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聚氯乙烯项目,以电石为原料,乙炔与氯化氢在汞触媒作用下生成聚乙烯单体,聚合生成产品聚氯乙烯。该项目事故风险源项分析应包括( )。A.生产控制室 B.聚合单元 C.氯化氢输送管道 D.电石存放库

题目
某聚氯乙烯项目,以电石为原料,乙炔与氯化氢在汞触媒作用下生成聚乙烯单体,聚合生成产品聚氯乙烯。该项目事故风险源项分析应包括( )。

A.生产控制室
B.聚合单元
C.氯化氢输送管道
D.电石存放库

相似考题
更多“某聚氯乙烯项目,以电石为原料,乙炔与氯化氢在汞触媒作用下生成聚乙烯单体,聚合生成产品聚氯乙烯。该项目事故风险源项分析应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聚氯乙烯项目,以电石为原料,乙快与氯化氢在家触媒作用下生成氯乙烯单体,聚合声场产品聚氯乙烯。该项目事故风险源项分析应包括( ) 。

    A 生产控制室
    B 聚合单元
    C 氯化氢输送管道
    D 电石存放库

    答案:B,C,D
    解析:

  • 第2题:


    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项目


    【素材】


    某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和烧碱。为使离子膜装置运行稳定,在厂区设置三台容积为50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于重大危险源。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为HCl与乙炔气在HgCl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VCM),再采用悬浮聚合技术生产PVC,全年生产8 000 h。VCM生产过程中使用HgCl2催化剂100.8 t/a(折汞8 188.3 75 6 kg/a)、活性炭151.2t/a,采用活性炭除汞器除去粗VCM精馏尾气中的汞升华物(折汞2 380.8913 kg/a)。VCM洗涤产生的盐酸经处理返回VCM生产系统,碱洗产生的含汞废碱水2.5 m3/h,总汞浓度为2.0 mg/L,废催化剂中折汞4 927.204 4kg/a,更换催化剂卸泵产生的少量废水经锯末、活性炭等吸附带走840.279 9kg/a,废水排入含汞废碱水预处理系统,含汞废碱水经化学沉淀、三段活性炭吸附、三段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总汞浓度0.001 5 mg/L。废活性炭,树脂更换带走汞39.970 0kg/a。预处理合格的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经处理后排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含汞废物统一送催化剂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问题】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的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案:
    解析:

    1.附1: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2.答: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主要应考虑的污染物为:(1)Hg,监控部位为预处理设施排放口;(2)COD、S S、pH、石油类、氯离子,监控部位为全场排放口。


    3.答: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为:液氯储罐的破裂、泄漏。风险源项分析内容为确定液氯储罐破裂或泄漏时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液氯储罐最大可信事故的泄漏量。


    4.答: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HCl和HgCl2


    5.答:空气特征污染因子为:HCl、Cl2、Hg、VCM。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和《技术方法》考试大纲中“一、工程分析(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3)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物料平衡一直是技术方法和案例分析的重点之一,本书“二、化工石化医药类案例4某化工制造工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解释。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5)制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1)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述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本题考点是考查考生对一个行业环境影响识别的能力。考试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结合行业特点,参考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原辅材料分析其特征污染物,只有进入大气中的特征污染物才可能成为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中的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 第3题:


    某拟建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和烧碱。为使离子膜烧碱装置运行稳定,在厂区内设置3台容积为5 0 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重大危险源。


    聚氯乙烯(PVC)生产过程为HCl与乙炔气在HgCl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 VCM),再采用悬浮聚合技术生产PVC,全年生产8 000h。


    VCM生产过程中使用HgCl2催化剂100. 8t/a(折汞8 188. 375 6kg/a)、活性炭151. 2t/a,采用活性炭除汞器除去粗VCM精馏尾气中的汞升华物(折汞2 380. 891 3kg/a)。VCM洗涤产生的盐酸经处理返回VCM生产系统,碱洗产生的含汞废碱水2.5m3/h,总汞浓度为2.0mg/L 。废催化剂中折汞4 927. 204 4kg/a,更换催化剂卸泵产生的少量废水经锯末、活性炭等吸附带走汞840. 279 9kg/a,废水排入含汞废碱水预处理系统。


