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立法原则和立法指导思想的关系。

题目

简述立法原则和立法指导思想的关系。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立法原则和立法指导思想的关系。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科技立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参考答案: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确定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二、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
    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我国科技人员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是指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项基本政策之一。
    第四、国家保障科学研究的自由,鼓励科技探索和技术创新。
    第五、对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实行科学决策,把科技引入决策过程。
    第六、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第七、按照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三个成次推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八、全方位、多层次、大跨度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加速科技现代化的实现。


  • 第2题: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立法原则和立法意义。


    参考答案: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
    该法反映了下列主要立法原则: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原则。
    (2)适应改革开放实际需要的原则。
    (3)确保民用航空活动安全地和有秩序地进行的原则。
    (4)与国家其他法律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原则。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是我国民航发展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民航”时代的开始。


  • 第3题:

    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
    (1)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
    (2)依法立法原则;
    (3)民主立法原则;
    (4)科学立法原则。

  • 第4题:

    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指()

    A.立法指导思想

    B.立法基本原则

    C.立法程序

    D.立法权限的范围


    参考答案:B

  • 第5题:

    简述教育立法的含义和原则。


    参考答案:概念教育法律的制定,就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以法的形式和手段把国家的教育政策和人民的教育意愿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国家的意志。原则(1)方向性原则。我国教育立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还要保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保证国家教育目的的实现。(2)实事求是原则。教育法律制定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使教育法律制定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是切实可行的。(3)民主性原则。教育法律的草案应尽可能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意见。法律草案应向全社会公布征求意见。(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原则性是指一切法律所特有的确定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国家强制性等,不能体现原则性即丧失了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制定教育法律时也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是实现原则性的具体措施和手段。(5)稳定性与适时调整相统一的原则。稳定性是法律的内在属性之一。法律是一种明确、肯定、普遍的行为规范,它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当然,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发展变化,法律也必须相应变化,不断进行法律的修正、废止或制定新的法律。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持法律的连续性,使法律不致随意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