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⑴GAS3期: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⑵各期特点:
①警觉期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警觉期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逃避。
②抵抗期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为主,机体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增强。但防御储备能力不断被消耗,对应激原的抵抗能力持续下降。
③衰竭期机体能量和防御机制被耗竭,自稳态失调,出现疾病甚至死亡。
更多“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名称及各期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步行周期的分期及各期的步态特征如何?


    正确答案: 站立时相(站立期,也称支撑期)从足跟着地起,经历全足放平。足跟离地、膝部屈曲,足趾离地等过程,又分成:中跟着地期、站立中期和蹬离期。
    摆动时相(摆动期)始于足趾离地后,并可分为加速期,摆动中期和摆动末期,在足跟重新着地前结束。

  • 第2题:

    简述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否认期: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护理措施:护士与患者之间坦诚沟通,耐心倾听,不必揭穿患者,也不要欺骗患者,注意医护人员对患者言语的一致性,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
    (2)愤怒期:表现为生气与激怒,充满嫉妒与怨恨的心理。护理措施:护士切记患者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恐惧与绝望,不宜回避,应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要尽量让患者表达其愤怒,以宣泄内心的不愉快。护士要怀着一颗爱心,安抚、疏导患者,多陪伴患者,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同时注意意外事件的发生。
    (3)协议期: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患者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措施: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并给予指导,加强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4)忧郁期: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伤、退缩、忧郁等反应,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其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鼓励家属陪伴,并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平静等待死亡的到来。措施:帮助患者了却未完成的心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使其安详的告别人世。

  • 第3题:

    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名称及各期特点。


    正确答案: ⑴GAS3期: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⑵各期特点:
    ①警觉期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警觉期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逃避。
    ②抵抗期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为主,机体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增强。但防御储备能力不断被消耗,对应激原的抵抗能力持续下降。
    ③衰竭期机体能量和防御机制被耗竭,自稳态失调,出现疾病甚至死亡。

  • 第4题:

    简述Rubin产后心理分期及各期产妇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根据Rubin研究结果,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过程一般需经历3个时期:
    (1)依赖期---为产后第1-3日。
    表现为产妇的很多需要都通过别人来满足,如对孩子的关心、喂奶、淋浴等,丈夫及家人的关心帮助,医务人员的关心指导都极为重要。
    (2)依赖-独立期--为产后第3--14日。
    容易产生压抑,可能与分娩后产妇感情脆弱、太多的母亲责任、爱的被剥夺感、痛苦的妊娠和分娩过程及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处于低水平等因素有关。产妇可有哭泣、对周围漠不关心,停止应该进行的活动等表现。
    (3)独立期--为产后2周--1个月。
    新的家庭形成并运作。在这一期,产妇及丈夫往往会承受许多压力,如兴趣与需要的背离,哺育孩子、承担家务及维持夫妻关系中各自角色扮演的矛盾等。

  • 第5题:

    简述风湿病的分期及各期病变特点。


    正确答案:(1)变质渗出期 表现为结缔组织基质的黏液样变性和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病灶内有少量浆液渗出及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2)增生期 病变特点是形成对本病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的风湿性肉芽肿。
    (3)瘢痕期 风湿小体的纤维素样坏死物逐渐被吸收,风湿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使风湿小体逐渐纤维化最后形成梭型瘢痕。

  • 第6题:

    简述缓进型高血压的病变分期及各期的主要病变。


    正确答案:(1)功能障碍期:高血压早期,全身细动脉和小动脉间断性痉挛,血管痉挛时血压升高缓解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水平。此期全身细小动脉、心脏及其他脏器无器质性病变。
    (2)血管病变期:
    1.细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变特征,细动脉因玻璃样变性而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2.小动脉硬化主要累及肌型小动脉。
    (3)内脏病变期 高血压后期,由于疾病进一步发展多数内脏受累,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脑肾和视网膜。

  • 第7题:

    什么是生长曲线?简述其分期及各期意义。


    正确答案: 迟缓期:细菌被接种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主要是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此时细菌体积比较大,含有丰富的酶和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期:细菌分裂繁殖最快的时期,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堆积,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活菌数保持稳定。一些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衰退期:繁殖变慢,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发生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滞。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Rubin产后心理分期及各期产妇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根据Rubin研究结果,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过程一般需经历3个时期:
    (1)依赖期---为产后第1-3日。
    表现为产妇的很多需要都通过别人来满足,如对孩子的关心、喂奶、淋浴等,丈夫及家人的关心帮助,医务人员的关心指导都极为重要。
    (2)依赖-独立期--为产后第3--14日。
    容易产生压抑,可能与分娩后产妇感情脆弱、太多的母亲责任、爱的被剥夺感、痛苦的妊娠和分娩过程及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处于低水平等因素有关。产妇可有哭泣、对周围漠不关心,停止应该进行的活动等表现。
    (3)独立期--为产后2周--1个月。
    新的家庭形成并运作。在这一期,产妇及丈夫往往会承受许多压力,如兴趣与需要的背离,哺育孩子、承担家务及维持夫妻关系中各自角色扮演的矛盾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概念和分期。

