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 1905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为表示对立宪之事的慎重,仿日本“明治维新”设立、() ”相关问题
  • 第1题:

    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坚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这主要表明()

    • A、慈禧太后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
    • B、慈禧太后想派人出洋考察宪政
    • C、慈禧太后已经决定实行宪政
    • D、清廷下诏“预备仿行宪政”

    正确答案:A

  • 第2题:

    自1906年开始,中国经历“仿行宪政”后,清政府最终决定模仿()的体制。

    • A、德意志
    • B、日本
    • C、美国
    • D、选项A和选项B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行“预备仿行立宪”,以下对此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是戊戌变法的再现
    • B、由资产积极立宪派主持
    • C、没有实质性变化
    •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清末仿行宪政的活动有()

    • A、厘定官制
    •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C、设立资政院
    • D、设立谘议局
    • E、颁布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A,B,C,D,E

  • 第5题:

    战后,日本政治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天皇为象征的()。

    • A、君主立宪制
    • B、议会君主制
    • C、独裁制
    • D、宪政制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 A、宪政公会
    • B、自治会
    • C、宪政筹备会
    • D、国民宪政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1905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为表示对立宪之事的慎重,仿日本"明治维新"设立:()

    • A、考察政治馆
    • B、宪政编查馆
    • C、考察宪政馆
    • D、宪政修订馆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加洛林纳法典》
    • B、法国《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
    • C、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以法国法为蓝本建立了六法体系
    • D、法国1791年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

    正确答案:B,D

  • 第9题:

    单选题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行“预备仿行立宪”,以下对此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是戊戌变法的再现

    B

    由资产积极立宪派主持

    C

    没有实质性变化

    D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仿行立宪上谕》的颁布标志着晚清立宪预备立宪的开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清末仿行宪政的活动有()
    A

    厘定官制

    B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

    设立资政院

    D

    设立谘议局

    E

    颁布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曾经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在考察各国宪政之后,向清政府提出实行立宪的三大“好处”是()。

    • A、皇位永固
    • B、外患渐轻
    • C、内乱可弥
    • D、打败日本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仿行立宪上谕》的颁布标志着晚清立宪预备立宪的开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清廷于哪一年实行“仿行宪政”()

    • A、1905年
    • B、1906年
    • C、1907年
    • D、1908年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清政府仿行宪政的主要模仿对象是()。

    • A、日本和法国
    • B、日本和西班牙
    • C、日本和德国
    • D、俄国和德国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1908年清廷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主要仿效()的君主立宪制。

    • A、日本
    • B、比利时
    • C、瑞典
    • D、荷兰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 A、军事制度
    • B、政治制度
    • C、教育制度
    • D、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清廷为“新政”需要,在立宪的同时对旧律进行修订,为此设立修订法律专门机关()。


    正确答案:修订法律馆

  • 第20题:

    多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曾经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在考察各国宪政之后,向清政府提出实行立宪的三大“好处”是()。
    A

    皇位永固

    B

    外患渐轻

    C

    内乱可弥

    D

    打败日本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迫于内外压力,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实行君主立宪的方案。这个立宪方案主要是仿照()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法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清廷为“新政”需要,在立宪的同时对旧律进行修订,为此设立修订法律专门机关()。

    正确答案: 修订法律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05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为表示对立宪之事的慎重,仿日本"明治维新"设立:()
    A

    考察政治馆

    B

    宪政编查馆

    C

    考察宪政馆

    D

    宪政修订馆


    正确答案: B
    解析: 1905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派遣以载泽为首的五大臣赴欧洲、日本等地考察各国宪政,史称"五大臣出洋"。同年,为表示朝廷对立宪之事的慎重,仿照日本"明治维新"设立考察政治馆的先例,设立"宪政编查馆",专责从事宪政准备工作。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

  • 第24题:

    单选题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A

    宪政公会

    B

    自治会

    C

    宪政筹备会

    D

    国民宪政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