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 )A.甲B.乙C.丙D.丁

题目

: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 )

A.甲

B.乙

C.丙

D.丁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乙和丁说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一假,又因为有且仅有一个人说的话为真,因此,甲和丙说的话都是假的。从甲的话为假,可推出好事是甲做的。
更多“: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刚好碰在一起。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懂,现知道: ①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做翻译。 ②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③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语言。 ④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同时又能用法语交谈。可见

    A.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甲日德、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

    C.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

    D.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


    正确答案:A
     A 【解析】排除找,乙不会说英语,排除 D; 丁不会说日语,排除C; 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排除 B

  • 第2题:

    甲、乙、丙、丁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四位同学,一次考试后,同学们比较他们四人的分数。丙、丁的分数比甲高,甲、乙的分数比丙低,乙、丙的分数比丁高,甲、丁的分数比丙低。由此可推知,( )的分数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C
    78.C[解析]这道题考查了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找出四人成绩的排序。由题干信息可推知,四人成绩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丙、乙、丁、甲。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 第3题:

    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对话:

    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三人中的一位做的”。

    乙说:“我没做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

    丙说:“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调查,证实这4人中只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

    由此推出:

    A.是甲做的好事

    B.是乙做的好事

    C.是丙做的好事

    D.是丁做的好事


    正确答案:B
    B【解析】由题干可假设丁和乙说的符合实际,那么推知甲也符合实际,所以丁和乙说的不符合实际。由此可知甲和丙说的符合实际,根据这两个人的话可推知是乙做的好事,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 第4题:

    甲、乙、丙、丁四人是P大汉语言文学系的留学生,他们的国籍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新加坡。一日,有人问他们四人的国籍。甲说:乙不是日本人;乙说:丙是韩国人;丙说:丁不是菲律宾人;丁说:他们三人中只有韩国人说的是事实。 已知丁说的是实话,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菲律宾人,乙是新加坡人 B.甲是韩国人,丁是菲律宾人 C.乙是日本人,丁是菲律宾人 D.甲是韩国人,丙是新加坡人


    正确答案:B
    由丁说的是实话可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韩国人说的话为真,乙的话涉及韩国人,以此为突破口。
    假设乙说的话为真,则乙和丙都是韩国人,矛盾;因此乙说的话为假,乙和丙都不是韩国人,丙说的话也为假,丁是菲律宾人,则韩国人是甲,甲说的话为真,乙不是日本人,乙是新加坡人,则丙是日本人。因此答案为B。

  • 第5题:

    甲乙丙丁人中有2人在节假日为社区做好事,班主任把这4人找来了解情况4人分别回答如下: 甲:丙、丁两人中有人做了好事乙:丙做了好事,我没有 丙:甲、丁中只有一人做了好事丁:乙说的是事实 最后经调查分析,发现4人中有2人说的是事实,另外2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到底谁做了好事()?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陈老师在手上用钢笔写了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一人的名字,然后他紧握手,让甲乙丙丁四人猜猜他写了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乙说:“不是我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丁说:“是甲。”陈老师说:“你们四人中只有一人猜对了。”

    陈老师写了哪位同学的名字: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答案:B
    解析:
    本题属于真假破案例题型,且为一真题型。

    第一步:找突破口。

    甲所说:是丙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两个猜测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看其余的话。

    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乙和丁说的就一定是假话,由此可以推出是乙同学的名字。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7题:

    在一次的期末考试成出来后。甲、乙、丙、丁分别得到了前四名,但其他同学均不知道谁是第一名,甲说:“是丙。”乙说:“不是我。”丙说:“不是我。”丁说:“是甲。”已知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个人对了,那么,第一名是哪位同学? ( )


    A.丁同学
    B.丙同学
    C.乙同学
    D.甲同学

    答案:C
    解析:
    本题真假推理。甲:丙,乙:乙,丙:丙,丁:甲,甲与丙说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题干说只有一个人对了,那么乙和丁说的话都是假话,所以真话应该是乙是第一-名,所以答案选C.

  • 第8题:

    甲、乙、丙、丁四人中有一个是医生,甲说:“丁是医生。”乙说:“我不是医生。”丙说:“甲是医生。”丁说:“甲胡说。”
    已知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 )是医生:

    A.乙
    B.甲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说的“丁是医生”和丁说的“甲胡说”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可知假话一定在甲或丁当中,其余的乙、丙说的都是真话,即乙不是医生,甲是医生为真。

  • 第9题:

    某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甲、乙、丙、丁四人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 甲:乙没有来。 乙: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丙: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我才走。 丁:如果丙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上述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 A、甲没有参加
    • B、乙没有参加
    • C、丙没有参加
    • D、丁没有参加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捐的。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甲、乙、丙、丁四人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 甲:乙没有来。 乙: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丙: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我才走。 丁:如果丙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上述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

