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C,D
解析:
预测关心点的选择应该包括评价范围内所有的环境空气质量敏感点(区)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空气质量敏感区是指评价范围内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包括对排放污染物敏感的农作物的集中种植区域、文物古迹建筑等。
更多“某拟建化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区内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应重点设置在()。”相关问题
  • 第1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
    D:所有检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答案:A
    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 第2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要时可做1期监测
    B.应在冬季进行1期监测
    C.应在夏季进行1期监测
    D.应在不利季节进行1期监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第7.3.2.1款规定,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2期(冬季、夏季)检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作2期检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检测。

  • 第3题:

    某建设项目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D.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临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5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可利用临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C.若临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5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D.若临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3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答案:B
    解析:
    B 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为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①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②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③进行现场监测。监测布点要求: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类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本题为一级评价,综合上述内容,答案应选B。

  • 第5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

    A. 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 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 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D. 补充监测

    答案:A,C,D
    解析:
    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

    • A、9个
    • B、10个
    • C、12个
    • D、15个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关于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原则是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
    • B、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5个
    • C、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6个
    • D、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改扩建项目,项目周边地形复杂、敏感点较多,拟进行两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以下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

    B

    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

    各监测期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重合

    D

    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数正确的有()。
    A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B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

    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D

    三级评价项目应该设置2~3个监测点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不定项题
    某新建公路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在评价范围内无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和监测资料,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说法正确的有()
    A

    因为是三级评价,可以不用现状监测

    B

    沿公路线路线性布设监测点

    C

    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评价范围内设置监测点位

    D

    监测点位数至少为2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

    连续监测6天

    B

    布设5个监测点

    C

    必须进行二期监测

    D

    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
    A

    9个

    B

    10个

    C

    12个

    D

    15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 第13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主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耍时可做1 期监测
    B.应在冬季进行1 期监测
    C.应在夏季进行一期监测
    D.应在不利季节进行一期监测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

    A.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只在占地范围外的下游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上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D.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答案:A,B,C
    解析:

  • 第15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项目污染源 E 方位 2.2km 处为自然保护区实验, 所在地常年、夏季、冬季的主导风向分别为 N、 S、NW,拟在 1 月份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至少在项目约 N、W、S、E 方向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 1 个监测点,并在约 S 方向设 1 个加密点

    B.至少在项目约 N、W、S、E 方向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 1 个监测点,并在约 N 方向设 1 个加密点

    C.至少在项目约 NW、SW、SE、NE 方向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 1 个监测点,并在约 SE 方向设 1 个加密点

    D.至少在项目约 NW、SW、SE、NE 方向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 1 个监测点,并在约 NW 方向设 1 个加密点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7.3.3.2.2 二级评价项目, a) 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O. ,至少在约O. 、90. 、180. 、270. 方向上各设直1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 第16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项目污染源E方位2. 2km处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所在地常年、夏季、冬季的主导风向分别为N、S、NW,拟在1月份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至少在项目约N、W、S、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S方向设1个加密点
    B.至少在项目约N、W、S、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N方向设一个加密点
    C.至少在项目约NW、SW、SE、N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SE方向设1个加密点
    D.至少在项目约NW、SW、SE、N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NW方向设1个加密点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7.3.3.2.2二级评价项目,a)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

    A9个

    B10个

    C12个

    D15个


    B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Ⅰ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方法的叙述,说法正确有()。

    • A、城市道路评价项目,监测点的布设应结合敏感点的垂直空间分布进行设置
    • B、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 C、一级评价项目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
    • D、二级评价项目如需要进行2期监测,应与一级评价项目相同,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调整监测点位
    • E、各级评价项目的各个监测点都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正确答案:A,B,C,D,E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下列正确的是()。
    A

    应本着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的原则

    B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如没有,可安排1~3个监测点

    C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的数目不应少于10个

    D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的数目不应少于6个。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Ⅱ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排水量为1000m3/d,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半径为100m,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管道型岩溶区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地下水现状监测点应(    )。
    A

    一级评价至少设置5个监测点

    B

    二级评价项目至少设置3个监测点

    C

    二级评价至少设置1个监测点

    D

    视情况确定,并说明布设理由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原则是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

    B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5个

    C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6个

    D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