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DNA的三种定量方法比较。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三种购买决策类型的比较差异。


    正确答案:(1)介入程度不同:由高到低:习惯型购买决策—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广泛解决问题的决策。(2)信息收集时间不同:由短到长:习惯型购买决策—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广泛解决问题的决策。(3)消费者重复选择同一品牌概率不同:概率由高到低:习惯型购买决策—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广泛解决问题的决策。

  • 第2题:

    简述DAS、NAS、SAN三种存储的部署方式并比较不同。


    1.同步计划安装vCenter Server和Platform Server Controller的虚拟机的时钟。
    2.确认虚拟机或物理机的DNS名称与实际的完整计算机名称相匹配。
    3.确认要安装或升级vCenter Server的虚拟机或物理服务器的主机名称符合RFC 1123准则(NetBIOS名称15个字符,主机名每个标签63字符,每个FQDN255字符,例如:abcd15.def63.a-63_255).
    4.确认要安装vCenter Server的系统不是Active Directory域控制器。
    5.如果vCenter Server服务正在“本地系统”账户之外的用户账户中运行,请确认运行vCenter Server服务的用户账户拥有以下权限:
    -管理员组的成员
    -作为服务登录
    -以操作系统方式执行(如果该用户是域用户)
    6.如果用于vCenter Server安装的系统属于工作组,而不属于域,则并非所有功能都可用于vCenter Server。如果系统属于工作组,则vCenter Server系统在使用一些功能时,将无法发现网络上可用的所有域和系统。安装后,如果希望添加Active Directory标识源,则您的主机必须连接域。
    7.验证“本地服务”账户是否对安装了vCenter Server的文件夹和HKLM注册表具有读取权限。
    8.确认虚拟机或物理服务器和域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正常。

  • 第3题:

    请大家简述涂料的定量分析方法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 第4题:

    简述三种常见的取样方法。
    (1)简单随机取样方法。是最简单的取样方法,在随机取样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机会是均等的。运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所选取的样本称为“随机样本”。随机取样的一种方法是采用“抽彩法”,另一种方法是“随机表取样法”。这就是运用严格制作的随机数字表,随意地“进入”包含总体数目的随机数字区,选取所需要的样本数目。
    (2)分层随机取样。是先把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子总体,然后独立、随机地从每一层次选取样本 。所谓层次,是指不同类型的个体。分层随机取样可分成“比例分层取样”和“非比例分层取样”两种方法。前者按每一层次个体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决定样本中该层次个体的数目;后者则不按上述比例取样,而是根据研究者对不同层次个体的研究兴趣和侧重程度不同,确定不同的比例。
    (3)系统取样法。是从总体中取一随机起点。从该起点开始选取每K项元素(个体或分数等),直至取满所需要的样本量。K值一般以样本量与总体量的比值来确定。

  • 第5题:

    1、请简述染色体的三种基本元件。 请简述染色质组装的模型。

    A.自主复制DNA序列,着丝粒DNA序列,端粒DNA序列 多级螺线管模型,骨架-放射环模型

    B.无

    C.无

    D.无


    植物核型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 (1)制片。制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①取材:作为染色体制备材料部位必须准确,如根尖、芽、节间等部位(即细胞正处在生长分裂旺盛时期);材料必须少而精、忌多而杂,同时材料要新鲜。在本实验中要将种子浸泡一天,然后摆种,待根长出1cm左右即可。②预处理:将已长出根的种子浸泡在0.2%秋水仙素溶液中在25℃中培养4h。③前低渗:切取根尖(1~2mm左右)30个放入蒸馏水中,动作要迅速,不要使根尖缺水。在25℃左右条件下处理30min。④酶解:吸干水,加入混合酶液刚好没过材料即可,切忌过多,在25℃下酶解2~4h,酶解时间还得凭经验多次掌握才行。⑤低渗:将酶液去除后,在酶解材料瓶中慢慢加入25~30℃双蒸水,轻轻冲洗2或3次,加入双蒸水根据酶解消化程度,在双蒸水中停留10~40min进行复低渗处理。⑥固定:低渗后的材料,用3:1的甲醇:冰醋酸固定30min。⑦涂片:将材料放在预先在蒸馏水中冷冻的清洁载片上,然后用镊子尖迅速将材料敲碎涂布,再滴一滴固定液用嘴吹,使细胞均匀的散开在载片上,动作要迅速。⑧干燥:迅速将载片移到酒精灯上过火1或2次,然后将载片在空气中干燥,才可进行染色。⑨染色:将Giemsa母液用蒸馏水1:20稀释、染色。染色方法是将玻璃板上牙签的距离稍比载玻片长度短一些。使片架在两牙签上,有材料的面朝下,然后往载片与玻璃板之间的空隙加染液,染色15~30min即可。染色后将载片在自来水上冲一下,迅速甩掉附在载片上的水,在空气中干燥后,即可观察。 (2)拍照。用显微摄影的方法拍摄中期分裂相。 (3)剪贴。用眼科剪刀,沿染色体边缘将每一条染色体剪下来,存放在小培养皿内。 (4)配对。目测配对,根据染色体长短和形态特征,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5)排列。按一定顺序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排队、编号。排列方式有多种,一般从大到小排列,如玉米、草棉核型;相同长度的染色体,按短臂长度排列,短臂长的在前;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随体)可特殊排列,如栽培大麦核型;性染色体单独另排或放在最后。也可将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归为一组,分成若干组,按组排列,如山羊草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异源多倍体要根据不同染色体组排列,如普通小麦核型要按A、B、D三个染色体组排列。 (6)测量。利用测量工具,测量染色体的如下数据:①绝对长度=照片长度/放大倍数;②每对染色体短臂绝对长度;③每对染色体长臂绝对长度;④染色体短臂总长度;⑤染色体长臂总长度;⑥相对长度;a.每对同源染色体短臂相对长度:短臂相对长度一染色体短臂绝对长度/染色体短臂总长度,b.每对同源染色体长臂相对长度:长臂相对长度=染色体长臂绝对长度/染色体长臂总长度c.每对同源染色体相对长度:染色体相对长度=每对同源染色体绝对长度/染色体总长度;⑦臂比:臂比=染色体长臂/染色体短臂;⑧臂指数:着丝点指数=短臂长/染色体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