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明《大诰》,与《大明律》一样,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大明律》以外的最重要的法规。朱元璋制定《大诰》目的是:为了进行法制宣传,用严惩官民犯罪的具体案例,树立善恶、曲直的标准,劝戒人们安分守纪,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更多“简述朱元璋制定《大诰》的主要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

    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B.《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
    C.“重典治吏”是《大诰》的特点之一
    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

    答案:A,B,C
    解析:
    《明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明太祖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例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大诰对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故A项正确。“重典治吏”是其又一特点,其中大多数条文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以此强化统治效能,故C项正确。大诰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每户人家必须有一本大诰,科举考试中也列入大诰的内容,故B项正确。明太祖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但并没有明文废除,故D项错误。

  • 第2题: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B、《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
    C、“重典治吏”是《大诰》的特点之一
    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

    答案:A,B,C
    解析:
    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大诰的特点有:其一,对于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其二,滥用法外之刑;其三,“重典治吏”,大多数条文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故AC正确。大诰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每户人家必须有一本,科举考试中也列入大诰的内容,故B正确。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但不是被明文废除,故D错误。

  • 第3题:

    简述《明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


    答案:
    解析:
    为了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明太祖特颁布《明大诰》。《明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扭转世风、警戒臣民而亲自编定的一部特别刑事法规,内容主要由明朝建立以后适用严刑峻法惩治盲民的案例、律法之外的峻令和明太祖的训诫组成。《明大诰》有四篇:《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
    《明大诰》特点如下:(1)《明大诰》是朱元璋将亲自审理的案件加以整理汇编,作为训诫臣民的法令颁布天下而形成的。(2)《明大诰》属于单行的刑事特别法,其内容都是重刑,或者律外酷刑,或者滥用法外之刑。(3)《明大诰》体现了“重典治吏”的思想。其中大多数条文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以此强化统治效能。(4)《明大诰》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明大诰》的颁布,使得朱元璋时期讲读《明大诰》之风盛行,但朱元璋死后,《明大诰》逐渐被臣民忘却。

  • 第4题: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B.《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
    C.“重典治吏”是《大诰》的特点之一
    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

    答案:A,B,C
    解析:
    《明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明太祖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例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大诰对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故A项正确。“重典治吏”是其又一特点,其中大多数条文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以此强化统治效能,故C项正确。大诰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每户人家必须有一本大诰,科举考试中也列入大诰的内容,故B项正确。明太祖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但并没有明文废除,故D项错误。

  • 第5题:

    明初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律是(  )。
    A.《大明律》
    B.《明大诰》
    C.《明会典》
    D.《问刑条例》


    答案:B
    解析:
    明初的立法主要包括制定《大明律》和《明大诰》,其中《大明律》是明朝的基本法典,而《明大诰》则是由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