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在气象部门,对于雾和霾都有严格的科学界定。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实际上,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由于雾和霾的直接效应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区分时,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雾和霾都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 B.

题目
在气象部门,对于雾和霾都有严格的科学界定。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实际上,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由于雾和霾的直接效应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区分时,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雾和霾都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
B.雾是自然现象,霾是人类活动频繁的产物
C.雾和霾的区别只是湿度不同
D.雾与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

相似考题
更多“ 在气象部门,对于雾和霾都有严格的科学界定。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实际上,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由于雾和霾的直接效应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区分时,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雾霾天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B.应通过补充抗氧化剂,对抗因雾霾进人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

    C.发生霾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大,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

    D.发生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5千米,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答案:D
    解析:
    考点环境常识解析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蚀的现象,而并非5千米,D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 第2题:

    下列关于城市雾霾天气及其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B.空气湿度很低时就会发生雾霾天气
    C.雾霾天气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
    D.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

    答案:C,D
    解析:
    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A项错误。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B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D。

  • 第3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其实二者有较大的区别。霾又称灰霾,由空气中的灰尘、烟粒或盐粒化合物等离子组成。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霾的粒子,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粒子尺度大小不同是雾、霾两类物质的性质区别
    B.散射光与波长的不同,造成雾霾颜色上的差异
    C.雾霾的成份相近,都是水汽凝结物及有机碳氢化合物形成
    D.悬浮在空气中的雾霾,从比例看是雾多于霾


    答案:B
    解析:
    性质区别不仅仅是粒子尺度大小的不同,物理本质、颜色等也都不同,排除A;根据定义,霾由空气中的灰尘、烟粒或盐粒化合物等离子组成,而雾是水汽凝结物,C项错误;由定义可知,霾肉眼看不见而雾肉眼能看见,但无法确定哪个比例更高,D项错误。根据定义对两者颜色的描述可知,雾霾颜色差异的原因是散射光与波长的关系,B项正确。故答案选B。

  • 第4题:

    关于雾和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雾和霾是同一个概念
    • B、雾和霾经常结合在一起
    • C、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
    • D、霾由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灰霾与雾的有什么区别?()

    • A、相对湿度大于50%时出现的是”雾”,相对湿度小于50%时出现的是”霾”
    • B、相对湿度大于70%时出现的是”雾”,相对湿度小于70%时出现的是”霾”
    • C、相对湿度大于30%时出现的是”雾”,相对湿度小于30%时出现的是”霾”
    • D、相对湿度大于60%时出现的是”雾”,相对湿度小于60%时出现的是”霾”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近年来华北地区深陷雾霾污染之中。雾霾时能见度很低,连续多天的雾霾更是给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受暖锋控制,空气流动性差
    • B、地面蒸发强,空气湿度增大
    • C、冷空气快速南下,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 D、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单选题
    ():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A

    B

    毛毛雨

    C

    D

    轻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雾和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A

    不大;接近饱和

    B

    接近饱和;大

    C

    接近饱和;不大

    D

    不大;不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中。下列关于雾霾天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B

    应通过补充抗氧化剂,对抗因雾霾进入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

    C

    发生霾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大,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

    D

    发生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5千米,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雾霾天气被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霾天气最好不要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B项,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它是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因而是自我防护雾霾的一种措施。C项,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D项,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雾霾天气及其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

    B

    空气湿度很低时就会发生雾霾天气

    C

    雾霾天气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

    D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下列关于城市雾霾天气及其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人颗粒物

    B.空气湿度很低时就会发生雾霾天气

    C.雾霾天气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

    D.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

    答案:C,D
    解析:
    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A项错误;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B项错误。故选CD。

  • 第12题:

    雾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霾也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污染。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在特定的大气条件下(如微风、逆温等稳定大气状态下)。如果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质,使空气中的气溶胶不断在某一区域聚集致使其浓度过大,产生可见的光散射作用,人们就能感觉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当其严重到一定程度,即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就形成霾。因此,霾的形成需要较为稳定的大气条件和较高的气溶胶浓度。
    从以上材料不能推出的是:

    A.雾和霾都是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在本质上两者大体相似
    B.雾和霾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条件显著不同
    C.雾是液滴,霾是气溶胶,二者的物理状态不同
    D.霾离不开细微的悬浮颗粒,雾形成时空气中水汽起关键作用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污染”可知,雾和霾虽然都是低能见度天气现象,但二者的本质却是不同的,“大体相似”不符合文意。B项,对应文段“雾的形成过程就是……”和“霾的形成需要……”由此可知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条件不同,符合文意。C项,由文段“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可以得知雾是液滴;由文段“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可以得知霾是气溶胶,符合文意。D项由“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和“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可知,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13题: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B

  • 第14题:

    雾和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 A、不大;接近饱和
    • B、接近饱和;大
    • C、接近饱和;不大
    • D、不大;不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近年来华北地区深陷雾霾污染之中。雾霾时能见度很低,连续多天的雾霾更是给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悬浮颗粒()

    • A、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
    • B、削弱了地面长波辐射
    • C、改变了太阳辐射波长
    • D、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以下关于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录霾时相对湿度一定小于65%
    • B、记录霾时相对湿度一定≤85%
    • C、识别霾与轻雾的指标只有相对湿度
    • D、霾的范围比轻雾小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单选题
    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0.5nmile的天气现象,称为()。
    A

    B

    毛毛雨

    C

    D

    轻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

    B

    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C

    雾是由浮游在大气中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形成的

    D

    雾和霾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

    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

    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

    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