国建立外交关系


    正确答案:AD
    【考点】国际法上的承认
    【解析】明示承认指用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表达的承认。默示承认指通过一定的行为间接表达出来的承认。

  • 第6题:

    甲国新独立,乙国是其邻国,在甲国宣布独立后数月,乙国与甲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虽然乙国没有明确承认甲国。甲国因人才尚缺乏,拟派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斯潘赛作为甲国的领事派往乙国。依相关国际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即意味着两国同意建立领事关系,除非另有声明
    B.乙国与甲国建立外交关系属于对甲国的默示承认
    C.斯潘赛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不能担任甲国驻乙国的领事
    D.斯潘赛担任甲国领事的委派必须得到乙国的明示同意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AB正确,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默示承认指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建立外交关系属于默示的承认。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除非有特别声明,即意味着同意建立领事关系。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22条第1款,领事官员原则上应属派遣国国籍;依据该条第2款,委派属接受国国籍之人或者第三国国民为领事官员,必须得到接受国的明示同意。C错,D对。

  • 第7题:

    因甲国发生种族冲突,遭种族迫害的甲国国民及其家属乘小型轮船漂泊到乙国领海后,被乙国海岸警队拿捕,乙国随后采取了以下行为,哪些属违法行为?()

    A、乙国以偷渡将甲国国民驱逐出境
    B、乙国确定甲国国民为难民允许其在本国居留
    C、乙国虽不接纳,但为甲国国民进入第三国提供了方便
    D、乙国因该甲国国民在居留期间从事了危害其国家安全的行为,将其送返甲国

    答案:A,D
    解析:
    难民所在国不得因难民非法入境和滞留的事实对其进行处罚。不予接受时,也应给予其进入另一国所需的时间和便利,并对居留期间从事危害其国家安全的难民不得将其送返致使其生命或自由可能受到威胁的领土边境。

  • 第8题:

    甲、乙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是一个国家
    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作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答案:A
    解析:
    外交关系是指国家间以特定的形式进行交往而表现和存在的国家关系,在外交关系建立并设使馆后,由于某种原因,一国也可以单方面暂时关闭使馆,甚至可以断绝与另一国家的外交关系。国家法上的承认一般是指,既存国家对新国家、新政府或者其他事态的出现,以一定方式表示接受或者表明愿意与其发展正常关系的单方面行为。国际法上的承认分为法律承认与事实承认,法律承认是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的存在,是不可撤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承认都是法律承认。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外交实践中,它是不完全的、暂时的、非正式的。据此,A选项正确。

  • 第9题:

    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项行为可以视为默示承认?( )

    • A、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 B、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 C、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 D、甲国和乙国代表均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明示承认?()

    • A、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 B、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 C、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 D、甲国和乙国代表均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正确答案:A,C

  • 第11题:

    1996年10月,甲国的军用飞机由于风暴偏离正常航行轨道,进入乙国的领空甲国军用飞机的这一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

    • A、构成甲国的国际不法行为
    • B、不够成国际不法行为
    • C、应由甲国向乙国承担国际责任
    • D、应免除甲国的国际责任

    正确答案:B,D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视为明示承认?()
    A

    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B

    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C

    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D

    甲国和乙国代表均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承认。对国家的承认可以分为明示承认与默示承认。明示承认的方式有:由承认国以照会、函电、声明等正式通知被承认者,或派特使前往参加新国家或新政府成立典礼等。默示承认的方式有:缔结双边条约、建立或继续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颁发领事证书和建立领事关系等。AC项属于对甲国的明示承认,B属于对甲国的默示承认。一个新国家参加某些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并不构成其他参加国对该新国家和新政府的默示承认。

  • 第13题:

    假设A国分立为两个新的国家B和C,甲国立即向B国发表了照会表示对B国的承认,乙国与B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丙国与B国共同参加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条约,丁国在B国建立了一个商务机构。根据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的做法构成了国际法中的一种事实上的承认

        B.乙国的做法构成了国际法上对B作为国家的明示的承认

        C.丙国的做法构成了国际法上的默示承认

        D.丁国的做法不构成国际法上的默示承认

     


    D   划分法律承认和事实承认的基本点在于,承认者作出承认时,是将承认对象作为一种法律上的存在还是一种事实上的存在。法律承认是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的存在,表明承认者愿意与被承认者发展全面正常的关系,带来全面而广泛的法律效果。这种承认是正式和不可撤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承认都是指法律承认。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英美的外交实践中,它是为了处理既需要与某个对象进行某种交往又不愿或不宜与其进行全面正式交往的情况,产生的一种权宜做法。事实承认被认为是不完全、非正式和暂时性的。它比较模糊并可以随时撤销。甲国的做法是法律承认,故A选项错误。国际法中并没有对承认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国际实践中有明示和默示两种:(1)明示承认形式是指承认者以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承认的意思。包括通过正式通知、函电、照会、声明等单方面表述,也包括在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国际文件中进行明确表述。(2)默示承认形式是指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主要包括:与承认对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与承认对象缔结正式的政治性条约;正式接受领事或正式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一般也被认为是一种默示承认。但是,除非明确表示,下列行为一般不认为构成默示承认:共同参加多边国际会议或国际条约;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的某种机构;某些级别和范围的官员接触;对于外国的某个地区或实体给予某类司法豁免权的安排等。据此,乙国的做法是默示承认,故B选项错误;丙国和丁国的做法均不构成默示承认,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本题的应选项为D。

