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药品上市前的安全性信息不包括

    A.毒理学
    B.致癌、致畸
    C.不良反应
    D.禁忌证
    E.药物相互作用

    答案:E
    解析:
    药品上市前的安全性信息包括药品的毒理学、致癌、致畸和生殖毒性、不良反应、禁忌证等,新药临床试验期间用药单一,用于特定目标人群和针对唯一的适应证,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较好归因。但上市前临床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患者受试范围较窄,观察时期有限,一些发生率较低或迟发的不良反应难以观察到。

  • 第2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及其评价方法?


    正确答案: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1)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孕体发育阶段:着床前期、器官形成期、胎儿期以及围产期和新生儿发育等阶段。 
    胚胎对致畸作用敏感期主要在器官发生期,称为致畸危险期或关键期。但不同器官还各有特别敏感的时间。 (2)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1)剂量效应关系表现为不同的模式:
    ①多种毒性表现同时存在;
    ②主要致畸(低剂量即出现);
    ③仅有胚胎死亡。
    2)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
    (3)物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评价方法:
    致畸试验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1.实验动物
    一般选用两种哺乳动物,一种是啮齿类,另一种是非啮齿类。常选大鼠、小鼠和家兔。
    雌性动物宜选成年未怀过孕的动物 
    2.动物受孕及检查方法
    查找阴栓、阴道分泌物图片查找精子。
    3.剂量分组
    至少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高剂量组应有母体毒性反应,或为最大给药量,低剂量组应无母体和胚胎毒性反应。一般为临床拟用剂量的某些倍量。中间剂量应在高,低剂量组之间,成等比级数关系,并能显示微小的毒性差别。设阴性对照组(溶剂与赋形剂),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4.每组受孕动物数
    大鼠和小鼠15~20只,家兔8~10只
    5.染毒途径
    原则上与临床拟用的给药途径相同,但不宜采用腹腔注射 
    6.染毒时间
    选择胚胎对致畸物的易感期即器官形成期连续给药。大鼠孕6~15天,小鼠孕5~14天,家兔孕6~18天 
    7.观察和检查 
    1.对母体的观察:每天观察有物中毒症状,对有流产或早产征兆者(如阴道出血)及时处死检查 
    2.称体重:每隔3~4天(0、3、7、10、13、16、20)称体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并对动物妊娠状况作出初步估计。 
    3.妊娠大鼠的处死及检查:鼠类有吞食畸形幼鼠的习惯,应在自然分娩前处死动物。大鼠孕第20天,小鼠孕第18天,家兔孕第29天 
    4.活胎仔的外形检查:活胎仔逐一称重,测量身长和尾长,鉴定性别,按头、躯干、四肢、尾部的顺序逐一检查每一活胎仔的外形结构。 
    5.胎仔内脏检查 
    6.胎仔骨骼检查
    7.统计处理 
    选择适宜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8.结果评定 
    虽然结果存在种属差异,但对动物致畸的化合物,对人类也可能致畸,人类应经量减少与其接触。

  • 第3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中不包括()。

    • A、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 B、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 C、物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 D、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
    • E、剂量-反应关系符合同一模式

    正确答案:E

  • 第4题:

    在毒理学中将母体LD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定义为()。

    • A、相对致畸指数
    • B、畸胎出现率
    • C、母体畸胎出现率
    • D、致畸指数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 A、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B、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在毒理学中将母体LD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定义为()。
    A

    相对致畸指数

    B

    畸胎出现率

    C

    母体畸胎出现率

    D

    致畸指数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E
    解析: 在毒理学中将母体LD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定义为致畸指数。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正确答案: ①胚胎与致畸物接触时因胚胎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而呈现不同的敏感性。
    一般在器官形成期,胚胎对致畸物最敏感。
    ②种属差异较为明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有以下几个,但不包括()
    A

    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B

    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C

    物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D

    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

    E

    剂量-反应关系符合同一模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A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及其评价方法?

