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被告人谢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原判认定谢某的犯罪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只能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讯问被告人谢某 C.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案件时,谢某的辩护律师刘某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其意见 D.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题目
被告人谢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原判认定谢某的犯罪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只能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讯问被告人谢某
C.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案件时,谢某的辩护律师刘某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其意见
D.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裁定予以核准。原判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但具体认定的某一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不完全准确、规范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4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故A选项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24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 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故BC选项正确,D选项应为“可以”,“应当”的说法错误。
更多“被告人谢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表述是正确的( )

    A.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C.数罪并罚案件,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D.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正确答案:ABCD
    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第2题:

    下列有关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周某因走私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周某没有上诉。如果高院在复核时,不同意判决死刑的,可以发回重审或者提审。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C.首犯张某因抢劫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同案犯李某、王某分别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在进行死刑复核时,发现对李某、王某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确有错误时,应当提审。

    D.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对于不核准死刑的,应当将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刑事诉讼法》第236条第1款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审。”故A选项正确。《刑诉法》240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选项B、D正确。《刑诉解释》第287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但不影响对其他被告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发现对其他被告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可见,C选项不正确,应选。因此答案选C

  • 第3题: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赵某因故意杀人罪和贩毒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核时,认为赵某贩毒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B.钱某因绑架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复核时,发现钱某绑架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绑架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C.孙某伙同李某持枪抢劫银行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进行复核时发现孙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李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 D.周某伙同吴某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复核时发现周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吴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周某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吴某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死刑案件复核后的处理方式
    【详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规定,A项中,赵某因故意杀人罪和贩毒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核时,认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故A正确;B项中,钱某因绑架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复核时,发现钱某绑架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绑架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这种做法也是正确的,故B正确。根据第7条规定,C项中,孙某伙同李某持枪抢劫银行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进行复核时发现李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故C正确;D项亦符合该条之规定。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 第4题: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处死刑的,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数罪中,如果有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罪中有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都必须将全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

    C、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时,发现对其他被告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D、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时,不影响对其他被告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的执行


    参考答案:ABCD

  • 第5题:

    第 72 题 被告人张某犯抢劫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对一审判决提起抗诉。在此案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哪些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A.对于本案,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核准

    B.如果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但张某不应当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依法改判

    C.如果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张某应当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作出核准裁定

    D.如果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但张某应当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应当提审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BC
    [考点] 死缓案件的处理
    [答案及解析] BC。根据《六机关规定》第278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的决定,不能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因此不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核准,A项错误。《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78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报请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二)如果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发回重新审判;(三)认为原判过重的,应当依法改判。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由此,BC项正确,D项错误。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死刑复核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B:如果由人民法院按照二审程序改判死刑的案件,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或核准死刑案件时必须提审被告人
    D: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应当将全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答案:B
    解析:
    【考点】死刑复核。详解:自2007年1月1日起,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院行使。可见,是“应当”而非“可以”,A项正确,B错误,D正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43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可见C项正确。本题选B。

  • 第7题:

    关于减刑的执行问题,下列哪一选项不正确?

    A:李某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2年以后,减为有期徒刑
    B:张某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死缓,因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其情节对其决定限制减刑
    D:曹某因为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法院可根据其情节对其决定限制减刑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4条的修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据此,B项应该修改为“减为25年有期徒刑”,当选。@##

  • 第8题:

    同案审理的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对未被判处死刑的同案被告人需要羁押执行刑罚的,应当在其判决、裁定生效后()交付执行。但是,该同案被告人参与实施有关死刑之罪的,应当在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讯问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后交付执行。

    • A、一个月内
    • B、半个月内
    • C、一周内
    • D、十日内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赵某因故意杀人罪和贩毒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核时,认为张某贩毒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 B、钱某因绑架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复核时,发现钱某绑架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绑架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 C、孙某伙同李某持枪抢劫银行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时发现孙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李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
    • D、周某伙同吴某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时发现周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吴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周某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吴某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甲在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可酌情缩短死刑缓期考验期限,并减为25年有期徒刑

    B

    乙因爆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考验期内又犯重大责任事故罪,经查证属实,对乙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

    丙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同时被限制减刑。丙在考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如丙之后又减刑,则其被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5年

    D

    丁因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决定对丁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则可以同时决定对丁限制减刑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项,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的,2年考验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对于2年的考验期限,是一个固定期限,不会因有重大立功而有所缩短。
    B项,根据《刑法》第50条第1款,在死刑考验期限内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院核准后执行死刑。乙在考验期限内又犯重大责任事故罪,但重大责任事故罪是过失犯罪而非故意犯罪,因此不符合立即执行死刑的规定。
    C项,根据《刑法》第78条,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25年。
    D项,被判处死缓并限制减刑的对象是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对于走私毒品罪并不属于此两类。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因犯劫持航空器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后该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关于本案的核准程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本案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

    应当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C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D

    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各级人民检察院均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死刑复核程序。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所以选项A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所以选项B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以选项C.D错误。 【该题针对“死刑复核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2题:

    多选题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有关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刘某因走私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刘某没有上诉。中院逐级报请复核该死刑判决,如果高院在复核时,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发回重审或提审

    B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时,应当提审

    C

    首犯袁某因抢劫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同案犯李某、王某分别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高级人民法院在进行死刑复核时,发现对李某、王某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确有错误时,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D

    王某因强奸罪被某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人民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提起抗诉,由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改判王某死刑,那么此案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47条第1款及相关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 第13题:

    被告人王某故意杀人案经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核准死刑立即执行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

    B.签发死刑立即执行命令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C.王某由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执行

