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材料1:在2005年的高考中,16岁的湖北少年李洋在海南考出了897分的好成绩,却因涉嫌“高考移民”,根据海南省教育厅“限报”之规定,无法实现投档,而与本科第批院校无缘。材料2:据报道,2006年10月份,上海大学经过审查,拒绝了数十位“国际高考移民”的入学申请,这也是近年来上海高校首次大规模拒收“留学生”。被上海大学拒收的这批“留学生”都提交了合法手续。但上海大学采用考察申请者外国语言的方式认定它们属于“国际高考移民",即以外国人的身份申请到中国留学的“中国人”,并最终使用招生自主权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题目

材料1:在2005年的高考中,16岁的湖北少年李洋在海南考出了897分的好成绩,却因涉嫌“高考移民”,根据海南省教育厅“限报”之规定,无法实现投档,而与本科第批院校无缘。材料2:据报道,2006年10月份,上海大学经过审查,拒绝了数十位“国际高考移民”的入学申请,这也是近年来上海高校首次大规模拒收“留学生”。被上海大学拒收的这批“留学生”都提交了合法手续。但上海大学采用考察申请者外国语言的方式认定它们属于“国际高考移民",即以外国人的身份申请到中国留学的“中国人”,并最终使用招生自主权拒绝了他们的申请。(武大2007年研) (1)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户籍与国民教育平等权的冲突。(2)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国籍与国民教育平等权的冲突。(2)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高考移民"学生被限招或者被拒招后是否可以获得法律救济?如何救济?


相似考题
更多“材料1:在2005年的高考中,16岁的湖北少年李洋在海南考出了897分的好成绩,却因涉嫌“高考移民”,根据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今年6月初,84万人弃考的消息成为众多媒体热议的焦点。而这84万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选择“洋高考”而备受瞩目。人们在反思国内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模式的同时,也明显表现出对“洋高考”可能带来人才外流的忧虑。毕竟,消耗大量公众资源培养的优质学生选择加盟国外名校,势必导致国内大学生源质量下降。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顶尖学生的流失,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极有可能受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学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导致对高中生吸引力不足。如此恶性循环,国内大学发展前景是堪忧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洋高考”热反映出如今高考生选择的多样化和理性化

    B.“洋高考”热导致人才外流,高考制度亟需改革

    C.“洋高考”的流行从反面说明国内大学的水平有待提高

    D.“洋高考”的流行将影响国内大学的生源质量及发展前景


    正确答案:D
    [答案] D[解析]这段文字强调的是“洋高考”流行带来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A、C两项文段中没有提及,排除。B项属于过度推论,“洋高考”热导致人才外流并不能直接得出“高考制度亟需改革”的结论,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 第2题:

    2016年高考中,安徽石台县考生因为眼镜被探测仪“报警”,监考老师将其眼镜暂时收缴,半小时后归还考生,致使高度近视的考生考试受到影响,然而作为人生第一大考的高考却因此受到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有关高考公平性的事件总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2016年的“高考眼镜门”事件更是挑拨了社会的神经,然而,谁都没错的“眼镜门”事件也不意味着对,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从规定上的严明到执行上的严防,是一种进步,不存在是非之惑,但选择何时介入、何种方法,却还是有高下之分。‘选A固然没错,但选B更好’,利弊权衡的选择题如何判断,既体现工作方法,更体现人性关怀。”
      
      在此次事件中,监考人员按照制度发现可疑作弊工具,及时上报,等待上级通知再归还,本身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问题不在于他及时向上级汇报了,而在于他收缴眼镜之后,在这长达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从考场到相关部门是怎样层层上报的,效率为何如此低下,以及考场是否采取应急措施,给学生提供一副暂时使用的替代眼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是,相关调查只是认定监考员没有过错,却只字未提接到监考员汇报后,作出“相关要求”的人的过错以及半个小时才通知归还的相关部门的过错。该明确的责任主体没有明确,这才给外界造成了“谁都没有过错”的错误印象。
      
      由此,我们更应该从此事中反思如何寻找“遵守制度”与“人性关怀”的平衡点。
      
      客观来讲,学生也好,监考员也罢,还是探测仪,出现失误与意外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每年都能听到诸如考生漏带身份证、准考证、考试工具缺乏等意外事件,遇到意外事件,严守制度是底线,而应急补救措施才是关键。就比如在“高考眼镜门”事件中,当监考人员发现眼镜可疑,需要层层上报,等待上级通知,那在等待的时间里为何不想办法找一副眼镜给考生呢?可以通过借用工作人员的眼镜等方式先应急处理,真正做到为考生着想,毕竟高考是中国学子人生的转折点,不作为并不意味着就是“不犯错”。
      
      而现实生活中,“不犯错”恰恰是当下很多执法人员的信条,无论是高考监考老师,还是日常的公职人员,执法人员,以为工作只要“不犯错”即可,并没有真正实现服务考生、服务群众的宗旨,因此,不犯错不应该是我们评价合理与否、权衡利弊的标尺,应该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刚柔并济”为制度保驾护航。

  • 第3题:

    靖康之乱后,北宋南迁,南方接受移民最多的两个省是

    A.江西和福建

    B.江苏和浙江

    C.湖北和湖南

    D.广东和广西

    E.台湾和海南


    江西和福建

  • 第4题:

    今年6月初,84万人弃考的消息成为众多媒体热议的焦点。而这84万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选择“洋高考”而备受瞩目。人们在反思国内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模式的同时。也明显表现出对“洋高考”可能带来人才外流的忧虑。毕竟。消耗大量公众资源培养的优质学生选择加盟国外名校,势必导致国内大学生源质量下降。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顶尖学生的流失,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极有可能受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学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导致对高中生吸引力不足。如此恶性循环,国内大学发展前景是堪忧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洋高考”热反映出如今高考生选择的多样化和理性化

    B.“洋高考”热导致人才外流,高考制度亟需改革

    C.“洋高考”的流行从反面说明国内大学的水平有待提高

    D.“洋高考”的流行将影响国内大学的生源质量及发展前景


    正确答案:D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洋高考”流行带来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A、C两项文段中没有提及,排除。B项属于过度推论,“洋高考”热导致人才外流并不能直接得出“高考制度亟需改革”的结论,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 第5题:

    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答案:A
    解析:
    《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三)抄袭他人答案的;(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