    正确答案: GAS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⑴警觉期:是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
    ⑵抵抗期:表现为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程度增强,但同时机体的防御贮备能力消耗,对其他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⑶衰竭期: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的抵抗能力耗竭,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肝性脑病的分期及各期出现的症状。

    正确答案: 肝性脑病按神经精神症状的轻重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轻微的神经精神症状,可表现出:欣快、反应迟缓、睡眠节律的变化。有轻度的扑击样震颤等。
    二期(昏迷前期):一期症状加重,可出现:行为异常、嗜睡、定向理解力减退及精神错乱。经常出现扑击样震颤等。
    三期(昏睡期):有明显的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
    四期(昏迷期):神志丧失,不能唤醒,没有扑击样震颤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休克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休克分为三期:
    休克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或称早期休克,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口渴、面色稍苍白,心率80~120次/分呼吸增快,收缩压9.33~12kpa(070~90mmHg),舒张压可升高,脉压2.6~4.0kpa(20~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ml/h),比重增高,中心静脉压(CVP)0.5~1.0kpa(5~10cmH2O)此期如果处理及时,休克可较快好转。
    休克失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中度休克时,病人烦躁不安,湎渴或表情淡漠,面色苍黄,肢体发凉潮湿,心率100~140次/分,呼吸>25次/分,收缩压6.67~9.33kpa(50~70mmHg)、脉压缩小,尿量15~25ml/h,CVP<0.49kpa即5cmHO.重度休克时,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沾膜紫绀,脉搏细速(>140次/分)或摸不清;呼吸窘迫,不规则,收缩压0~6.67kpa(0~50mmHg);尿量0~15ml/h,CVP<0.49kpa即5cmH2O或>1.96kpa即20cmH2O.
    休克晚期: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脉搏和血压无法测知,心音弱,无尿,体温低于正常,皮肤可出现此斑,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终至呼吸心跳停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否认期: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护理措施:护士与患者之间坦诚沟通,耐心倾听,不必揭穿患者,也不要欺骗患者,注意医护人员对患者言语的一致性,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
    (2)愤怒期:表现为生气与激怒,充满嫉妒与怨恨的心理。护理措施:护士切记患者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恐惧与绝望,不宜回避,应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要尽量让患者表达其愤怒,以宣泄内心的不愉快。护士要怀着一颗爱心,安抚、疏导患者,多陪伴患者,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同时注意意外事件的发生。
    (3)协议期: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患者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措施: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并给予指导,加强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4)忧郁期: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伤、退缩、忧郁等反应,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其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鼓励家属陪伴,并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平静等待死亡的到来。措施:帮助患者了却未完成的心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使其安详的告别人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分期和各期特点


    正确答案: ①警觉期为机体防疫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使机体作好充分的准备。
    ②抵抗期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增强,防御贮备能力被消耗,对其它应激原抵抗力下降。
    ③衰竭期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显现,应激性疾病出现,器官功能衰退,甚至休克。

  • 第14题:

    试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概念和分期。


    正确答案:GAS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⑴警觉期:是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
    ⑵抵抗期:表现为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程度增强,但同时机体的防御贮备能力消耗,对其他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⑶衰竭期: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的抵抗能力耗竭,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

  • 第15题:

    简述细胞周期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前期: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有丝分裂器(纺锤体、星体)形成。
    2.前中期:始于核膜崩解;纺锤体微管捕获染色体;染色体剧烈运动,挪向细胞中央。
    3.中期: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
    4.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向两级迁移;极微管不断延长,动粒微管逐渐缩短;细胞两端的纺锤体极(中心体)进一步远离
    5.末期:子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动粒微管消失;核膜重建;染色质重新疏松,核仁重现。
    6.胞质分裂:动物细胞----通过胞质收缩环分裂由外而内。植物细胞----在细胞中央产生细胞板,分裂由内而外。

  • 第16题:

    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细菌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分为以下四期:(1)迟缓期:此期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但分裂迟缓,菌数未见增殖。迟缓期长短不一,因菌种、接种的菌量、菌龄和培养基而不一样,一般为1~4小时。(2)对数增殖期:此期间细菌生长迅速,菌数为几何级数增长。此时细菌的形态、染色体、生理活性都比较的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比较的敏感。一般相当于细菌培养8~18小时。(3)稳定期:此期间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相等,活菌数保持相对不变。此时细菌可能出现形态,生理形态的变化,一些细菌的合成代谢大多在这个时期完成。芽孢也在这个时期形成。(4)衰退期:在这个时期死亡菌数逐渐上升,活菌数急剧减少,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甚至有的菌体自溶,难以辨认。