    D.王某由法院交由监狱或指定的羁押场所执行


    正确答案:AC
    选项A正确。死刑立即执行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再交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选项B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l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选项C正确。《刑诉解释》第341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7日内执行。
    选项D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3款规定,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 第14题:

    被告人谢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原判认定谢某的犯罪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只能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讯问被告人谢某

    C、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案件时,谢某的辩护律师刘某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其意见

    D、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正确答案:BC
    【答案】B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裁定予以核准。原判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但具体认定的某一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不完全准确、规范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故A选项中还可以予以改判,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4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故BC选项正确,D选项应为“可以”,“应当”的说法错误。
    【相关考点梳理】《刑事诉讼法》第22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通知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一)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鉴定程序违反规定或者鉴定结论明显存在疑点的;(二)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有异议,该证人证言或者被害人陈述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三)合议庭认为其他有必要出庭作证的。《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五人组成合议庭,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死刑案件,应当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审判长。

  • 第15题:

    被告人王某因贪污,被判处死刑,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宣判后,准备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下列材料哪些应该报送?()

    A、报请复核的报告

    B、死刑案件的综合报告

    C、判决书

    D、全部诉讼案卷和证据


    参考答案:ABCD

  • 第16题: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有关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项?

    A.刘某因走私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刘某没有上诉。中院逐级报请复核该死刑判决,如果高院在复核时,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发回重审或提审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时,应当提审被告人

    C.主犯袁某因抢劫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同案犯李某、王某分别被判处l0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高级人民法院在进行死刑复核时,发现对李某、王某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确有错误时,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D.王某因强奸罪被某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人民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提起抗诉,由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改判王某死刑,那么此案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正确答案:B
    [考点]死刑复核程序
    依《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1款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可知,A项表述正确。依《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82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或者核准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必须提审被告人。”B项表述错误。依该解释第287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但不影响对其他被告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发现对其他被告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C项表述符合规定。根据该解释第274条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依法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除外。因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由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改判死刑的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知,D项表述正确。依题意,B项当选。

  • 第17题: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死刑,被告人夏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此案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既审查被告人王某的判决部分,也审查被告人夏某的判决部分

    B.只对判处死刑的判决部分进行核准

    C. 对有关夏某的判决部分应先停止执行,待对死刑判决复核后再开始执行

    D.对全案的审查,不影响对已生效的夏某判决的执行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韩某因贪污罪而被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在交付执行前突然发现韩某怀孕。对此,负责执行的法院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立即撤销判处死刑的判决
    B:立即进行改判
    C:停止执行死刑并且报请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D:停止执行死刑并且层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答案:D
    解析:
    【考点】死刑停止执行的程序。详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1条的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18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执行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暂停执行,并立即将请求停止执行死刑的报告和相关材料层报最高人民法院:(1)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的;(2)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到案,可能影响罪犯量刑的;(3)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暂停或者停止执行死刑,可能影响罪犯量刑的;(4)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5)罪犯怀孕的;(6)判决、裁定可能有影响定罪量刑的其他错误的。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可能影响罪犯定罪量刑的,应当裁定停止执行死刑;认为不影响的,应当决定继续执行死刑。《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2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停止执行死刑的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确认罪犯怀孕的,应当改判……。因此,只有D正确。

  • 第19题:

    下列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因贩卖毒品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甲没有上诉。如果高院在复核时,不同意判处死刑,必须发回重审
    B:高级人民法院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在认为必要时,可以提审被告人
    C:对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的数罪并罚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D:田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某县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人民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法院开庭审理后改判田某死刑,那么此案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答案:C
    解析:
    【考点】死刑复核程序。详解:《刑事诉讼法》第236条第1款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可见,高院在复核时,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故A项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44条第2款、第345条第2款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或者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提审被告人。可见,不是“可以”而是“应当”提审被告人,故B项错误。《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51条规定:对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的数罪并罚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故C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条的规定,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某县人民法院无权判处田某无期徒刑,D项错误。

  • 第20题: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因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核时,认为甲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 B、乙因****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复核时,发现乙****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绑架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 C、丙伙同李某持枪抢劫银行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时发现孙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李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
    • D、丁伙同张某贩卖毒品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时发现丁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张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周某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吴某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被告人严某,女,32岁,因犯走私罪被判处死刑,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严某已怀孕3个月。对此,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 A、应当停止执行死刑
    • B、严某生产后,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再签发命令才能执行死刑
    • C、严某生产后,因为哺乳自己的婴儿,可以对其暂予监外执行
    • D、严某的哺乳期后,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再签发命令才能执行死刑

    正确答案:B,C,D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死刑复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因贩卖毒品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甲没有上诉。如果高院在复核时,不同意判处死刑,必须发回重审

    B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在认为必要时,可以提审被告人

    C

    对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的数罪并罚案件,最高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

    田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在报请最高院复核时,可以讯问被告人,并可以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刑事诉讼法》第247条第1款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B项,根据《刑诉解释》第344条第2款、第345条第2款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或者死缓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不是“可以”,是“应当”。
    C项,《刑诉解释》第351条规定:“对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的数罪并罚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D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1条第1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而不是“可以”。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D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所考奁的考点是死刑复核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开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
    A

    赵某因故意杀人罪和贩毒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核时,认为赵某贩毒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B

    钱某因绑架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复核时,发现钱某绑架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绑架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C

    孙某伙同李某持枪抢劫银行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进行复核时发现孙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李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

    D

    周某伙同吴某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复核时发现周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吴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周某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吴某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B两项,《高法解释》第351条规定,对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的数罪并罚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CD两项,《高法解释》第352条规定,对有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