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你应如何调查处理。问题:1.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2.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是否属于暴发疫情?主要依据有哪些?3.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请简述报告要求和内容。

题目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你应如何调查处理。问题:1.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2.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是否属于暴发疫情?主要依据有哪些?3.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请简述报告要求和内容。


相似考题
更多“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震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中,下列哪一类属于甲类建筑?( )

    A.承担研究高危险传染病毒任务的建筑
    B.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要建筑
    C.县级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要建筑
    D.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要建筑

    答案:A
    解析:
    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4.0.6条: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痛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甲类)。不属于1款的县、县级市及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 第2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疫点和疫区如何做好处理?


    正确答案: 疫点:
    1)传染源的管理:就地(近)隔离治疗,如需移动病人,必须要随身携带盛放呕吐物的容器,及时消毒处理。
    2)接触者的管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隔离5天,并开展粪检,无症状,粪检阴性者可以解除隔离。
    3)疫点的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特别是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等
    4)宣传教育,督促开展饮用水消毒,杀蛆灭蝇工作。
    5)疫情公布与风险沟通:定时公布疫情,并告知公众潜在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
    疫区:
    1)疫情监测和检索:监测和检索疑似病例等
    2)做好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3)做好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
    4)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生活环境
    5)落实健康教育(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食物,出现腹泻后如何就医等)
    6)国内交通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

  • 第3题: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


    正确答案: 首先对资料进行核实,在保证准确、可靠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分析:
    (1)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
    (2)计算各种罹患率;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水史的概率比较;
    (4)确认暴发疫情。

  • 第4题:

    2004年10月4日上午,G乡党委书记匆忙地赶到L县县委报告:该乡M村10月3日向乡政府报告,该村有5名群众不明原因急性死亡。县委立即将此事转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立刻派防疫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县政府同时向州政府报告了疫情。 G乡M村地处L县西南方,平均海拔4300米,距县城167公里。从县城乘车4-5小时后,然后再骑马13-14个小时才能到达。该村现有牧户37户,牧民232人。由于该乡尚未通电及电话,无法从现场直接与外界联系。 问题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委的电话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2、出发到现场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问题3、现场调查的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问题1、
    1、立即向县卫生局报告,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2、核实情况,最好电话核实情况,因该乡政府没有电话,应立即决定派出专业小组前往核实3、组成调查组,组织流行病学、实验室专家到现场,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带队,组织临床专家一同前往。4、准备相应的物资和药品。
    如果核实后事件存在,则立即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系统进行报告。
    问题2
    1、各人防护用品。对不明原因疾病,可按烈性传染病的防护设施做好准备。2、联系单位(报告单位和发生地的单位,比如:医疗机构、学校等)的地址,联系人姓名、电话、手机号码、传真号码。3、相关技术资料《传染病学》、《不明原因疾病的个案调查表》、《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以及中毒有关的资料。4、常规采样器械比如采血、尿、大便、鼻咽试子、含漱液、痰等的仪器器械。
    5、消毒的药械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喷雾器。6、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相录音设备。7、交通住宿费用帐篷、食品、水等生活用品。
    问题3、
    组织准备;核实诊断、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建立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描述性分析;建立并验证假设;采取控制措施;完美现场调查;书面报告。控制措施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原因查明后才开始实施,应是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中,并根据调查进展及时调整,原因越清楚,措施越有针对性。

  • 第5题:

    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由()承担。

    • A、哨点医院
    •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C、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D、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2009年3月30日上午7:30整,某卫生厅卫生监督局组织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某三甲医院开展医院感染卫生监督监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要求,对该院第7手术间(层流洁净手术室)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采样检测方法进行监测采样和检测。2009年5月24日,某卫生监督局接到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该院第7手术间(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为31cfu/m3。《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Ⅰ类环境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空气细菌菌落总数≤10cfu/m3”。该院第7手术间(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为31cfu/m3,超过《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超出规定2.1倍。 对该三甲医院进行卫生行政处罚的证据有()

    • A、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编号:2009-××、2009年3月30日)
    • B、《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 C、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正本)(2009年5月24日)
    • D、《消毒技术规范》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与样式由哪一级疾控机构制定。()

    • 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B、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C、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D、县(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E、乡镇卫生院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 。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你应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1.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2.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是否属于暴发疫情?主要依据有哪些?3.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请简述报告要求和内容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个人客户出金时间为交易日()
    A

    上午900至下午15:00

    B

    上午9:00至下午15:30

    C

    上午9:30至下午15:00

    D

    上午9:30至下午15:3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是否属于暴发疫情?主要依据有哪些?

    正确答案: 这种疾病是伤寒,属于暴发疫情。
    暴发:短时间局部区域内出现大量症状类似的病人,有相同的传染源和(或)传播途径,且病人常同时出现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主要依据:患者具有相同的流行病学史(如共用井水);具有伤寒典型临床症状;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与样式由哪一级疾控机构制定。()
    A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

    县(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

    乡镇卫生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时间是(    )。
    A

    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

    B

    上午9:00~下午15:15

    C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D

    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提出可疑危险因素(饮水、食物、接触);
    2)确定对照的条件(性别、年龄、居住地),选择对照。

  • 第14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霍乱的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病人发病前五天及其病后或者带菌者被发现前五天内,与病人有共同餐饮史、共同居住生活史等。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自末次暴露起持续5天的医学观察和粪便霍乱弧菌检测工作。
    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 第15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针对本案例,确诊霍乱/细菌性痢疾还要做何检测?患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具备任意一项霍乱临床表现,粪便、呕吐物、或者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分离出
    2)患者的处理:
    ①对患者应严格隔离;
    ②治疗以补液为主,补钾与纠正酸中毒并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 第16题:

    2005年9月27日9∶30左右,江苏沭阳县疾控中心接到张圩乡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该乡中学有20余名学生发生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正在张圩乡卫生院就诊。接到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于10∶00左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初步认为是"食物中毒"。28日又有不少学生到医院就诊,并出现"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29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派人现场调查,确定为一起学生集体细菌性痢疾暴发事件。你认为应该如何判定痢疾疫情?


