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有哪些配套措施?

题目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有哪些配套措施?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完善退耕还林的配套措施:
(1)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建设基本口粮田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要加大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具备条件的西南地区退耕农户人均不低于0。5亩、西北地区人均不低于2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的目标。对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央安排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给予补助,西南地区每亩补助600元,西北地区每亩补助400元。退耕还林有关地区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
(2)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太阳灶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采取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
(3)继续推进生态移民。对居住地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特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对西部一些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生态位置重要的贫困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要给予重点支持。
(4)继续扶持退耕还林地区。中央有关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支农惠农财政资金要继续按原计划安排,统筹协调,保证相关资金能够整合使用。鼓励退耕农户和社会力量投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允许退耕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
(5)调整退耕还林规划。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摸清25度以上坡耕地的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订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
(6)继续安排荒山造林计划。为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推进生态建设,今后仍继续安排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继续按原渠道安排种苗造林补助资金,并视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在安排荒山造林任务的同时,地方政府要负责安排好补植补造、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工程管理等工作,并安排相应经费。在不破坏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允许农民间种豆类等矮秆农作物,以耕促抚、以耕促管。
更多“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有哪些配套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违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规定的行为,公民可以向哪些部门反映?


    参考答案:

    公民发现有违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规定的行为,可以向当地或上级林业、财政、监察、粮食等部门反映或举报。


  • 第2题:

    《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通过后,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 )。

    A、加强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

    B、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C、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D、省级人大或其常委会依法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参考答案:ABCD

  • 第3题:

    按照经济新闻标题的一般写法,为下面的经济新闻补写标题。 本报长沙电 记者从今天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退耕还林工作会议获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64亿亩。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自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至2007年,实施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含县级单位)、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64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05亿亩、封山育林0.2亿亩,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 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60%以上,西部许多地方占到90%以上。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完成率为98.9%。退耕地造林的年度面积核实率和核实面积合格率以及历年面积核实率和核实面积合格率,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退耕还林发放的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退耕还林补助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0%,工程区563个县高于20%。许多农户依靠国家补助吃上了细粮,生活普遍得到改善。 鉴于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环境总体上仍然十分脆弱,营造的林木短期内难有经济效益,退耕农户大多还缺乏稳定的增收门路,退耕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国务院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按照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10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70元的现行标准,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一个周期的现金补助;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根据验收结果,兑现补助资金。延长一个周期的补助,中央将新增投入2000多亿元,使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到43000多亿元。同时,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8年集中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 全国退耕还林工作会议提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精神,全力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实现从大规模推进工程向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转变,从以退耕地造林为主向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转变,从大面积的外延扩张向加强经营管护、提高森林质量和成效转变,大力加强以补植抚育为主的森林经营,加强配套措施建设和工程管理,确保退耕还林后不毁林复垦,确保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民的当前及长远生计,确保退耕还林成果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健康发展、稳步推进。
    标题:完善退耕还林好政策,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

  • 第4题:

    论述全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应作的工作和应该完善的配套措施。


    参考答案: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具体来说: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试点的任务目标是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从2009年开始试点,到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是:
    1.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2.基金筹集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3.建立个人账户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4.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5.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新农保制度提出各地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6.待遇调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要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按要求选择试点地区,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试点县(市、区、旗)的试点实施方案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7.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各地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国务院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 第5题:

    《d镇计生政策执行失误》案例中,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原因是。

    A.计生工作人员人手不够

    B.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C.罚款金额不够高

    D.没有做好宣传教育


    参考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