    含汞废碱水经化学沉淀、三段活性炭吸附、三段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总汞浓度0.001 5mg/L。废活性炭、树脂更换带走汞39. 970 0kg/a。预处理合格的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经处理后排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含汞废物统一送催化剂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问题: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单位:kg/a)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的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的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案:
    解析:

    1.VCM生产过程总汞的平衡图如下:



    2.(1)汞属于第一类污染物,故应在含汞废水预处理设施排放口设置监测点。


    (2)COD、SS、pH、石油类等,均为第二类污染物,可在厂内处理设施排放口设置监测点。


    3.(1)风险类型主要是液氯储罐的破裂、泄漏。


    (2)确定液氯储罐破裂或泄漏时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液氯储罐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


    4.(1)HCl。


    (2)HgCl2


    5.HCl、Cl2、Hg、VCM。



  • 第4题:

    聚氯乙烯聚合物发生降解时,可放出()。

    • A、氯化氢
    • B、氯乙烯
    • C、乙烯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乙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原料乙炔与氯化氢的分子比为1﹕1.1,当乙炔转化率为50%时,氯化氢的转化率为()

    • A、 大于50%
    • B、 小于50%
    • C、 45.45%
    • D、 50%

    正确答案:C

  • 第6题:

    聚氯乙烯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有()

    • A、在聚氯乙烯主链中导入异种单体(共聚反应)
    • B、在聚氯乙烯侧链上导入异种单体,或在异种高聚物侧链上导入氯乙烯链(接枝)
    • C、在聚氯乙烯相内混炼导入异种高分子相(高聚物共混)
    • D、改变聚氯乙烯主链内链节的排列,或改变聚氯乙烯链间的排列(改变聚合度等)
    • E、聚氯乙烯主链的结合——交联反应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氯化氢与乙炔反应在触媒作用下分()个步骤完成。

    • A、3
    • B、7
    • C、5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碳三催化加氢反应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

    • A、MAPD加氢生成丙烯
    • B、MAPD加氢生成丙烷
    • C、MAPD聚合成生绿油
    • D、乙炔加氢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乙炔氯化氢法生产氯乙烯的反应原料应严格控制水分的含量,避免生成的盐酸对设备造成腐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乙炔与氯化氢通过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PVC是由聚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工业上,以氯乙烯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树脂的聚合机理是()。
    A

    自由基聚合

    B

    阴离子聚合

    C

    阳离子聚合

    D

    逐步聚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和烧碱。为使离子膜装置运行稳定,在厂区设置三台容积为50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于重大危险源。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为HCl与乙炔气在HgCl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VCM),再采用悬浮聚合技术生产PVC,全年生产8000h。

    VCM生产过程中使用HgCl2催化剂100.8t/a(折汞8188.3756kg/a)、活性炭151.2t/a,采用活性炭除汞器除去粗VCM精馏尾气中的汞升华物(折汞2380.8913kg/a)。VCM洗涤产生的盐酸经处理返回VCM生产系统,碱洗产生的含汞废碱水2.5m3/h,总汞浓度为2.0mg/L,废催化剂中折汞4927.2044kg/a,更换催化剂卸泵产生的少量废水经锯末、活性炭等吸附带走840.2799kg/a,废水排入含汞废碱水预处理系统,含汞废碱水经化学沉淀、三段活性炭吸附、三段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总汞浓度0.0015mg/L。

    废活性炭,树脂更换带走汞39.9700kg/ao预处理合格的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经处理后排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含汞废物统一送催化剂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问题】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的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此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案:
    解析:
    1.给出VC 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附1: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答: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主要应考虑的污染物为:
    (1)Hg,监控部位为预处理设施排放口;
    (2)COD、SS、pH、石油类、氯离子,监控部位为全场排放口。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的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答: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为:液氯储罐的破裂、泄漏。
    风险源项分析内容为确定液氯储罐破裂或泄漏时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液、氯储罐最大可信事故的泄漏量。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答: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HCI和HgC120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空气特征污染因子为:HCl、Cl2、Hg、VCM。
    【考点分析】
    1.给出VC 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和《技术方法》考试大纲中“一、工程分析(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3)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膘理及计算方法。

