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高︰矮=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3︰1

题目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

A高︰矮=1︰1

B全是矮秆

C全是高秆

D高︰矮=3︰1


相似考题
更多“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高︰矮=1︰1B全是矮秆C全是高秆D高︰矮=3︰1”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育种策略上,为达到主产这一目的,似乎可将作物育种分为三个阶段,即()。

    • A、高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低光效育种
    • B、高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
    • C、矮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
    • D、矮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低光效育种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矮秆品种经济系数较高秆品种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高矮秆农作物间套作,高秆农作物的行数要少,幅宽要窄,而矮秆农作物的行数要多,幅带要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正确答案:两;基因的自由组合

  • 第5题:

    现有矮秆有芒(aaBB)和高秆无芒(AAbb)小麦品种,希望培育出矮秆无芒小麦新品种,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 B、诱变育种
    • C、单倍体育种
    • D、多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又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


    正确答案: 把群体中的矮杆植株放在与高杆植株同样的环境中生长,如果矮杆性状得到恢复,说明是环境影响所造成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矮杆性状仍然是矮杆,说明是可遗传的变异;下一步就要证明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将这矮杆植株与原始的高杆植株杂交,如果F1代出现高杆与矮杆,且比为1:1,说明是显性变异,如果F1代全为高杆,说明是隐性变异。

  • 第7题:

    按株型分类按茎秆长度可分高、中、矮秆品种。粳稻偏矮、籼稻偏高。籼稻以短于()的为矮秆品种,高于()的为高秆品种,()的为中秆品种。


    正确答案:100cm;120cm;100~120cm

  • 第8题:

    把矮秆玉米纯种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了高秆玉米,若用此高秆玉米与矮秆玉米交配,则后代中(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

    • A、高秆﹕矮秆=3﹕1
    • B、全部为矮秆
    • C、高秆﹕矮秆=1﹕1
    • D、全部为高秆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

    • A、Ddrr×ddRr
    • B、DdRR×ddrr
    • C、DdRr×ddrr
    • D、DDRr×ddrr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三组实验: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选取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筛选 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染色体加倍 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第一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占()。


    正确答案:1/16

  • 第11题:

    单选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
    A

    高矮之比是1:1

    B

    全是矮秆

    C

    全是高秆

    D

    高矮之比3:1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为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其基因型还是隐性纯合子,B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均为隐性)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A

    基因工程

    B

    自交育种

    C

    人工嫁接

    D

    单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矮秆农作物间套作时,高秆农作物应()。

    • A、行数减少
    • B、行数增加
    • C、幅宽要宽
    • D、密度应小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

    • A、高矮之比是1:1
    • B、全是矮秆
    • C、全是高秆
    • D、高矮之比3:1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全是高茎
    •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 C、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矮茎
    • D、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B、过程④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
    • C、过程②利用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 A、30%
    • B、32%
    • C、40%
    • D、60%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小麦高秆(H)对矮秆(h)是显性。现有两株高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矮秆小麦,这两株小麦杂交,在F1中出现纯合子的几率是()

    • A、75℅
    • B、50℅
    • C、25℅
    • D、12.5℅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获得白粒矮秆麦种,最简单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 A、自交育种
    • B、诱变育种
    • C、人工嫁接
    • D、单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 A、Ddrr×ddRr
    • B、DdRR×ddrr
    • C、DdRr×ddrr
    • D、DDRr×ddrr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 A、自交育种
    • B、诱变育种
    • C、人工嫁接
    • D、单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已知大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代,F1全部为高茎。让F1自交得到F2,将F2中高茎单独培养,让其自交得F3,F3中高茎与矮茎之间的比例为()
    A

    1:1

    B

    3:1

    C

    8:1

    D

    5: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
    A

    高︰矮=1︰1

    B

    全是矮秆

    C

    全是高秆

    D

    高︰矮=3︰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