    甲没有参加

    B

    乙没有参加

    C

    丙没有参加

    D

    丁没有参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

    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

    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谁捐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
    A  [解析]如果甲的回答是真话,其他都是假话,则乙和丁的回答矛盾;如果乙的回答是真话,则甲也为真;如果丙的回答是真话,甲、丁两人的回答也都为真;如果丁的回答是真话,其他都是假话,则根据丁,钱不是丁捐的,根据丙可知,不是乙捐的,根据甲的回答可知,1000元是甲捐的,故答案为A。

  • 第14题:

    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在一起,他们除了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它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会说的,但没有一种四个人都会。现知道:(1)乙不说英语,但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给他们当翻译。(2)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3)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的语言。(4)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说日语,又能说法语。可见这四人的国籍和所会外语为(   )。

    A. 甲日/德语、乙法/德语、丙英/德语、丁英/法语 

    B. 甲日/德语、乙法/德语、丙英/法语、丁德/英语 

    C. 甲日/法语、乙英/德语、丙法/德语、丁德/英语 

    D. 甲日/法语、乙英/德语、丙法/德语、丁德/英语 

     


    B  

    [详细解答由条件(1)可知乙不可能是英国人,因此排除CD;由条件(2)(4)就可排除AB项完全符合条件,故选B

     

  • 第15题:

    甲、乙、丙、丁在比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是最矮的。”丙说:“我没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可能最矮。”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

    这四个人从高到低的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甲、乙、丁、丙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某校发生了一起抢窃案,公安局抓获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审讯他们时,

    甲说:不是我干的。 乙说:是丁干的。

    丙说:是乙干的。 丁说:不是我干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抢窃案是谁干的?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
    根据四个嫌疑犯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乙和丁的回答是矛盾的,那么说乙和丁中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题目中说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所以,甲和丙说的是都是假的,甲说不是他干得,那么就是他干的,所以,本题选A。

  • 第17题:

    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7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9朵,已知丁做了41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 35 朵
    B. 36 朵
    C. 37 朵
    D. 39 朵

    答案:A
    解析:
    假设法,丁为41,乙、丙、丁平均为39,那么假设丙为39,则乙为37,甲、乙、丙平均数为37,那么甲只能为35。故答案为A。

  • 第18题:

    甲、乙、丙、丁四个人同时竞争一个就业职位,他们四个人中只能有一个人获得该职位,在面试结束时.他们四个人对该次面试的结果进行了预测:
    甲:这次我肯定得不到这个职位:
    乙:我估计这个职位应该是丁获得:
    丙:乙的口才最好。乙肯定能得到这个职位:
    丁: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对了,那么到底谁能获得这个职位?()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给出了多个直言命题和这些命题的真假情况,可以考虑用对当关系解题。
    将四人说的话转化为规范的直言命题.经观察可知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只有一人说对”,则甲和丙的话必然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知甲获得该职位,故答案选A。

  • 第19题:

    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客人,刚好碰在一起。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的一种。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人人都懂,现知道:
    ① 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都能自由交谈
    ② 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法语交谈
    ③ 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语言沟通
    ④ 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都能做翻译
    可见()。

    A. 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 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
    C. 甲日法、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
    D. 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

    答案:A
    解析:
    此题可直接用观察选项法得出正确答案,根据第二条规则,日语和法语不能同时由一个人说,所以B、C、D都错误,只有A正确,再将A代入题干验证,可知符合条件。

  • 第20题:

    某大学有位女教师默默资助一位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长达15年,记者多方打听,发现做好事者是该大学传媒学院甲、乙、丙、丁、戊5位教师中的一位。在接受采访时,5位老师都很谦虚。他们是这么对记者说的:甲:这件事是乙做的。乙:我没有做,是丙做了这件事。丙:我并没有做这件事。丁:我也没有做这件事,是甲做的。戊:如果甲没有做,则丁也不会做。记者后来得知,上述5位老师中只有一人说的话符合真实情况。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做这件好事的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答案:D
    解析:

  • 第21题:

    陈老师在手上用钢笔写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一人的名字,然后他紧握手,让甲乙丙丁私人猜猜让写了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乙说:“不是我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丁说:“是甲。”陈老师说:“你们四人中只有一人猜对了。” 陈老师写了哪位同学的名字?

    • A、甲同学 
    • B、乙同学 
    • C、丙同学 
    • D、丁同学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7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9朵,已知丁做了41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

    35

    B

    36

    C

    37

    D

    39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甲、乙、丙三人一共做了37×3=111朵,乙、丙、丁三人一共做了39×3=117朵,则丁比甲多做了117-111=6朵花,故甲做了41-6=35朵。

  • 第24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丁同住一寝室,有人问他们:“你们当中谁会的语言最多?”甲说:“我不会说英语,当乙和丙交谈时,我能用外语给他们翻译。”乙说:“我是英国人,丁不会说英语,但我俩可以毫无困难地交流。”丙说:“我和丁交流时,需要乙来帮忙翻译。”丁说:“我们四个人不能同时用一种语言交流。”  据此可以推断出四个人中谁会的语言最多?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