    物料平衡一直是技术方法和案例分析的重点之一,本书“二、化工石化医药类案例4某化工制造工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解释。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5)制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的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1)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述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
    重大危险源相关考题为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的高频考点。其他的问题形式有:
    (1 )识别该项日的重大危险源, 说明理由。
    (2) 该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重大危险源类考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
    (1)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五部分。
    ( 2 ) 危险源危险类型。包括火灾、泄漏、爆炸三种。
    (3 )风险源项分析内容。包括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和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 4 ) 最大可信事故:指所有预测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 对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 5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①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 则按下式计算, 若满足, 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注: 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
    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 . 在VCM 生产单元氢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 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 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本题考点是考查考生对一个行业环境影响识别的能力。考试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结合行业特点,参考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原辅材料分析其特征污染物,只有进入大气中的特征污染物才可能成为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中的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 第14题:

    某拟建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稀(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烧碱。为使烧碱装置运行稳定,在厂 区内设置3台容积为50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重大危险源。
    聚氯乙烯(PVC)生产过程为HCL与乙炔气在HgCl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VCM),再釆用悬浮聚合技术生产PVC。全年生产8000小时。
    VCM生产过程中使用HgCl2催化剂100. 8t/a (析汞耵88。3756kg/a)、活性炭 151.2t/a。采用活性炭除汞器除去粗VCM精馏尾气中的汞升华物(折汞 2380. 8913kg/a)。VCM洗涤产生的盐酸经处理返回VCM生产系统,碱洗产生的盒汞废碱水2.5m3/h,总汞浓度为。废催化剂中折汞4927.2044kg/a,更换催化剂卸泵产生的少量废水经锯末、活性炭等吸附带走汞840.2799kg/a ,废水排 入含汞废碱水预处理系统。
    含汞废碱水经化学沉淀、三段活性炭吸附、三段离子交换树脂预処理,总汞 浓度0. 0015mg/L。废活性炭、树脂更掸带走汞39.9700kg/a。预处理合格的废水与厂内其它废水混合,经处理后排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含汞废物统一送催化剂 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1.给出VCM生产过程总汞的平衡图(单位:kg/a)。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的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的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案:
    解析:
    1.见下图。其中,含汞废碱水含汞为:2.5×2.O×10-3× 8000 = 4.0 (kg/a)。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物料平衡问题。本题看上去很难,其实未必。关键 是要理清头绪,保持头脑清晰,遵循章法,将已知条件列出,求未知条件。本题 仅计算含汞废碱水含汞量,其他题中已给出。另外,物料平衡问题实际上是投入 一产出平衡,将投入项和产出项分别列出,问题就一清二楚了。一般,也可以按 物料平衡表一一列出(见下表),同样问题一清二白。考生务必要掌握这种思维 方法,已考过物料平衡表。物料平衡问题是非常重要知识点,一旦方法掌握了, 得满分就是必然的了。
    2 .(1)由于含汞废碱水中的汞属于第一类废水污染物,因而应在含汞废碱水 预处理系统设置监控点;
    (2)厂内其它废水中的COD等污染物属于第二类废水污染物,可在厂内处理后、进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前设置监控点。 【点评分析】:本题与前面第五题第3问基本相同,同样知识点也考过多次。主要考察判别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及其处理,为必考知识点,考试屡次出 现,考生务必熟练掌握。
    3.泄露事故。确定其最大可信泄露事故的发生概率、液氯的泄漏量。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环境风险评价导则中风险类型和风险源项分析的内 容。风险类型一般有火灾、爆炸、泄漏三种,由于液氯储罐无火灾、爆炸情形, 只有泄漏。风险源项分析关键是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泄漏量,抓住其要害 内容即可。
    4.答:HCL与HgCl2催化剂。
    【点评分析】:本题与第1问相似,找出涉及氯元素的投入项物料便可。物料平 衡考试知识点基本还是偏重于方法,并不是很难。
    5.氯气 ’ HCL, VCM,Hg。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识别特征污染因子。一般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题中所 给,找出列上即罢。特征污染因子一般是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未列项目,常规 污染因子则恰恰相反。考生务必要对此二类污染因子有鉴别能力,已考过多次。