    正确答案: 痢疾疫情一般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定。
    (1)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临床症状体征
    1)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2)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黏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急性中毒型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②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③混合型:同时出现休克型、脑型的症候,是最凶险的一型。
    4)慢性菌痢: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
    (3)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
    2)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为确诊依据。确诊病例:具备实验室检查的第2条和"临床诊断病例"中任何一项。

  • 第17题:

    2008年8月5日上午9点10分,某县人民医院急诊室收治了该县第三中学王××同学,因发热(体温39℃),还伴有腹痛、腹泻、呕吐,有里急重感前来就诊,10点20分钟,又有2名中学同学有同样的症状前来就诊,到下午3时,该中学已经有32名同学发生了类似症状住院治疗。8月6日8点有3个班的班主任发现住院的学生未上课,便打电话向学生家长询问,知道情况后立即告诉了校长,校长去县人民医院看望了学生并与主治医师进行了交流后便回学校。同日下午,有2个学生的家长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有多名学生住院之事,县疾病中心立即向县卫生局报告,卫生局同时立即上报了县政府及市卫生局,并组织疾控中心和卫监所的人员到学校进行调查处理。县政府高度重视,不异一切代价治疗学生,经过院方的努力,于8月8日下午,所有住院学生全部治愈出院。如果不是学生家属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报,校方对此事件不准备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你认为校方是()

    • A、迟报
    • B、谎报
    • C、瞒报
    • D、漏报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监测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医疗机构报告后后如何开展工作


    正确答案: 1.监测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纸质报告卡并审核后,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协助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必要时可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专家支援)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2.经专家组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监测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网络填报电子报告卡上报,并将专家组决定反馈监测点医院。

  • 第19题:

    个人客户出金时间为交易日()

    • A、上午900至下午15:00
    • B、上午9:00至下午15:30
    • C、上午9:30至下午15:00
    • D、上午9:30至下午15:30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

    正确答案: 首先对资料进行核实,在保证准确、可靠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分析:
    (1)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
    (2)计算各种罹患率;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水史的概率比较;
    (4)确认暴发疫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监测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医疗机构报告后后如何开展工作

    正确答案: 1.监测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纸质报告卡并审核后,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协助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必要时可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专家支援)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2.经专家组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监测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网络填报电子报告卡上报,并将专家组决定反馈监测点医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2005年9月27日9∶30左右,江苏沭阳县疾控中心接到张圩乡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该乡中学有20余名学生发生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正在张圩乡卫生院就诊。接到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于10∶00左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初步认为是"食物中毒"。28日又有不少学生到医院就诊,并出现"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29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派人现场调查,确定为一起学生集体细菌性痢疾暴发事件。急性细菌性痢疾应做哪些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急性细菌性痢疾应同其他病因所致的急性腹泻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又称阿米巴肠病):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而引起的,因临床上常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痢疾症状。
    (2)沙门菌肠炎: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常为其病原,其胃肠型主要临床症状同急性非典型菌痢相似,但粪便多样化,一般抗菌药物疗效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或从该病的败血症型患者血中培养出致病菌。(3)副溶血性弧菌肠炎:此种肠炎由副溶血性弧菌(嗜盐杆菌)引起。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特征:有进食海产品或腌渍食品史;同餐者同时或先后迅速发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多无里急后重;粪便呈黏液血性、血水或洗肉水样,有特殊臭味;取患者吐泻物或可疑食物进行细菌培养有确诊价值。
    (4)霍乱与副霍乱:病前1周来自疫区,或者与本病患者及其污染物有接触史。突然起病,先泻后吐,常无恶心、腹痛等症状,大便呈米泔样或黄水样。重症病例可致外周循环衰竭。粪便或呕吐物中检出霍乱弧菌或爱尔托弧菌。
    (5)空肠弯曲菌肠炎:该病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甚至超过菌痢,主要临床表现与菌痢类似,伴咽痛、肌痛、关节痛、背痛等症状。粪便在微需氧或厌氧环境中培养可检出该菌,或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6)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致急性肠道感染,有其自限性,消化道症状轻,粪便镜检无特殊,电镜或免疫学方法检查及病毒或病毒颗粒可确诊,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意义。此外,急性菌痢应同肠套叠、耶尔森菌病、产肠毒性大肠杆菌肠炎、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腹泻、亲水单胞菌腹泻等疾病相鉴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实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请简述报告要求和内容。

    正确答案: 疫情报告要求及时、正确、完整。
    (1)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时,还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注明报告人姓名和单位。
    (2)报告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人数、有无死亡病人。
    (3)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人数、初步诊断。
    (4)可能发生的原因;已采取的防制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2005年9月27日9∶30左右,江苏沭阳县疾控中心接到张圩乡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该乡中学有20余名学生发生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正在张圩乡卫生院就诊 。接到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于10∶00左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初步认为是食物中毒 。28日又有不少学生到医院就诊,并出现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 。29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派人现场调查,确定为一起学生集体细菌性痢疾暴发事件 。问题:1.你认为应该如何判定痢疾疫情?2.急性细菌性痢疾应做哪些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