     

  • 第14题:

    根据《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乙国同意适用甲国的法律,可以认为乙国同意甲国法院对乙国行使管辖权

    B.丙国代表在甲国法院出庭作证,可以认为是丙国国家管辖权的默示放弃

    C.丁国到甲国法院提起诉讼,不能再援引国家豁免权,免除相应的法律责任

    D.戊国在与甲国的诉讼中明示放弃管辖豁免,意味着戊国同意甲国对其国家财产采取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C
    30.【答案】C 【考点】 国家主权豁免【解析】 根据公约的规定,不构成放弃管辖豁免的情形有,①一国同意适用另一国的法律;②乙国仅为援引豁免或对诉讼中有待裁决的财产主张一项权利而介入诉讼;③国家或其代表为重申其豁免权,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④一国未在另一法院的诉讼。中出庭,A、B错误。国家管辖权放弃的形式有:①明示放弃:通过条约;书面合同;在法院发表声明;在特定诉讼中提出书面函件;②默示放弃: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作为诉讼利害关系人介入诉讼。C项丁国构成了默示的放弃,不能再援引国家国家豁免权,C项正确。国家对管辖豁免的放弃,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即使国家放弃了管辖豁免,外国法院也不能因此当然地对该国国家财产实施扣压、查封等强制执行措施),执行豁免的放弃必须另行明示作出。D错误。

  • 第15题:

    甲国的乙地区宣布独立,成立乙国。以下行为中( )不构成对乙国的承认。

    A.丙国同意乙国加入联合国

    B.丁国与乙国互派大使

    C.戊国与乙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D.己国、庚国、辛国三国签署一项条约宣布承认乙国


    答案:B

  • 第16题:

    2008年4月1日,X国的Y省宣布脱离X国,成立新国家Y。Y为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其中包括:甲国与Y国共同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在获得乙国的授权后。Y在乙国设立商业旅行服务机构;丙国参议员以私人身份访问Y;丁国驻世界卫生组织的代表投票赞成Y加人世界卫生组织。上述哪些国家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对Y的承认?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正确答案:ABC
    [考点]国际上的承认
    国际法上的承认包括:D明示承认:正式通知、函电、照会、声明等以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承认的意思明示方式。(2)默示承认:①与承认对象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②与承认对象缔结正式的友好同盟、团结互助、共同防御等政治性条约;③正式接受领事或正式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由上可知,只有D项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上的承认,因此D项不当选,其他当选。

  • 第17题:

    国家的领土主权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受到限制?( )

    A.甲国为方便内陆国乙国,同意乙国利用其港口

    B.甲、乙两国爆发战争,甲国通过与乙国的战后合约,承诺不在靠近乙国的边境地区设防

    C.甲国和乙国对某一尚未划定的边境地区进行共同管理

    D.甲国与乙国签订条约允许乙国在其领土内捕鱼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国际领土主权的限制
    【解析】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或大多数国家的一般性限制,如外国商船的无害通过权、外交官的豁免权等;另一种是适用于特定国家的根据条的产生的对其领土主权施加的特殊限制,。主要包括共管、国际地役、租界、势力范围等四种情况。本题AD项属于积极地役,即允许他国在一国领土内作出某种行为。B项属于消极地役,指一国为另一国利益而不在本国领土内作出某种行为。C项属于共管。

  • 第18题:

    假设A国分立为两个新的国家B国和C国,甲国立即向B国发表了照会表示对B国的承认,乙国与B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丙国与B国共同参加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条约,丁国在B国建立了一个商务机构。根据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的做法构成了国际法中的一种事实上的承认
    B、乙国的做法构成了国际法上对B作为国家的明示的承认
    C、丙国的做法构成了国际法上的默示承认
    D、丁国的做法不构成国际法上的默示承认

