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某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计算该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时,需要的参数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一给水泵房室内围护结构处声级为85dB(A),已知围护结构的A计权隔声量为20dB(A)。假设水泵房室内为近似扩散声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为( )dB(A)。

    A.53
    B.59
    C.65
    D.71

    答案:B
    解析:
    当声源位于室内,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分别为L1和L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且墙的隔声量远大于窗的隔声量,则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为:NR=L1-L2=TL+6。式中,TL表示窗户的隔声量,dB;NR表示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或称插入损失,dB。本题中,L1=85dB,TL=20dB,利用上式求得:L2=59dB。

  • 第2题:

    室内靠近侧墙处,频率为1000Hz声波的声压级为85dB,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为使该频率声波室外声压级为55dB,侧墙的隔声量TL应为( )。

    A.18dB
    B.24dB
    C.30dB
    D.36dB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某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计算该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时,需要的参数有()。

    A: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B:声源在房间内的位置
    C:房间常数
    D:房间的体积

    答案:A,C
    解析:
    根据某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计算公式L1=Lw1+10lg,式中:Lw1为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功率级;r1为某个室内声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Q为指向性因数;L1为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R为房间常数。

  • 第4题:

    (2019年)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8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B.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C.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
    D.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1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D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答案:B
    解析:
    B 按公式LA(r)=LAW-201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即将此声源等效为自由场点声源,等效为点声源的条件之一时:等效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r)应大于声源最大尺寸(D)的2倍,即r>2D。

  • 第6题:

    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即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 A、暴露时间
    • B、混响时间
    • C、扩散时间
    • D、消声时间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活塞波声场,声束轴线上最后一个声压极大值到声源的距离称为()

    • A、近场长度
    • B、未扩散区
    • C、主声束
    • D、超声场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在超声场的未扩散区,可将声源辐射的超声波近似看成平面波,其平均声压不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填空题
    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的与声源的距离,即可算出该点声源的()

    正确答案: 声功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一广场(自由声场)中,离声源主轴方向1m处的声压级为90dB,则离声源主轴方向2m处的声压级为()。
    A

    96dB

    B

    93dB

    C

    87dB

    D

    84dB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在超声场的未扩散区,可将声源辐射的超声波近似看成平面波,其平均声压不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某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计算该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时,需要的参数有()。
    A

    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B

    声源在房间内的位置

    C

    房间常数

    D

    房间的体积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若已知室内各声源在室内产生的总声压级为L1(设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 隔 墙
    (或窗户)的传输损失为TL,则室外的声压级L2为()。
    A. L1-TL B. L1-TL-6 C. L1-TL-8 D. L1-TL+6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2011年)受室内声源影响,靠近外墙处的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分别为L 1和L 2。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外墙的隔声量为TL。则声级差L 1-L 2与TL的关系为( )。

    A.L l-L 2=TL
    B.L l-L 2>TL
    C.L 1-L 2D.L l-L 2≤TL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320,

  • 第15题:

    室内靠近侧墙处,频率为1000Hz声波的声压级为85dB,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为使该频率声波室外声压级为55dB,侧墙的隔声量TL应为()。

    A:18dB
    B:24dB
    C:30dB
    D:36dB

    答案:B
    解析:
    根据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公式NR=L1-L2=TL+6,式中:TL为窗户的隔声量;NR为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或称插入损失,则有TL=L1-L2-6=85-55-6=24(dB)。

  • 第16题:

    (2015年)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D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己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只寸为D, A 声功率级为LAW?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声环境》,若按公式LA(r)= LAW- 201g(r) - 8 计算距声源中心r 处的A 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
    B.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C.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
    D.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若已知室内各声源在室内产生的总声压级为L1(设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隔墙(或窗户)的传输损失为TL,则室外的声压级L2为()。

    • A、L1-TL
    • B、L1-TL-6
    • C、L1-TL-8
    • D、L1-TL+6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超声场的未扩散区,可将声源辐射的超声波看成平面波,平均声压不随距离增加而改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在一广场(自由声场)中,离声源主轴方向1m处的声压级为90dB,则离声源主轴方向2m处的声压级为()。

    • A、96dB
    • B、93dB
    • C、87dB
    • D、84dB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填空题
    在自由声场,与点声源的距离增大一倍,声压级衰减()dB;与线声源的距离增大一倍,声压级衰减()dB。

    正确答案: 6,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若已知室内各声源在室内产生的总声压级为L1(设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隔墙(或窗户)的传输损失为TL,则室外的声压级L2为()。
    A

    L1-TL

    B

    L1-TL-6

    C

    L1-TL-8

    D

    L1-TL+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室内靠近侧墙处,频率为1000Hz声波的声压级为85dB,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为使该频率声波室外声压级为55dB,侧墙的隔声量T1应为(    )。
    A

    18dB

    B

    24dB

    C

    30dB

    D

    36dB


    正确答案: B
    解析: