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C4植物叶的光合效率高,C3植物叶的光合效率低。()A.正确B.错误 ”相关问题
  • 第1题:

    C4植物和C3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相比,()。

    • A、C4的高
    • B、C4的低
    • C、两者相同
    • D、结果不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小麦、水稻等C3植物的光合效率通常要()玉米、高粱等C4植物。

    • A、高于
    • B、低于
    • C、等于
    •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下列关于C4植物和C3植物的比较,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C4植物的光呼吸比C3植物弱
    • B、C4植物的光饱和点比C3植物的高
    • C、C4植物的最适温度比C3植物的低
    • D、C4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比C3植物高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沉水植物叶表皮常具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种子植物的叶既有光合作用,又有蒸腾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4植物的光合速率()

    • A、稍高于C3植物
    • B、远高于C3植物
    • C、低于C3植物

    正确答案:B

  • 第7题:

    C3植物与C4植物比较,C3植物()

    • A、光合作用效率高
    • B、大多生活在热带地区
    • C、与CO2亲和力较低
    • D、光呼吸较强

    正确答案:C,D

  • 第8题:

    能否将C4植物的高光合效率性状转移到C3植物中?为什么?


    正确答案:可以,可以通过细胞融合或者寻找突变体的方式找到中间类型。C3植物比较原始,C4植物比较进化,C3植物叶片上小叶脉间的距离较大,而C4植物小叶脉间的距离较小C3植物BSC不含叶绿体,外观上叶脉是淡色的,而C4植物BSC有叶绿体,叶脉就显现绿色,具有花环结构

  • 第9题:

    单选题
    C4植物和C3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相比,()。
    A

    C4的高

    B

    C4的低

    C

    两者相同

    D

    结果不确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4植物的光合速率()
    A

    稍高于C3植物

    B

    远高于C3植物

    C

    低于C3植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4植物的光合速率(  )。
    A

    稍高于C3植物

    B

    远高于C3植物

    C

    远低于C3植物

    D

    稍低于C3植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C4植物利用强日光下产生的ATP推动PEP与CO2的结合,提高强光、高温下的光合速率,在干旱时可以部分收缩气孔孔径,减少蒸腾失水,而光合速率降低的程度则相对较小,提高了水分在C4植物中的利用率。C4植物与C3植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C4植物的CO2补偿点很低,而C3植物的补偿点很高。因此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4植物的光合速率远高于C3植物。

  • 第12题:

    多选题
    C3植物与C4植物比较,C3植物()
    A

    光合作用效率高

    B

    大多生活在热带地区

    C

    与CO2亲和力较低

    D

    光呼吸较强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合效率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一株C3植物和一株C4植物,放在同一透明密封环境中,每天光照12小时,一周后C3植物首先死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C4植物有氧呼吸较C3植物弱
    • B、C4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强度较C3植物强
    • C、C4植物的固C能力较C3植物强
    • D、C4植物输导组织较C3植物发达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为什么C4植物光合效率高于C3植物。


    正确答案: (1)PEPc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比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对CO2的亲和力大,导致
    A.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
    B.逆境下气孔关闭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更小。
    (2)C4途径的存在使C4植物的光呼吸低于C3植物。
    (3)C4植物光呼吸产生的CO2经叶肉细胞时可被再利用,C3植物不能再利用光呼吸产生的CO2

  • 第16题:

    C3植物与C4植物光合特性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 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薄壁细胞较大,其中含有许多较大的叶绿体,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维管束鞘的外侧密接一层成环状或近于环状排列的叶肉细胞,组成了“花环型”结构。这种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小,有基粒。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其邻近的叶肉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相连。C3植物的维管束鞘薄壁细胞较小,不含或很少叶绿体,没有“花环型”结构,维管束鞘周围的叶肉细胞排列松散
    在生理上,C4植物一般比C3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这是与C4植物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较强,光呼吸很弱有关,,C4植物在光照下只产生少量的乙醇酸,光呼吸速率非常之低。此外,C4植物的光呼吸酶系主要集中在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中,光呼吸就局限在维管束鞘内进行。

  • 第17题:

    关于C4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效率比C3植物高
    • B、适应高温、干旱和高光照强度的生长环境
    • C、C4植物白天进行光反应,晚上进行暗反应
    • D、大多数树木不是C4植物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有关C4植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解剖结构中可观察到“花环结构”
    • B、光合作用CO2的初步固定和同化在不同细胞中进行
    • C、光合作用CO2的初步固定和同化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 D、在一定范围的强光、高温条件下光合效率高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为什么C4植物具有比C3植物更高的对炎热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并保持着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


    正确答案:C4植物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不是Calvin循环中的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此反应是发生在叶脉,即维管束外围的C4植物特有的叶肉细胞中,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作用产生。与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相比,PEP羧化酶具有更好的CO2亲和力,能够更加有效地固定CO2;接下来,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发生Calvin循环,生成葡萄糖等光合产物,而脱羧反应产生的丙酮酸又返回外圈叶肉细胞种类,重复进行高效的CO2固定。在炎热干旱环境中,叶片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的丧失,导致叶片中CO2浓度大大下降,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C4植物上述特点使其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率,具有很好的生存优越性。

  • 第20题:

    多选题
    C4植物怎样比C3植物更有效率?()
    A

    在最适条件下C4光合作用可用更少的光量子来固定1克分子CO2

    B

    C4光合作用比C3光合作用可在更低的CO2浓度下进行

    C

    C4光合作用植物在用水上更经济

    D

    C4光合作用植物需要更少种类的矿质元素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合效率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C4植物具有比C3植物更高的对炎热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并保持着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

    正确答案: C4植物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不是Calvin循环中的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此反应是发生在叶脉,即维管束外围的C4植物特有的叶肉细胞中,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作用产生。与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相比,PEP羧化酶具有更好的CO2亲和力,能够更加有效地固定CO2;接下来,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发生Calvin循环,生成葡萄糖等光合产物,而脱羧反应产生的丙酮酸又返回外圈叶肉细胞种类,重复进行高效的CO2固定。在炎热干旱环境中,叶片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的丧失,导致叶片中CO2浓度大大下降,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C4植物上述特点使其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率,具有很好的生存优越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C4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光合效率比C3植物高

    B

    适应高温、干旱和高光照强度的生长环境

    C

    C4植物白天进行光反应,晚上进行暗反应

    D

    大多数树木不是C4植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