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高三学生小王高考前为排解压力,无照骑摩托车进山放松。路上被交警查处后,作出罚款500元、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因高考临近,其父亲提出申请,希望能允许小王全身心地参加高考,在高考之后继续接受法律处罚。交警中队研究后同意了小王父亲的申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
高三学生小王高考前为排解压力,无照骑摩托车进山放松。路上被交警查处后,作出罚款500元、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因高考临近,其父亲提出申请,希望能允许小王全身心地参加高考,在高考之后继续接受法律处罚。交警中队研究后同意了小王父亲的申请。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考题
更多“高三学生小王高考前为排解压力,无照骑摩托车进山放松。路上被交警查处后,作出罚款500元、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因高考临近,其父亲提出申请,希望能允许小王全身心地参加高考,在高考之后继续接受法律处罚。交警中队研究后同意了小王父亲的申请。请谈谈你的看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高考在文革期间被中断,文革结束后高考恢复于()

    A1977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0年


    A

  • 第2题:

    我国高考在文革期间被中断,文革结束后高考恢复于()

    • A、1977年
    • B、1978年
    • C、1979年
    • D、1980年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沈某,某市师大附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主诉:害怕考试,受不了高考压力,对高考没把握,害怕有负父母、亲友、师长的厚望。其家人介绍沈某最近几天情绪不稳,说高考没把握,不太想参加考试。结果,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凌晨,沈某在家中服农药自杀。如何针对自杀行为者进行心理护理?


    正确答案:解除心理危机;观察心理行为;重建心理健康;调动社会支持

  • 第4题:

    谈谈你对异地高考这种现象的看法。


    正确答案: (背景+判断)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出现了异地高考的现象。所谓异地考,就是不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是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我认为对于这种现象应该辩证看待。
    (分层论证)首先,异地高考对于外出务工子女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外地务工子女回原籍参加考试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另一方面,异地高考可能会存在漏洞,从而加大教育不公的问题。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区录取分数较低,有人利用关系去那些地方参加考试,这样就给其他考生造成了不公平感。
    (对策+总结)因此,以当前推进异地高考政策实施、推进教育更趋公平为契机,还应更为积极地推进高考制度本身改革,比如在出题方式、内容上避免过多出现难题、偏题,摒弃功利教育取向,逐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更趋公平。

  • 第5题:

    沈某,某市师大附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主诉:害怕考试,受不了高考压力,对高考没把握,害怕有负父母、亲友、师长的厚望。其家人介绍沈某最近几天情绪不稳,说高考没把握,不太想参加考试。结果,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凌晨,沈某在家中服农药自杀。沈某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害怕成绩不理想、考试不成功

  • 第6题:

    小王是城市清扫车司机,某日,其驾驶清扫车在道路上清扫时逆向行驶,被交警发现并受到了处罚,其认为交警对他的处罚不合理,就找到交警所在大队的大队长。大队长对他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告诉其清扫车在作业时,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的限制,但不得逆行。小王听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接受了处罚。

    • A、交通标志
    • B、标线
    • C、车辆分道行驶
    • D、信号灯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对于目前某些“高考考场”在高考期间开空调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追问:你认为该事件反映了哪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正确答案:(1)这种做法,体现了地方教育部门在高考工作中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2)高考是我国第一大考,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它决定了考生前途,关系到千万家庭的悲喜。由于高考安排在夏天,在以往的考试中,因天气过热而导致考生无法正常发挥甚至晕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高考期间开放空调体现了服务考生的新理念。
    (3)但是,开放空调目前缺乏统一的安排与机制,对于落后地区的考生来说,教室没有空调可以开放,只好忍受夏天的高温。而发达地区的考生就可以享受空调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考的公平性。
    (4)这种现象反映的深层次问题,仍然是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公平性有待提高。

  • 第8题:

    交警部门运用隐蔽测速对违章司机进行处罚,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隐蔽测速实际上是一种隐蔽执法。隐蔽执法可以打掉司机的侥幸心理,排除执法人情干扰,并且有效降低公共管理成本,在客观上维护了上路公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但是隐蔽执法毕竟有“执法陷阱”之嫌,隐蔽执法实质上,就是在公共管理部门未尽告知义务,在公民不知情的情况下,设好“套儿”让人往里钻,不符合执法公开的要求。而且,“隐蔽执法”与“阳光执法”的理念相悖,更不符合“依法取证”的要求。因此应该取消隐蔽执法,取消隐蔽执法意义重大。
    首先,新交通法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很显然,这就是要求取消隐蔽执法。因为隐蔽执法只能事后罚款,不能“及时纠正”,更无从判断是否“情节轻微”,“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其次,执法也应当有执法的尊严。“法治”应当是执法者正大光明地执法,守法者获得法律的保护,违法者心甘情愿接受处罚。
    再次,惩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管理。但当“罚”成为一种目的的时候,管理者就会忘记了执法的目的是矫正过失,是营造秩序;这就很难让被管理者心服口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进一步恶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必将给管理带来更大的困难。如此循环下去,将是执法愈严,秩序愈乱,管理愈是困难。
    最后,取消隐蔽执法,可以恢复了执法的公开和程序的公正,当然也将更有利于结果的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而改变隐蔽执法、合理的进行超速限制、重管轻罚,对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和谐关系,对于交通秩序的和谐,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现代法治理念强调从‚以管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以罚为本”的理念早就应该抛弃了。因此应将执法放在透明的阳光之下。