    答案:D
    解析:
    划分法律承认和事实承认的基本点在于,承认者作出承认时,是将承认对象作为一种法律上的存在还是一种事实上的存在。法律承认是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的存在,表明承认者愿意与被承认者发展全面正常的关系,带来全面而广泛的法律效果。这种承认是正式和不可撤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承认都是指法律承认。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英美的外交实践中,它是为了处理既需要与某个对象进行某种交往又不愿或不宜与其进行全面正式交往的情况,产生的一种权宜做法。事实承认被认为是不完全、非正式和暂时性的。它比较模糊并可以随时撤销。甲国的做法是法律承认,故A选项错误。国际法中并没有对承认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国际实践中有明示和默示两种:(1)明示承认形式是指承认者以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承认的意思。包括通过正式通知、函电、照会、声明等单方面表述,也包括在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国际文件中进行明确表述。(2)默示承认形式是指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主要包括:①与承认对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②与承认对象缔结正式的政治性条约;③正式接受领事或正式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一般也被认为是一种默示承认。但是,除非明确表示,下列行为一般不认为构成默示承认:①共同参加多边国际会议或国际条约;②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的某种机构;③某些级别和范围的官员接触;④对于外国的某个地区或实体给予某类司法豁免权的安排等。据此,乙国的做法是默示承认,故B选项错误;丙国和丁国的做法均不构成默示承认,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本题的应选项为D。

  • 第19题:

    2005年甲国新政府通过政变代替了原有政府,新政府决定向乙国贷款用于灾区地方政府重建。2008年甲国决定和丙国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国家丁国。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国的承认属于对政府的承认,甲国和丙国的合并是发生国家继承的前提
    B.甲国政府向乙国的贷款属于地方债务,不应由丁国予以继承
    C.如果甲国和丙国之间互负债务,则成立丁国后甲国和丙国之间的债务自然消除
    D.原对甲国和丙国生效的条约继续对丁国生效,效力及于成立后的丁国全境

    答案:A,C
    解析:
    选项A正确。判断究竟是国家承认还是政府承认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国家承认必然伴随着领土变更,政府承认必然伴随着非正常更迭。本题中通过“政变”产生新政府,当然属于非正常更迭,应当为对新政府的承认。国家继承的起因为领土变更,所以A选项中“甲国和丙国的合并是发生国家继承的前提”表述正确。 选项B错误。题目中的债务准确说应该属于“地方化”债务而非地方债务。简单而言,二者的区别在于债务人。“地方化”债务的债务人为国家,只不过用于某地方。“地方”债务的债务人就是地方。题目中是甲国新政府出面贷款,债务人为国家,所以属于“地方化”债务。根据国际法,“地方化”债务和国家债务都应予继承。 选项C正确。甲、丙两国互负债务,合并后当然归于一体,自然消灭了。这里要注意虽然国际法规定国家合并时的债务继承规则是“全部转属继承”,但这是对外部主体而言,选项C中则是相互合并的内部主体。详见本题[陷阱提示]。 选项D错误。条约的继承规则将条约分成两大类进行规定。与领土有关的非人身性条约应当继承(领土边界、河流交通水利等),与国际法主体人格有关的则不予继承(和平友好、同盟互助等)。D选项中没有做任何区分,显然不正确。

  • 第20题:

    亚金索地区是位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一条山谷。18世纪甲国公主出嫁乙国王子时,该山谷由甲国通过条约自愿割让给乙国。乙国将其纳入本国版图一直统治至今。2001年,乙国发生内乱,反政府武装控制该山谷并宣布脱离乙国建立“亚金索国”。该主张遭到乙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得到甲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要求乙国政府在解决“亚金索国”问题时必须采取非武力的方式
    B、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为“亚金索国”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
    C、上述18世纪对该地区的割让行为在国际法上是有效的,该地区的领土主权目前应属于乙国
    D、甲国的承认,使得“亚金索国”满足了国际法上构成国家的各项要件

    答案:C
    解析:
    在国际法中,领土可以通过割让的方式取得。割让是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割让分为强制割让和非强制割让。非强制割让在现代仍然是合法的。因此C项正确。

  • 第21题:

    甲乙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发生了多次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为一个国家
    •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 C、因甲国与乙国断交,乙国可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 D、因乙国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甲乙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作为一个国家
    • 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 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假设某国分立为两个新的国家甲和乙。A国立即向甲国发表了照会表示对甲国的承认,B国与乙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C国与甲国共同参加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条约,D国在乙国建立了一个商务机构。根据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有哪些?

    • A、A国的做法是对甲国的明示承认
    • B、B国的做法是对乙国的明示承认
    • C、C国的做法是对甲国的默示承认
    • D、D国的做法是对乙国的默示承认

    正确答案:B,C,D

  • 第24题:

    单选题
    甲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甲国。乙国的下列哪项行为可以视为默示承认?( )
    A

    乙国通过发表声明,表示承认甲国

    B

    乙国和甲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C

    乙国向甲国政府发照会,表示承认甲国

    D

    甲国和乙国代表均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正确答案: A
    解析: 对国家的承认可以分为明示承认与默示承认明示承认的方式有:由承认国以照会、函电、声明等正式通知被承认者,或派特使前往参加新国家或新政府成立典礼等默示承认的方式有:缔结双边条约、建立或继续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颁发领事证书和建立领事关系等所以,A项和C项属于对甲国的明示承认,B项属于对甲国的默示承认同时,一个新国家参加某些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并不构成其他参加国对该新国家和新政府的默示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