  • 第17题:

    简述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异物进入期:异物经过声门进入气管、支气管时即引起剧烈咳嗽及憋气窒息、随异物深入症状可缓解。
    (2)安静期:异物停留在气管或支气管内,一段时间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及喘鸣,特别是异物较小停留在小支气管内时,可无任何症状。
    (3)刺激与炎症期:异物刺激局部粘膜产生炎症反应并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
    (4)并发症期:有支气管炎和肺炎、肺脓肿时,表现为发烧、咳嗽及咳脓痰、呼吸困难等。异物阻塞气道影响通气时,由于缺氧。使肺循环的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并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而色苍白或紫绀,心率加快,肝增大等。此外,可引起肺不张,肺气肿等,阻塞性肺气肿明显或剧烈咳嗽时,可使细支气管近端或肺浅表组织破裂,发生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

  • 第18题:

    简述休克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休克分为三期:
    休克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或称早期休克,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口渴、面色稍苍白,心率80~120次/分呼吸增快,收缩压9.33~12kpa(070~90mmHg),舒张压可升高,脉压2.6~4.0kpa(20~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ml/h),比重增高,中心静脉压(CVP)0.5~1.0kpa(5~10cmH2O)此期如果处理及时,休克可较快好转。
    休克失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中度休克时,病人烦躁不安,湎渴或表情淡漠,面色苍黄,肢体发凉潮湿,心率100~140次/分,呼吸>25次/分,收缩压6.67~9.33kpa(50~70mmHg)、脉压缩小,尿量15~25ml/h,CVP<0.49kpa即5cmHO.重度休克时,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沾膜紫绀,脉搏细速(>140次/分)或摸不清;呼吸窘迫,不规则,收缩压0~6.67kpa(0~50mmHg);尿量0~15ml/h,CVP<0.49kpa即5cmH2O或>1.96kpa即20cmH2O.
    休克晚期: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脉搏和血压无法测知,心音弱,无尿,体温低于正常,皮肤可出现此斑,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终至呼吸心跳停止。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应激时全身适应综合征的三个分期。

    正确答案: (1)警觉期:警觉期在应激原作用后立即出现,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并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这些变化的生理意义在于快速动员机体防御机制,有利于机体进行抗争或逃避。
    (2)抵抗期:如果应激原持续存在,机体依靠自身的防御代偿能力度过警觉期就进入抵抗期。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取代了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的警告反应。临床上可见血液皮质醇增高、代谢率升高、对损害性刺激的耐受力增强,但免疫系统开始受抑制,淋巴细胞数减少及功能减退。
    (3)衰竭期:进入衰竭期后,机体在抵抗期所形成的适应机制开始崩溃,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下调和亲和力下降,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临床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退、难以控制的感染,甚至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名称及各期特点。

    正确答案: ⑴GAS3期: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⑵各期特点:
    ①警觉期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警觉期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逃避。
    ②抵抗期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为主,机体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增强。但防御储备能力不断被消耗,对应激原的抵抗能力持续下降。
    ③衰竭期机体能量和防御机制被耗竭,自稳态失调,出现疾病甚至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 细菌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分为以下四期:(1)迟缓期:此期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但分裂迟缓,菌数未见增殖。迟缓期长短不一,因菌种、接种的菌量、菌龄和培养基而不一样,一般为1~4小时。(2)对数增殖期:此期间细菌生长迅速,菌数为几何级数增长。此时细菌的形态、染色体、生理活性都比较的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比较的敏感。一般相当于细菌培养8~18小时。(3)稳定期:此期间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相等,活菌数保持相对不变。此时细菌可能出现形态,生理形态的变化,一些细菌的合成代谢大多在这个时期完成。芽孢也在这个时期形成。(4)衰退期:在这个时期死亡菌数逐渐上升,活菌数急剧减少,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甚至有的菌体自溶,难以辨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分期和各期特点

    正确答案: =1/*GB3
    ①警觉期为机体防疫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使机体作好充分的准备。=2/*GB3
    ②抵抗期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增强,防御贮备能力被消耗,对其它应激原抵抗力下降。=3/*GB3
    ③衰竭期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显现,应激性疾病出现,器官功能衰退,甚至休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典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 典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临床上可分为3期。(1)高凝期:以血液高凝、微血栓形成为特征。(2)消耗性低凝期:出血为特征。(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出血加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艾滋病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正确答案: Ⅰ期:HIV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头痛、神经症状和脑膜刺激征。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Ⅱ期:无症状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出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Ⅳ期: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特别是T4细胞的严重缺损。②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③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卡波济氏肉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