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19世纪初期普鲁士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题目
简述19世纪初期普鲁士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19世纪初期普鲁士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政治上规定官员俸禄,严禁贪污,根据功绩决定升迁;在地方上推行三长制,加强对地方基层的管理。(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维护自耕农的利益;实行新租调制,减轻民众赋役负担。
    (3)推行汉化政策,具体内容包括改官制、禁胡服、禁说民族语言、改姓氏、鼓励与汉族通婚。
    此外,孝文帝力排众议将首都从平城迁至洛阳,加强了鲜卑民族同中原地区的各方面联系,促进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 第2题:

    简述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背景: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论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斤告,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号召改革斯大林模式。
    (2)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①在报刊上开始批判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并批判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如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论点等。但这时尚未公开点名批评斯大林。
    ②开始平反一些冤假错案,如“医生间谍案件”和“列宁格勒案件”等。
    ③调整政府机构,精简人员;攻进苏维埃制度;改进党的组织结构;改组内务部,并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把保安工作置于党和政府各级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之下。同时成立了以波斯别洛夫为首的特别委员会,负责调查斯大林滥用职权问题。
    ④1954年5月《旗帜》杂志发表名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第一部,出现以揭露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阴暗面为特征的“解冻文学”。
    经济方面:
    ①以“放权”和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为主的农业改革。最初尝试的“玉米运动”失败,于是从1958年起,陆续出台了农业新措施。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
    ②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的工业建筑改革。这时期在工业的调整、改革方面,主要是针对1957年工业改组引起地方主义泛滥和国民经济混乱等问趙,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赫鲁晓夫的工业体制改革进展不大,“七年计划”也远未完成,但他执政时期注意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工业仍有明显增长。
    外交方面:
    苏联提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赫鲁晓夫为此频繁出访和会谈。推行和平外交,以“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为理论基点,变“阵营对抗战略”为“和平渗透战略”;全面开展多边和双边会谈,变“对抗”为“对话”。

  • 第3题:

    简述19世纪初普鲁士的行政改革的内容。
    首先,内阁制受到了削弱和控制,规定内阁只具有协商、咨询的职责。
    其次,根据1808年12月16日的政府公告,总执行局制度被正式废除,新建立的国务院体制代替它行驶行政最高决策权和执行权。
    最后,地方行政方面,原来的军事与王室领地委员会被取消,正式代之以省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监督机构;设省长之职,作为中央的代表。

  • 第4题:

    简述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答案:
    解析:
    建国初期,苏维埃政府主要采取了以 下教育改革措施: (1) 无产阶级夺取了教育领导权。 (2) 组织起革命的教师队伍。 (3) 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 (4) 积极开展扫盲运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 第5题:

    简述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