  • 第15题:

    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项目
    【素材】
    某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和烧碱。为使离子膜装置运行稳定,在厂区设置三台容积为50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于重大危险源。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为HCl与乙炔气在HgCl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VCM),再采用悬浮聚合技术生产PVC,全年生产8000h。
    VCM生产过程中使用HgCl2催化剂100.8t/a(折汞8188.3756kg/a)、活性炭151.2t/a,采用活性炭除未器除去粗VCM精馏尾气中的汞升华物(折汞2380.8913kg/a)。VCM洗涤产生的盐酸经处理返回VCM生产系统,碱洗产生的含汞废碱水2.5m3/h,总汞浓度为2.0mg/L,废催化剂中折汞4%7.2044kg/a,更换催化剂卸泵产生的少量废水经锯末、活性炭等吸附带走840.2799kg/a,废水排入含汞废碱水预处理系统,含汞废碱水经化学沉淀、三段活性炭吸附、三段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总汞浓度0.0015mg/L。废活性炭,树脂更换带走汞39.9700kg/a。预处理合格的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经处理后排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含汞废物统一送催化剂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问题】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的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案:
    解析: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附1: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答: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主要应考虑的污染物为:
    (1) Hg,监控部位为预处理设施排放口;
    (2) COD、SS、pH、石油类、氯离子,监控部位为全场排放口。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的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答: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为:液氯储罐的破裂、泄漏。
    风险源项分析内容为确定液氯储罐破裂或泄漏时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液氯储罐最大可信事故的泄漏量。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答: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HCl和HgCl2。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空气特征污染因子为:HCl、Cl2、Hg、VCM。
    【考点分析】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和《技术方法》考试大纲中“一、工程分析(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3)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物料平衡一直是技术方法和案例分析的重点之一,本书“二、化工石化医药类案例4某化工制造工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解释。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5)制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的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1)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述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本题考点是考査考生对一个行业环境影响识别的能力。考试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结合行业特点,参考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原辅材料分析其特征污染物,只有进入大气中的特征污染物才可能成为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中的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 第16题:

    氯化氢与乙炔反应在触媒作用下分()步骤完成

    • A、3
    • B、4
    • C、5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乙炔氯化氢法生产氯乙烯的反应原料应严格控制水分的含量,避免生成的()对设备造成腐蚀。

    • A、盐酸
    • B、次氯酸
    • C、硫酸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下列哪种单体适合进行阳离子型聚合反应()。

    • A、聚乙烯
    • B、聚丙烯
    • C、聚丙烯腈
    • D、聚氯乙烯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乙炔与氯化氢在氯化汞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氯乙烯的反应式?


    正确答案: C2H2+HCl→C2H3Cl+124.8KJ/mol

  • 第20题:

    工业上,以氯乙烯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树脂的聚合机理是()。

    • A、自由基聚合
    • B、阴离子聚合
    • C、阳离子聚合
    • D、逐步聚合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乙炔与氯化氢通过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根据电石乙炔法制氯乙烯流程,回答问题:(6)在原料氯化氢中为什么不允许有氯气存在?


    正确答案: 在原料氯化氢中不允许有氯气存在,是因为当原料氯化氢中含有氯气时,当氯化氢与乙炔在混合器中混合时,乙炔与氯气发生爆炸性反应而导致爆炸,因此在原料氯化氢中不允许有氯气存在。

  • 第23题:

    多选题
    聚氯乙烯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有()
    A

    在聚氯乙烯主链中导入异种单体(共聚反应)

    B

    在聚氯乙烯侧链上导入异种单体,或在异种高聚物侧链上导入氯乙烯链(接枝)

    C

    在聚氯乙烯相内混炼导入异种高分子相(高聚物共混)

    D

    改变聚氯乙烯主链内链节的排列,或改变聚氯乙烯链间的排列(改变聚合度等)

    E

    聚氯乙烯主链的结合——交联反应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