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对南极的法律地位做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有:(1)和平利用南极;(2)任何国家都有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并为此目的开展国际合作;(3)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4)维持南极的公海制度。


更多“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司法鉴人的法律地位。


    参考答案:

    1、分立式:鉴定人与证人分立,两者是独立的诉讼参加人;
    2、合并式:鉴定人归属证人范畴。


  • 第2题:

    简述《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959年12月1日签订961年6月23日正式生效的《南极条约》对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作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和平利用南极。
    第二,在南极地区实行科学考察自由并促进为此而进行的国际合作。
    第三,暂时冻结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
    第四,维持在南极地区的公海制度。
    第五,建立协商会议制度。
    《南极条约》是现存的国对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和调整各国在南极进行活动的主要法律文件,基本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 第3题:

    目前,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是由“南极条约体系”确定的,根据“南极条约体系”的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法律制度的行为、()

    A、冻结各缔约方对南极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
    B、使用军事设施进行科学研究
    C、南极地区水域维持公海制度
    D、南极协商会议每3年召开一次

    答案:D
    解析:
    1959年的《南极条约》确立了南极地区的法律制度。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建立军事设施、进行军事演习和武器试验,禁止核爆炸和放置核废料。但为科学研究或其他合法目的使用军事人员或设施不被禁止。因此,B项正确,不当选。《南极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包括对南极领土不得提出新的或扩大现有要求;《南极条约》不构成主张支持或否定对南极领土要求的基础。因此,A项不当选。南极地区水域维持公海制度,故C项正确。南极协商会议由《南极条约》原始缔约国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加入国组成,会议每2年召开一次,交换有关情报,专门讨论有关南极共同利益的问题。因此,D项错误,为本题正确答案。

  • 第4题:

    简述电子货币的法律地位?


    参考答案:电子货币是在传统货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货币主要被设计用来替代流通中的通货,与传统货币在本质、职能及作用等方面是相同的,本质上都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5种职能。但是,电子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首先,电子货币虽有交易媒介功能,但作用不充分。其次,电子货币的价值是以既有的现金、存款为前提的,其发行者既有货币的价值电子化的产物。最后,各国的法律都对货币实行严格管制,对货币形态都以法律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即只有法定货币才是真正的货币。电子货币目前还不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定货币,它的流通取决于发行者和一定范围内的使用者间的合同安排,对订约范围外的使用者而言,其不具有偿付功能和流通性。所以,电子货币不会替代现有的实体货币,只是基于实体货币而诞生的用于电子支付体系的一种新的支付方式。

  • 第5题:

    《南极条约》对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作的规定有()。

    A.和平利用南极

    B.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和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和权利要求

    C.维持南极地区的公海制度


    参考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