    正确答案: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1)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孕体发育阶段:着床前期、器官形成期、胎儿期以及围产期和新生儿发育等阶段。 
    胚胎对致畸作用敏感期主要在器官发生期,称为致畸危险期或关键期。但不同器官还各有特别敏感的时间。 (2)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1)剂量效应关系表现为不同的模式:
    ①多种毒性表现同时存在;
    ②主要致畸(低剂量即出现);
    ③仅有胚胎死亡。
    2)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
    (3)物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评价方法:
    致畸试验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1.实验动物
    一般选用两种哺乳动物,一种是啮齿类,另一种是非啮齿类。常选大鼠、小鼠和家兔。
    雌性动物宜选成年未怀过孕的动物 
    2.动物受孕及检查方法
    查找阴栓、阴道分泌物图片查找精子。
    3.剂量分组
    至少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高剂量组应有母体毒性反应,或为最大给药量,低剂量组应无母体和胚胎毒性反应。一般为临床拟用剂量的某些倍量。中间剂量应在高,低剂量组之间,成等比级数关系,并能显示微小的毒性差别。设阴性对照组(溶剂与赋形剂),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4.每组受孕动物数
    大鼠和小鼠15~20只,家兔8~10只
    5.染毒途径
    原则上与临床拟用的给药途径相同,但不宜采用腹腔注射 
    6.染毒时间
    选择胚胎对致畸物的易感期即器官形成期连续给药。大鼠孕6~15天,小鼠孕5~14天,家兔孕6~18天 
    7.观察和检查 
    1.对母体的观察:每天观察有物中毒症状,对有流产或早产征兆者(如阴道出血)及时处死检查 
    2.称体重:每隔3~4天(0、3、7、10、13、16、20)称体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并对动物妊娠状况作出初步估计。 
    3.妊娠大鼠的处死及检查:鼠类有吞食畸形幼鼠的习惯,应在自然分娩前处死动物。大鼠孕第20天,小鼠孕第18天,家兔孕第29天 
    4.活胎仔的外形检查:活胎仔逐一称重,测量身长和尾长,鉴定性别,按头、躯干、四肢、尾部的顺序逐一检查每一活胎仔的外形结构。 
    5.胎仔内脏检查 
    6.胎仔骨骼检查
    7.统计处理 
    选择适宜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8.结果评定 
    虽然结果存在种属差异,但对动物致畸的化合物,对人类也可能致畸,人类应经量减少与其接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有关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的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两个分支

    B

    二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C

    致畸试验是发育毒性试验之一

    D

    二者也可统称为繁殖毒理学

    E

    发育毒理学比生殖毒理学更重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

    有致畸敏感期

    B

    无致畸敏感期

    C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

    D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

    E

    物种差异明显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 A、有致畸敏感期
    • B、无致畸敏感期
    • C、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
    • D、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
    • E、物种差异明显

    正确答案:A,C,E

  • 第14题:

    有关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的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两个分支
    • B、二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 C、致畸试验是发育毒性试验之一
    • D、二者也可统称为繁殖毒理学
    • E、发育毒理学比生殖毒理学更重要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 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 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除外。

    • A、污染物的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等毒理学特征的研究
    • B、污染物的致畸、致突变性的检测
    • C、证实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推测
    • D、对于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E、确证对人类的致癌性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单选题
    毒理学中“三致作用”是指()。
    A

    致死、致癌、致畸

    B

    致死、致癌、致突变

    C

    致癌、致畸、致突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中不包括()。
    A

    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B

    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C

    物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D

    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

    E

    剂量-反应关系符合同一模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致畸物致畸作用具有什么毒理学特点?这些特点在致畸试验中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致畸物的致畸作用具有的毒理学特点:
    ①胚胎与致畸物发生接触时,可因胚胎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敏感性。一般在器官形成起,胚胎对致畸物最敏感,故此期称为敏感期或危险期。
    ②种属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不同种系的动物显出不同的敏感性。
    意义: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在致畸试验中充分了解致畸物对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致畸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除外。
    A

    污染物的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等毒理学特征的研究

    B

    污染物的致畸、致突变性的检测

    C

    证实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推测

    D

    对于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E

    确证对人类的致癌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有关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的概念,下列哪一条描述不正确(  )。
    A

    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两个分支

    B

    二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C

    致畸试验是发育毒性试验之一

    D

    二者也可统称为繁殖毒理学

    E

    发育毒理学比生殖毒理学更重要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