  • 第9题:

    单选题
    小王学习成绩突出,高中三年连续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但在高考中小王发挥失利,没有考进自己从小心仪的清华大学。上大学后小王表现非常消极,不能与同学老师很好相处,并抱怨自己命不好。小王的母亲找到社会工作者,请其对小王进行帮助,工作者针对小王的问题,帮助小王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工作者所使用的技巧是(    )。
    A

    人格发展反思技巧

    B

    分类诊断技巧

    C

    非理性信念分析技巧

    D

    缘由诊断技巧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培训机构将高考培训分成应届部和复读部。应届部是对当年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进行辅导,而复读部主要针对落榜考生或对自己志愿不满意的学生进行的高考辅导。则该培训机构的战略属于()。
    A

    公司层战略

    B

    业务单位战略

    C

    职能战略

    D

    企业总体战略


    正确答案: D
    解析: 培训机构的公司层战略就是要将机构做大做强。实现公司战略的主要途径就是多招生源。因此,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即将培训对象分为应届生和复读生,达到多招生的目的。因此,属于业务单位战略。所以选择B。

  • 第11题:

    单选题
    小亮三个月后参加高考,因为复习时间太短而倍感压力,于是他主动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与小亮一起制定了系统的复习时间表,并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和反馈。本案例中,小王采取的个案工作模式是(  )
    A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B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C

    任务中心模式

    D

    人本治疗模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临近高考前,两个见义勇为的高中生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受伤后没能参加高考。教育部门决定为两位考生设置单独高考,同时有人提出将道德素质纳入高考加分。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无高考学生可以参加加分考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小亮三个月后参加高考,因为复习时间太短而倍感压力,于是他主动向学校社工小王求助。小王与小亮一起制定了系统的复习时间表,并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和反馈。本案例中,小王采取的个案工作模式是()

    • A、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 B、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 C、任务中心模式
    • D、人本治疗模式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近年来,频频曝光高考舞弊现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正确答案: 高考舞弊是一种个别现象,而不是普遍的现象。尽管如此,它确实存在,而且将较长期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这是应试教育弊端的凸显,或者说是应试教育的流毒。应试教育,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为了获得认可的评价,有些人选择铤而走险。
    (2)这是“一考定终身”的教育选拔机制的必然结果。我国当前国情决定了文凭对一个人的至关重要性,没有文凭,必定减小择业自由度。
    (3)这还与官方教育评价机制有关。教育有关部门,把高考成绩定为公立学校的核心业绩考核、乃至定为地方教育部门的核心政绩考核。为此,有些学校乃至教育部门为学生舞弊提供便利条件。作为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有关部门应该对此进行防范,其中,制定严格的制度规范,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做好积极的教育管理,辅以鲜明的舆论宣传,是防止高考舞弊的唯段。

  • 第16题:

    学生注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习前需要参加()

    • A、入学水平测试
    • B、全国成人高考
    • C、全国普通高考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临近高考,一位老师因为和爱人吵架把情绪带给了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正确答案: (判断表态)老师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会有情绪也是正常的,但这个老师把情绪带给学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还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策略建议)对于这位老师,我的建议有以下三点:
    第一,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向学生道歉,重新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第二,学习并提高自己沟通技巧,与家人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把家庭矛盾解决好,避免再出现此类问题,从而保持好良好的情绪和生活状态;
    第三,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良情绪不可避免,作为一名合格老师,不能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影响教学,可以采用适当放松或者合理宣泄的方法,避免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
    (总结)总之,作为老师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 第18题:

    李某因违章驾驶被交警吴某口头作出罚款300元处罚决定,并要求李某当 场缴纳。李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被吴某拒绝。对此,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警吴某当场作出该处罚决定合 法,但以口头形式作出处罚决定 违法
    • B、交警吴某当场、口头作出该处罚 决定均违法
    • C、交警吴某当场收缴罚款违法
    • D、交警吴某不出具罚款收据的,李 某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2018年高考如约而至,首批()参加高考,考生总数达975万,为2010年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届,是高中新课标公布后的首次高考。

    • A、“90后”
    • B、“95后”
    • C、“00后”
    • D、“10后”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高考期间,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义务搭载参加高考的学生是无私奉献社会的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父亲去世后,小王继承了父亲的遗产,总价值50万元,不曾想之后陆续有人拿着父亲生前的欠条来讨要债务,刚开始小王还偿还债主的钱,后来单单偿还的债务都超过了50万元,小王就不再想偿还,可还有部分债务没有偿还。债主不停地催促小王还钱,小王应该继续偿还吗?(  )
    A

    应该,自古以来父债子还,小王作为儿子必须偿还其父亲的全部债务

    B

    应该,小王既然继承了父亲的全部遗产,理应继承父亲的全部债务

    C

    不应该,钱是父亲欠下的,与小王无关,小王一开始就不应该替父亲还

    D

    不应该,虽然小王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但偿还的债务早已超过资产的价值,所以剩余的不应该再偿还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小亮三个月后参加高考,因为复习时间太短而倍感压力,于是他主动向学校社工小王求助。小王与小亮一起制定了系统的复习时间表,并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和反馈。本案例中,小王采取的个案工作模式是()
    A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B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C

    任务中心模式

    D

    人本治疗模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018年高考如约而至,首批()参加高考,考生总数达975万,为2010年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届,是高中新课标公布后的首次高考。
    A

    “90后”

    B

    “95后”

    C

    “00后”

    D

    “10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